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不實報道引起的學潮
楊天石
一、從搶救“要員”的飛機上走下來幾條“洋狗”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同日,日軍向香港發動閃電式的進攻,形勢危急。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不少民國要人,包括國民黨中央委員在內的軍政大員、銀行家、文化人,如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陳寅恪、陳濟棠等都寄居於此。為了避免這些人成為日軍俘虜,重慶國民政府應各方要求,加派航班,力爭在日軍占領之前將這些要人搶運到內地來。由於《大公報》社長胡霖(政之)也在香港,該社總編輯王芸生向蔣介石的秘書陳布雷要求,得到蔣的同意,將胡列入搶救名單。
12月10日,從香港起飛的最後一架飛機到達重慶機場,《大公報》編輯部派人到機場迎接自己的社長,出人意料的是,不僅未見胡霖和其他要人的身影,相反,見到的卻是孔祥熙的夫人宋藹齡、二女兒孔令偉、老媽子、大批箱籠和幾條洋狗。次日,《新民報》日刊刊出采訪部主任浦熙修所寫現場報道,標題是:《佇候天外飛機來——喝牛奶的洋狗又增多七八頭》,在4條相關新聞中夾雜著兩行文字:
△日來佇候於飛機場遙望飛機自天外飛來者大有人在,昨日王雲五先生亦三次前迎,三次失望。
△昨日陪都洋狗又增多七八頭,係為真正喝牛奶之外國種。
為什麼寫得如此簡略呢?主要是為了逃避重慶當局的新聞檢查,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
王芸生當日未去機場,但他聽到派出接機人員的彙報後,十分氣憤,也想將此事捅到報紙上。恰好,當時國民黨正在重慶召開五屆九中全會,12月20日,會議通過了《增進行政效能,厲行法治製度以修明政治案》,其中提到“年來行政雖尚有進步,而仍不無疲玩遲滯之感”,推研其因,在於未能認真貫徹1938年《抗戰建國綱領》中的“嚴懲貪官汙吏並沒受其財產”的有關條文。議案提出,今後要“厲行監察、檢察職權,修明政治,首重整肅官方”。王芸生讀到這份議案後,當日寫成一篇社評《擁護修明政治案》,表示對國民黨中央全會議案的支持,中稱:
最要緊的一點,就是肅官箴,儆官邪。譬如最近太平洋戰事爆發,逃難的飛機竟裝來了箱籠、老媽與洋狗,而多少應該內渡的人尚危懸海外。善於持盈保泰者,本應該斂鋒謙退,現竟這樣不識大體。又如某部長在重慶已有幾處住宅,最近竟用六十五萬元公款買了一所公館。——現在九中全會既有修明政治之決議,我們輿論界若再忍默不言,那是溺職;新聞管理當局若不準我們發表,更是違背中央勵精圖治之旨。
文中提到的兩個例子,一個指向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一個指向當時的外交部長郭泰祺。自然,送審時檢查機關通不過,下令“刪扣”,但王芸生無視禁令,將被刪部分照發。(《王世傑日記》,1941年12月22日)於是,12月10日重慶機場上的那一幕就廣為人知了。
二、昆明學生上街遊行,大喊“打倒孔祥熙!”“槍斃孔祥熙!”
國民參政會是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成立的包含各黨派成員的谘詢機構。會上,西南聯大教授張奚若、羅隆基對孔祥熙常有質詢。會議結束後,張、羅回到昆明,也將消息帶到當地。12月24日,昆明《朝報》轉載王芸生所寫社評,將標題改為《從修明政治說到飛機運狗》,“洋狗”事件遂被更加突出。吳晗當時在西南聯大任教,他在一年級的《中國通史》課上憤怒地說:“南宋亡國時有蟋蟀宰相,今天有飛狗院長,可以媲美。”他的話,像是在一堆幹柴上點燃了火焰,不同政治傾向的學生都被動員起來。1942年1月5日,西南聯大新校舍的“民主牆”上出現“打倒孔祥熙”的標語。學生迅速編輯並出版壁報《呐喊》,發表《鏟除孔祥熙》、《重燃五四烈火》、《告國民黨員書》、《告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書》等文章。留校中共黨員劉平禦組織的平社繼起響應。《呼聲》、《正義》等壁報陸續出現。學生自治會主席郝純治和副主席竹淑貞等暗暗發動群眾。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鄒文靖、鍾正等找到教育係教授、三青團直屬分團部書記長陳雪屏,要求以聯大三青團的名義表示抗議,陳拒絕,鄒等即起草《討孔宣言》,宣稱“孔賊不除,誓不罷休”,簽名者共26人。
1月6日下午1時,西南聯大學生鳴鑼號召,迅速聚集六七百人上街遊行。雲南大學、中法大學、英語專科學校、同濟附中、昆華師範等校的學生紛紛趕來參加,共約三千人。聯大一年級新生中的共產黨員齊亮、王世堂、高彤生(高誌遠)以及原中共鄂西特委副書記馬千禾(馬識途)等都參加了遊行。學生舉著自製的“倒孔”、“討孔”、“鏟孔”的小旗子,在鬧市遊行,高呼“打倒孔祥熙”的口號。土木係學生葉傳華用床單畫了一個大銅錢,肥頭胖腦的孔祥熙的頭鑽在四方的錢孔裏。該畫原來張掛在校內,也被抬進遊行隊伍作為前導,倍加引人注目。
學生們一邊遊行,一邊遍貼標語。根據國民黨當局收集的情報,標語計24條:
1.黨國要員不如孔賊的一條狗。2.擁護政府修明政治!3.打倒以飛機運洋狗的孔祥熙。4.孔賊不死,貪汙不止!5.打倒禍國害民的孔賊!6.打倒國賊孔祥熙!7.請新聞檢查所勿扣倒孔之消息!8.各界參加,打倒貪官汙吏孔祥熙!9.屈殺留港官員者是誰?10.香港危急,飛機不救要人,而運狼犬,孔祥熙罪惡滔天!11.請報界發表輿論!12.爭取民主自由,打倒孔祥熙!13.孔存款十七萬萬元在美國!14.打倒操縱物價的孔祥熙!15.打倒操縱外彙的孔祥熙!16.打倒發國難財的孔祥熙!17.要修明政治,必先鏟除孔祥熙!18.打倒囤積居奇的孔祥熙!19.擁護龍主席,打倒孔祥熙!20.孔祥熙為一國的財政部長,不好好管理財政,專做囤積居奇生意,簡直是漢奸,我們非殺死他不可!21.香港危險時,政府派飛機去救黨國要人,帶轉來的是孔祥熙夫人及七隻洋狗、四十二隻箱子!22.槍斃孔祥熙!23.欲求抗戰勝利,先從倒孔做起!24.前方抗戰流血,後方民眾吃苦,發財的是孔祥熙。(朱家驊檔案,301-01-06-050)
上述標語反映了學生的抗議焦點和政治訴求:集中於孔祥熙的貪汙、操縱物價與外彙、發國難財、囤積居奇等方麵,但其中最強烈的則是不積極搶救“黨國要人”,卻以飛機搶運“洋狗”。“要人不如狗”,這自然是一個易於激動人心、引起公憤的題目。
當夜,聯大學生回到宿舍,連夜編出名為《四十年代》的壁報,稱此次遊行為“一六運動”。同晚,召開全市學生代表大會,每校推出代表3人,馬千禾被推選為聯大倒孔代表會負責人。8日,聯大學生自治會倒孔運動委員會邀集校內明社等23個團體組成倒孔運動後援會,請教授及參政員將倒孔運動情況報告國民參政會駐會委員,要求撤去孔祥熙職務,沒收其財產。同日,昆明市學生聯合會發表討孔通電。
1月中旬,內遷貴州遵義的浙江大學學生繼起“討孔”,其情況與西南聯大相似。
三、原來是一篇不實報道
事實上,飛機搶運“洋狗”是一篇貌似確鑿而嚴重違離真相的報道。
《大公報》社評發表的當日,蔣介石聽說孔祥熙生病,曾前往探視。(《蔣介石日記》,1941年12月22日)同日,蔣介石嚴令交通部徹查真相,同時向《大公報》詢問消息來源,要求報社負責查明內容,窮究虛實。次日,《大公報》複函,說明“事屬子虛,自認疏失”。(蔣介石《致龍雲電》,《事略稿本》,1942年1月12日,“國史館”,002-0601-00160-012;參見秦孝儀等編纂的《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1849頁)12月29日,重慶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張嘉趝向報社寄來一封信,說明向中國航空公司調查結果:當日香港交通斷絕,電話不通,無法一一通知需搶救人員;因有空餘座位,故有航空公司人員搭機,並盡量裝載中央銀行已運到機場的公物,“決無私人攜帶大宗箱籠老媽之事”;至於四隻“洋狗”,則係兩位美國駕駛員見仍有餘位,順便攜帶到渝雲雲。函稱:
本年12月22日貴報社評《擁護修明政治案》文內,涉及此次香港來渝逃難飛機裝載箱籠、老媽、洋狗,致多少應內渡之人尚危懸海外等語,當以此事為社會視聽所係,經飭中國航空公司徹查具報,據稱……是日香港與九龍間交通斷絕,電話亦因轟炸不通,其未來公司接洽之乘客,無法通知。在起飛前,時已拂曉,因敵機來偵之故,不能再待,惟飛機尚有餘位,故本公司留港人員因此亦有搭機回渝,並將在站之中央銀行公物盡量裝載填空,隨即起飛,決無私人攜帶大量箱籠、老媽之事,亦無到站不能搭機之乘客。至美機師兩人,因有空位,順便將洋狗四隻,計三十公斤,攜帶到渝,確有其事等情。查所稱各節,確屬實在情形,貴報社所述殊與事實不符,除美籍機師攜帶洋狗,殊屬不合,已由本部嚴予申儆外,相應函請查照,即予更正,以正觀聽,是所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