正文 第398章 家庭病人的護理(1 / 1)

一、保持病人的口腔衛生

口腔內的溫度、濕度,以及進食後遺留的食物殘渣,最適宜微生物的發育繁殖。老年病人抵抗力弱,口腔內微生物繁殖快,易引起口腔炎症,甚至因感染導致並發症的發生。

口腔清潔法:使病人側臥或頭偏向一側,將毛巾圍於其頸下,彎盤放於病人口角旁(飯碗也可代替),用於接漱口水,並協助病人刷牙。刷牙時,牙齒的內、外、咬合麵都要刷到,並讓病人用吸管吸漱口水漱口。對危重病人,可用壓舌板輕輕地撐開其頰部,用棉簽蘸漱口水擦淨牙齒各麵、舌以及口腔黏膜。當病人口腔黏膜有潰瘍時,可塗1%的龍膽紫或冰硼散,口唇幹燥者可塗些石臘油。病人如有活動假牙,應先取下洗淨,然後再裝上。

二、加強病人的身體衛生

老年人因皮下脂肪減少,皮膚幹燥、脆薄、有皮屑、起皺紋,且容易破損、幹裂,應1~2周沐浴洗頭一次。要給老人勤換衣服,每天洗腳、梳頭、剪指(趾)甲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皮膚排泄功能。

床上洗頭發:①令病人取仰臥位,將枕頭墊於其肩下,把塑料布及大毛巾鋪於枕頭及床頭上,並將大毛巾卷起圍在病人頸部。病人頭下放麵盆,盆內放支頭架(也可用搪瓷杯代替,將杯底向上用毛巾回折、墊好),頭枕於其上。病人頭頸與肩、背部呈水平位置。②用毛巾遮住病人眼睛,雙耳塞棉花球。③先用水將頭發弄濕,再用洗發液搓洗,最後用清水衝洗幹淨。④及時擦幹頭發及麵部,以防著涼。取出耳內棉球,鬆開頸部大毛巾,梳好頭發。洗頭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老人疲勞。隨時注意病人的神情變化,包括麵色、呼吸、脈搏等,如有異常,應停止操作。

床上“沐浴”法:①關好門窗,調節室溫。②將麵盆放在床邊桌上,倒入熱水約三分之二滿。鬆開蓋被,為病人依次洗臉及頸部,用濕毛巾洗眼(由內眥向外眥),注意洗淨耳後。③為病人脫下衣服,擦洗部位下麵鋪大毛巾,依次擦洗上肢、胸腹、背部、下肢及會陰。碰到皮膚皺褶處和骨突部位要小心。已擦洗好的部位要及時蓋好被子,以防著涼。④擦洗完畢後,用50%的酒精或紅花油按摩受壓部位,並撲搽一些爽身粉。最後換上清潔衣服,並更換清潔被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