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聲音。金屬音調的咳嗽,可見於縱隔腫瘤、主動脈瘤及胃癌;嘶啞聲咳嗽,多見於聲帶發炎、肺癌轉移,或縱隔腫瘤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所致;犬吠樣咳嗽,常見於喉狹窄、氣管受壓或癔病等;無聲或低聲咳嗽,可見於聲帶水腫、麻痹及全身衰竭的患者。
6.節律。發作性咳嗽,多為異物吸入、支氣管哮喘等;持續性咳嗽,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內膜結核及肺癌等頑固性咳嗽,普通鎮咳化痰藥物不能緩解者,應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單發性咳嗽,常見於喉炎及習慣性咳嗽。
7.伴隨症狀。伴發熱者多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並發感染及肺膿腫等;伴胸痛可見於胸膜炎、自發性氣胸、大葉性肺炎及縱隔炎等;伴有氣急者,多見於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原性心髒病;伴嘔吐者,見於氣管異物及小兒百日咳:伴咯血者,老年人多為慢性支氣管炎、肺癌,青年人多為支氣管擴張、肺結核;咯鐵鏽色血痰者,見於大葉性肺炎與肺吸蟲病;咳大量膿痰者,多見於支氣管擴張及肺膿腫;慢性支氣管炎的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而心力衰竭患者,則咳嗽後常伴有泡沫狀血痰。
腹痛
腹痛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可以由腹內髒器的器質性或機能性病變所致,也可產生於腹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有些急性腹痛起病急、病情重、痛苦大、變化快、容易產生並發症,常可危及生命。
所以了解一些腹痛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1.發病年齡、性別與職業。嬰幼兒可能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兒童以膽管蛔蟲、蛔蟲性腸梗阻、腸套疊、嵌頓性腹股溝疝為多見;青壯年以消化性潰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膽管蛔蟲症等多見;中年以上則以膽囊炎、膽石症、胃腸道腫瘤、腸係膜血管栓塞為多見。內髒穿孔男性顯著多於女性,而急性膽囊炎、膽石症女性多於男性,女性患者尚需考慮急性輸卵管炎、卵巢囊腫蒂扭轉、異位妊娠破裂、卵巢濾泡破裂與黃體破裂等引起的腹痛。有長期鉛接觸史者,要注意慢性鉛中毒所引起的腹痛。
2.既往病史和起病誘因。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常有反複發作的上腹痛史,疼痛與飲食有關;膽絞痛、腎絞痛等常有既往類似發作史;膽管蛔蟲及蛔蟲性腸梗阻常有吐蛔或排蛔史:腸套疊常與突然改變飲食有關:急性胃擴張、胃和十二指腸穿孔、急性胰腺炎每因暴飲暴食而激發:膽絞痛往往在進食肥膩,特別是用油煎炸的食物後發作:小腸扭轉多發生在重體力勞動過程之中:腹部創傷後發病,應考慮內髒破裂;既往有腹部手術史者,有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可能;起病時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者,要注意肺炎、胸膜炎等引起的腹部放射性疼痛。
3.腹痛部位。腹痛最初開始的部位,大多是病變所在的部位。如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起始於上腹或右上腹部,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也始於上腹部而後蔓延至全腹。但也有例外,急性闌尾炎時,腹痛開始部位有時在上腹或臍周,數小時或1~2天後才轉移至右下腹部,在診斷上有重要價值。
4.腹痛的性質和程度。突然發生劇烈的刀割樣、燒灼樣、持續性上腹痛,常被迫彎腰靜臥以減輕疼痛,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急性穿孔;陣發性腹部絞痛,疼痛時輾轉不寧、呻吟、冷汗淋漓,見於膽絞痛、腎絞痛與腸絞痛;持續性腹痛,多表示炎症性疾病,如急性闌尾炎、胰腺炎、腹膜炎等;隱痛可見於消化性潰瘍活動期、肝癌、胰腺癌、腸道寄生蟲病等:陣發性鑽頂樣痛是膽管、胰管或闌尾蛔蟲梗阻的特征;在持續性疼痛的基礎上陣發性加劇,多表示炎症同時伴有梗阻,如膽管結石合並感染。約半數膽囊炎、膽石症的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胰腺炎的疼痛往往向左腰背部放射;輸尿管結石絞痛常向會陰部或大腿內側放射;子宮與直腸痛常放射至腰骶部。
5.伴隨症狀。伴血尿可見於泌尿係感染、結石和腫瘤;伴血便可見於細菌性痢疾、腸套疊、絞窄性腸梗阻、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係膜動脈急性栓塞、結腸癌等:伴嘔吐主要見於腹膜炎、胃腸道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腸炎、肝膽係統感染等:伴腹瀉多見於腸道感染、腸結核、結腸癌、慢性胰腺炎等:伴黃疸可見於膽囊炎、膽石症、胰頭癌、急性黃疸性肝炎等;伴休克須注意腹腔內髒器出血、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腹腔髒器扭轉、急性心肌梗塞等;伴發熱應考慮腹腔內炎症、大葉性肺炎等;伴腹脹、便秘主要見於腸梗阻與習慣性便秘。
腹瀉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比正常增多,糞便稀薄、水樣或膿血樣。在正常時,食物進口後,經過胃腸道消化,殘渣自肛門排出,一般需要24~48小時;在腹瀉時,則比這個時間短。正常人排便,一般每日1次,但亦有每日1~2次或2~3日1次者。腹瀉時,每日排便次數比正常增加,可多至二三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