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養身降壓、治感冒的花中君子——菊花(2 / 2)

1.風熱感冒和溫熱病初起?表現為發熱,身痛、頭痛、咽腫、咳嗽等,常與連翹、桑葉等配用。

2.高血壓及眼病?治療頭目眩暈,頭痛,或熱盛動風,高熱抽風等,常與羚羊角、鉤藤等配用。如果是肝經有熱而表現為目赤腫痛,煩躁易怒,常與草決明、夏枯草、黃芩等配用;如果是肝腎精血虧損,目失滋養,表現為眼目昏花,視物不清,迎風流淚,常與枸杞子、地黃等配伍。

菊花治病方

1.桑菊飲(《溫病條辨》)——桑葉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連翹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葦莖6克。水煎服。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的功效。用於風熱感冒,或溫熱病初起。

2.菊芎石膏散(《簡便方》)——菊花、川芎、生石膏各9克,共研為末,每服4.5克,茶調下。用於風熱頭痛。

3.杞菊地黃丸(《醫級》)——由枸杞子、菊花與組成六味地黃丸的藥物共製成的蜜丸。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用於肝腎陰虛所引起的兩眼昏花,視物不明,或眼睛幹澀,迎風流淚,內障翳膜等。

4.菊花蟬蛻散煎(《救急方》)——白菊花、蟬蛻等份,研末,每次6~9克,入蜜少許,水煎服。用於病後生翳。大人小兒皆宜。

菊花效驗方

1.菊花首烏酒(《大眾藥膳》)——甘菊花2000克,製何首烏1000克,當歸500克,枸杞子500克,大米300克,酒曲適量。將上述5種藥物入鍋中,加水煮汁,用紗布濾除藥渣待用;將大米煮半熟瀝幹,和藥汁混勻蒸熟,再拌適量酒曲,裝入瓷器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溫發酵,直到發出甜味,每天早、晚飯時,取上藥酒膏20克開水衝服。具有養肝腎,益精血,抗早衰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目暗昏花,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須發早白,腰膝酸軟等症者的保健。

2.菊花艾葉護膝(《吳旻扶壽方》)——菊花、陳艾葉等份,作護膝。用於膝風疼痛。久則自除也。

3.服食白菊花(《太清靈寶方》)——白菊花2份,茯苓1份,共為末,每服6克,溫酒調下,每日3服。久服令人好顏色不老。並治頭眩。

4.菊花醒酒散(《外台秘要》)——菊花為末,酒醉時飲用適量(約10克)溫開水送下。用於飲酒過量後的醒酒。

5.菊花苗洗液(《危氏得效方》)——甘菊苗搗爛煎湯,先熏後洗。用於女人陰腫。

菊花藥膳方

1.菊花決明茶(民間方)——菊花10克,決明子20克,山楂片15克。將決明子、山楂片洗淨,一起放入沙鍋內,水煎2次,每次用水約200毫升,煎約半小時,2次取液混合,加入菊花,再煎5分鍾,共收取藥汁300毫升左右,過濾去渣,每天4~5次分服。具有清肝明目,降壓降血脂的功效。用於高血壓、高血脂頭痛眩暈,目赤易怒,失眠多夢,口苦咽幹,尿黃便秘者的飲食保健,便溏及血壓低者忌用。

2.菊花飲(《食療小妙方》)——杭菊20克,加水4杯(約1500毫升),約煎15分鍾,飲服。對治口臭有效,特別是由肝髒有疾而發生的口臭有效。

3.康壯酒(民間方)——枸杞子、菊花、熟地、肉桂、炒陳皮各45克,肉蓯蓉36克。上藥共研粗末,用白布包裝紮口;用白酒1500毫升浸泡,封罐待7日後取酒藥液飲服,隨時隨量飲之。具有益肝腎,烏須發的功效。用於肝腎不足,須發早白,腰膝酸痛。

4.鬆子酒(民間方)——鬆子仁600克,甘菊花300克,白酒1500毫升。上藥搗碎布包,入酒浸,封罐7天,即可啟封服飲,每日早、中、晚各飲藥酒1盅。具有益精補腦,延年不老,顏色返童的功效。用於虛羸少氣,體弱無力及風痹寒氣。

選購菊花的小竅門

菊花的品種很多,但很多觀賞用的菊花,並無治病與補養身體的功效,所以首先要分辨菊花的品種,要選購本書所記述的菊花品種。作為家庭裏保健使用,尤其應選購杭菊與貢菊。若作為治病使用,應選購滁菊、亳菊、懷菊、野菊花。

選購時,應注意菊花是否比較新鮮,注意有否蟲蛀、黴變及是否散花,應選一、二等品。

菊花易生蟲、發黴,所以貯存時,應將菊花充分幹燥,然後裝入罐甁中,裏麵最好放適量幹燥劑,密封後放陰涼處。

一般用於清肝、平肝、明目及補養身體應選白菊花(甘菊);取其疏散風熱的作用,治感冒,以黃菊花或野菊花為好。

菊花入煎劑,每次用量5~9克為宜;作為食療和保健,可適當加大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