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常見兒科疾病(3)(2 / 3)

預防本病應注意飲食及喂養,提倡母乳喂養,添加輔食不宜太快,品種不宜太多,不吃粘膩及生硬食物,嬰兒斷奶避免在夏季;注意飲食用具清潔;注意寒熱變化,避免過熱或過涼,隨著氣候變化加減衣被。

輕型腹瀉可選用:

①胃蛋白酶合劑:常用胃蛋白酶合劑每100毫升內含胃蛋白酶2毫克~3毫克,2歲以內小兒每次服1毫克~25毫克,2歲以上小兒每次口服3毫克~5毫克,一日口服3次。②乳酶生:每次0.3克,一日口服3次。

重型腹瀉可選用:

①抗生素:針對不同病原體可采用不同方法控製感染。如,慶大黴素每日按每千克體重用藥10毫克~15毫克,分4次口服;或複方新諾明按每千克體重口服30毫克~50毫克,一日2次。②口服補鹽液:適用於輕中度脫水的患兒。輕度脫水補液量為每千克體重50毫升,中度脫水補液量為每千克體重80毫升~100毫升,在4~6小時內服完。一般在補液4小時後開始進食,如嘔吐停止,可恢複正常進食;堅持少量口服,以免嘔吐,有嚴重腹脹、休克、心腎等髒器功能不全或其他嚴重並發症者,不適宜使用口服補鹽液。如果嘔吐頻繁不能口服或腹瀉嚴重脫水加重者應靜脈補液。

佝僂病

佝僂病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小兒多發病。本病是因攝入不足、少見陽光、吸收不良、需要量增加、代謝障礙等導致體內缺乏維生素D,從而使鈣、磷代謝失常,嚴重者可發生骨骼畸形,活動性病例在冬春季較常見。臨床以顱骨軟化、出牙遲、肋骨串珠,O型腿,X型腿等骨骼症狀為特征,多發生於6~24個月的小兒,未成熟兒較多見。防治本病應注意加強戶外活動,曬太陽,以增強體質,並積極防治慢性病;要提倡母乳喂養,6個月後要及時增加輔食,多食含維生素。及鈣、磷豐富的食物,各種動物性食物如魚肝油、肝髒、蛋黃、牛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適當食用:患兒不要久坐或久站,以防止發生骨骼變形;小兒不宜係褲帶,穿背帶褲,以防止肋骨外翻。

可選用的維生素D:

(1)活動期:①維生素D2(骨化醇):一日口服0.125毫克~025毫克(5000萬單位~1萬單位);肌肉注射一次75毫克~15毫克(30萬單位~60萬單位),病情嚴重者可於2~4周後重複注射1次。使用前應先服用鈣劑數日,以防引起低血鈣而引起抽搐。②維生素D3(膽固化醇):小兒肌肉注射,一次15毫克~75毫克(30萬單位~60萬單位),病情嚴重者可於2~4周後重複注射1次。使用時應同時服用鈣劑,長期大劑量應用可引起中毒反應。③骨化三醇(羅鈣全):用於腎病性佝僂病(透析病人)時,如果病人血鈣水平正常或略低於正常,一日口服025微克。如果病人的生化指標及病情無明顯改變,可增加劑量至每日0.5微克,在此期間每周應測定兩次血鈣濃度以隨時調整劑量。大部分血液透析病人的每日用量在0.5微克~1微克之間。

(2)恢複期:①維生素D2肌肉注射,一次2.5毫克~5毫克(10萬單位~20萬單位),一般用藥1~2次,每次間隔半個月。②維生素D2:肌肉注射,一次2.5毫克~5毫克(10萬單位~20萬單位),一般用藥1~2次,每次間隔半個月。

選用的鈣劑可保證鈣的攝入量達每日0.6克為宜。①乳酸鈣:小兒每次口服0.3克~0.6克,一日2~3次。②葡萄糖酸鈣:兒童每次口服0.5克~1克,均為一日3次,飯後服用。靜脈注射時用10%的本品10毫升~20毫升加等量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釋,然後緩慢靜脈注射,每分鍾不超過2毫升。③磷酸氫鈣:一次口服06克~2克,一日3次。

預防服用維生素D2,必要時孕婦、乳母或小兒可每日口服001毫克~0.02毫克(400單位~800單位),兒童及成人的每日需要量幾乎相等。

中成藥可選用龍牡壯骨衝劑,2歲以內的兒童每次服1袋,2~7歲兒童每次服1.5袋,7歲以上兒童每次服2袋,一日3次,開水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