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大禹鎮海虎頭峰的傳說(1 / 1)

相傳,塗山嬌化成了石頭(啟母石)後,大禹從石中喚出了兒子啟,抱著啟去找塗山姚。塗山姚見大禹為民治水,受人尊重,便決定代姐育嬰嫁給大禹。

大禹在嵩山下把家安排好後,就安心地去開鑿龍門口,鑿開龍門又到三門峽去疏通黃河。三門峽在陝縣東北四十裏,很早以前這裏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湖,水沒出口,禍害百姓。大禹在這裏用大斧在山上劈開了三個豁口,狀若三門,即鬼門、神門、人門,湖水分成三股,順著三道門流走了。但湖水落下後,卻激怒了在此棲身的黃龍。

黃龍與大禹作對,在此翻江倒海,上岸傷害人畜。大禹擲出通天寶劍,劍柄變成一頭雄獅,劍身化作通天石柱,在鬼門河下麵堵住了黃龍的去路。黃龍被降服後,大禹封它為“巡河大王”,監督黃河水怪。大禹的寶劍也化作了通天柱——砥柱峰。大禹治水“山陵應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他從三門峽由西向東逐漸疏導了黃河,使黃河之水往東海流去,並留下了許多治水的遺跡。

大禹治理黃河水後,便回到崇山與塗山姚和兒子啟相聚,歇息數日。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在三門峽被製服後封為巡河大王的黃龍卻出爾反爾。大禹回家不久,這個巡河大王就在水妖們的擁戴下忘乎所以,肆意妄為。聲稱要報一箭之仇,殺掉大禹,用大水衝毀大禹的老家。

這一日,大禹登上崇山,正在觀望自己治理天下之水是否如願。就在這時,忽聽山北一聲巨響,頓時狂風大作,烏雲密布,大禹定睛一看,但見山北黃河早已決口,滔滔洪水滾滾而來。眼見崇山將被大水吞沒,大禹看到跑在最前的正是黃龍。大禹一時心急,便伸出左手向北推去,他豎起的五個手指,變成五個山頭,擋住了黃龍的去路。

大禹騰空駕雲,手舉神鞭要打死黃龍。黃龍見大禹來勢勇猛,便驚慌而逃,大禹緊迫不舍,直至追到孟縣,大禹大喝一聲:“好你條野水。”揮鞭朝黃河打去。當即就把黃河水打壓下去了。黃龍再次被大禹降服,不得不乖乖回三門峽去。當時大禹伸出的五指便化為大山,即現在登封唐莊鄉境內的“五指嶺”。如今在五指嶺山南有一巨石很像一隻五指分明的手。如今在孟縣黃河北岸的“野水鎮”也由此而得名。

崇山位居天中,大禹的家也在崇山下,大禹治水,降妖捉怪,破山通河,但也難免有水妖作怪。大禹放心不下就經常站在距他家不遠的虎頭峰上向四麵八方巡視水情,尤其擔心崇山北的伊河和黃河之水是否注人大海。時間久了,他的身影化為石頭(大禹鎮海石),永遠站立山頭。使水龍、水妖們見到“大禹”聞風喪膽,鎮住了天下之惡水。由於大禹站在崇山,令行雨的龍們也懼怕三分。至今嵩山一帶還有著“十年九年旱,十河九斷流”缺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