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與客戶麵談的藝術(1)(1 / 3)

了解麵談的基本要求

推銷員在各種準備工作都已完成的情況下,一般就會與客戶進行麵對麵的交談。在交談中有些問題需要各位推銷員注意。

陳述技巧的基本要求

(1)說話的速度切忌過快或過慢,吐詞應當清晰

話說快了,客戶聽不明白,影響推銷效果,而話說得太慢,也同樣得不到客戶的滿意。掌握好說話的節奏與速度是給客戶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重要內容。

(2)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

推銷中的專業術語很多,但作為推銷員,你麵對的是商品知識不多的客戶。如果你過多的使用專業術語,很可能使客戶無法理解你要表達的內容,甚至會有被糊弄的感覺,從而容易產生被推銷員騙的感覺,令客戶無法接受。所以最好換一種方式,減少專業術語的使用。

(3)避免口頭禪

口頭禪是在特定環境下使用的一種口頭語言,懂得特定對象的口頭禪的含義的人僅是少數。因此在向客戶宣傳及推銷時,如果使用口頭禪,一方麵可能讓對方聽不明白話中意思;另一方麵可能讓客戶產生一種推銷員很粗俗的感覺,影響客戶對你的印象。因此,在推銷中應避免使用口頭禪,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客戶容易明白你的意思。

發問技巧的基本要求

(1)提問應簡單明了,回答問題應抓住重點

過長、過繁的提問,往往會使客戶記不住問題,以致不好一一回答,因此在向客戶提問時,應力求簡單明了。在回答問題時要抓住客戶所提問題的重點之處,不宜麵麵俱到,要說在點子上,即切中要害。

(2)不要直接詢問客戶意見

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時,有時候必須請出席者說出他們所不願意說出的話。這種情形下,主持人經常使用的方法,並非詢問對方的意見或想法,而是以詢問第三者的意見或一般輿論的形式來裝飾的方法。

例如,對年長者問道:“您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何看法?”則回答乃是支吾其詞的“很好,都很上進呢!”但是以“你們這一代的人又認為如何呢?”的方式詢問的話,則立刻就會進出很多對年輕人的批評。這種場合中,形式上是借第三者的意見而言,但實際上說的當然是自己的想法或真心話了。

像這樣,不直接詢問對方的意見,而借著第三者來說的方法,也是心理輔導上的一種技巧,在心理輔導中,為了探索對方內心深處的思想,即使是他感到不易說出口的事也有必要將之問出來,此時,若能使用此方法,對方也可以在談論與自己無關的話題的輕鬆氣氛中,逐漸開口說真心話了。這種方法在推銷中很適用,是對推銷員應變口才技巧的一個基本要求。

(3)一些必須提的問題

一些與客戶進行麵談階段,推銷員應就事先準備好的一問題當麵詢問客戶,以得到各方麵的準確信息。那麼準備提哪些問題呢?一般而言,推銷員應圍繞客戶及商品來提問,以了解客戶的一些情況和客戶對商品的認識情況。這問題應包括:是否購買了,是哪家公司,什麼商品;對商品的看法;工作及生活的一基本情況,如職業是什麼,收入狀況如何;客戶的健康情況及年齡;客戶家庭的基本情況;是否知道公司的一些情況。當然,與客戶交談也並不一定要逐條詢問,要依據當時的情況及氣氛很自然地提出,並等待客戶的回答。

(4)多問問答題

問答題可以讓客戶有充分的發揮空間而暢所欲言,在客戶的談話過程中、推銷員可以找出其可能需求,並借此了解客戶的相關狀況。

(5)注意克服“代答”的毛病

一般推銷員在問的過程中,常常犯“代答”的毛病。當推銷員提出一個問題後(譬如保險購買動機),客戶可能還在思考,缺乏耐心的推銷員就可能已直接提供答案(譬如是不是想保障家庭、儲蓄、節稅等等),這便是提供答案或代答。這樣的發問與代答方式,不但容易漏失掉客戶真正的購買動機而提供不合適的保單,而且還可能讓客戶心生壓迫感。這樣的方式也可能造成客戶不想回答,形成整個銷售過程都是推銷員一個人自問自答、自唱獨角戲。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推銷員難以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而且容易讓客戶產生反感。各位推銷員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其他的基本要求

(1)不要與客戶進行爭論

客戶買不買商品那隻是客戶自己的事,不能因為客戶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和看法與自己不同而與客戶進行爭辯,這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推銷目的,也可能給客戶留下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作為推銷員,更多的是引導客戶朝有利於推銷的方向發展,爭論、爭辯甚至因之而出現的爭吵隻能是得不償失或適得其反。這是每一個從事推銷的人都應特別注意的。

(2)利用故事推銷

根據與客戶談話的內容,適時講一些媒體上報道的小故事,有利於推銷成功。有時當客戶猶豫不決時,可以用一些報刊雜誌上的,特別是發生在身邊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去打動他,令其立即作出決定。如“有資料顯示,香港每年有超過10萬人遇到各種意外受傷或死亡,即每60個人中就有一人發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