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愚蠢的人才喜歡和別人爭來爭去。聰明的人隻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會做無謂的爭執。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一天晚上,卡爾在倫敦學到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訓。當年他是羅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經紀。大戰期間,史密斯爵士曾任澳大利亞空軍戰鬥機飛行員,被派在巴勒斯坦工作。歐戰勝利締結和約後不久,他以30天飛行半個地球的壯舉震驚了全世界。沒有人完成過這種壯舉,這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澳大利亞政府頒發給他5000美元獎金,英國國王授予了他爵位。有一陣子,他是聯合王國風靡一時的人。有一天晚上,卡爾參加一次為推崇他而舉行的宴會。宴席中,坐在卡爾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並引起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說那句話出自聖經,他錯了。卡爾知道,卡爾很肯定地知道出處,一點疑問也沒有。
為了表現出優越感,卡爾很討嫌地糾正他。他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句話出自聖經。”他自信確定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右首,卡爾的老朋友弗蘭克·格蒙在他左首,他研究莎土比亞的著作已有多年。於是,他們倆都同意向他請教。格蒙聽了,在桌下踢了卡爾一下,然後說:“卡爾,這位先生沒說錯,聖經裏有這句話。”
那晚回家路上,卡爾對格蒙說:“弗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
“是的,當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卡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為什麼不給他留點麵子?他並沒問你的意見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見,為什麼要跟他抬杠?應該永遠避免跟人家爭執。”
永遠避免跟人家正麵衝突。說這句話的人已經謝世了,但卡爾受到的這個教訓仍長存不滅。那是卡爾最需要的教訓,因為卡爾是個積重難返的杠子頭。小時候他和哥哥,為天底下任何事物都抬杠。進入大學,卡爾又選修邏輯學和辯論術,也經常參加辯論賽。從那次之後,卡爾聽過、看過、參加過、也批評過數以千次的爭論。這一切的結果,使他得到一個結論:
天底下隻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是避免爭論。避免爭論,要像你避免響尾蛇和地震那樣。
十之八九,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絕對正確。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即使贏了,但實際上你還是輸了。為什麼?如果你的勝利,使對方的論點被攻擊得千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處,那又怎麼樣?你會覺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他會自慚形穢,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而且——
“一個人即使口服,但心裏並不服。”
潘恩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立了一項規矩:“不要爭論!”
真正的推銷精神不是爭論。甚至最不露痕跡的爭論也要不得。人的意願是不會因為爭論而改變的。
有位愛爾蘭人名叫歐·哈裏,他受的教育不多,可是真愛抬杠。他當過人家的汽車司機;後來因為推銷卡車並不成功而來求助於經理。經理聽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就發現他老是跟顧客爭辯。如果對方挑剔他的車子,他立刻會漲紅臉大聲強辯。歐·哈裏承認,他在口頭上贏得了不少的辯論,但並沒能贏得顧客。他後來對經理說:“在走出人家的辦公室時我總是對自己說,我總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確整了他一次,可是我什麼都沒能賣給他。”
經理的第一個難題不在於怎樣教歐·哈裏說話,經理著手要做的是訓練他如何自製,避免口角。
歐·哈裏現在是紐約懷德汽車公司的明星推銷員。他是怎麼成功的?這是他的說法:“如果我現在走進顧客的辦公室,而對方說:‘什麼?懷德卡車?不好!你要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賽的卡車。’我會說:‘老兄,何賽的貨色的確不錯,買他們的卡車絕錯不了,何賽的車是優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