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長在庭院、路邊的良藥——金銀花(2 / 2)

4.咽喉腫痛——可單獨煎液飲服。

5.小兒熱瘡及痱毒——可單味煎液服,並煎液外洗。

此外,近來亦廣泛用於多種腫瘤的治療。

金銀花治病方

1.銀翹湯(《溫病條辨》)——金銀花15克,連翹9克,竹葉6克,生甘草3克,麥冬12克,生地12克。水煎服。有透表清熱的功效。用於溫熱病初起及外感風熱。

2.四妙勇安湯(《驗方新編》)——金銀花、玄參各90克,當歸30克,甘草15克。水煎服,一連服用10劑,藥味不可少,減則無效,並忌抓擦。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於脫疽(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症見患肢黯紅微腫灼熱,潰爛腐臭,疼痛劇烈等。

3.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金銀花1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5克。水煎服,藥渣敷患處。具有清熱解毒,消散疔瘡的功效。用於火毒結聚的癰瘡癤腫。

金銀花效驗方

1.蒲金酒(《驗方新編》)——蒲公英15克,金銀花15克,黃酒250毫升。上藥同煎至半(酒量),去渣分成2份。早、晚飯後各飲1份,藥渣敷患處。用於治療乳腺炎。

2.忍冬酒(《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忍冬草(取嫩苗)50克,甘草24克。共研細,入黃酒1500毫升,同煮,去渣。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癰疽腫毒。

3.金銀花酒(《醫方集解》)——金銀花50克,甘草10克。將上藥用水500毫升,煎取半碗,再入黃酒150毫升,略煎,分3份。早、中、晚各飲1份,重者1天2劑。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癰疽,瘡毒。

4.忍冬藤散——忍冬藤研末,每次6克,熱酒調下。用於腳氣作痛,筋骨引痛。

金銀花藥膳方

1.銀菊茶(《民間藥療食譜》)——金銀花15克,杭菊花10克,茶葉5克。將上述3份原料分別清水衝洗一遍,瀝幹,放於大茶盅中,注入滾開水500毫升,蓋好,溫浸半小時。代茶飲,每天4~5次。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用於瘡瘍癰癤、熱痱、高血壓、頭痛眩暈、口苦目赤等的食療。

3.銀花紅糖茶(《民間食療方》)——金銀花30克,紅糖30克。金銀花衝洗,加水煮2次,每次用水200毫升,煎20分鍾,2次合液約300毫升加入紅糖,燒開。代茶飲,每天4~5次。具有清熱解毒,收斂利尿的功效。用於治療急性腸胃炎,濕熱菌痢。

2.銀花冬瓜皮飲——金銀花,冬瓜皮各30克,白糖30克,將上藥衝洗淨,用清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時,小火煎20分鍾,去渣,加入白糖,代茶飲,每天3~4次,連服2~3天。

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老人氣管炎咳嗽,小兒熱痱,急性腎炎水腫。

選用金銀花的小竅門

選購金銀花商品以身幹,色青白,香氣濃,無開放花,無雜質,握之頂手者為佳。

在金銀花的各種來源中,通常認為以忍冬的花蕾為正品,質佳。但近年亦有喜用其他植物的花蕾者,認為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在各產地商品中,曆來以密銀花為最佳,東銀花質亦佳,其他則質次。栽培品因采收時間、方法及加工精細,因而優於野生品;野生品中常有大量已開放的花。

金銀花的偽品不易見到。但摻偽在藥材市場上常會遇到,主要往金銀花裏摻上白糖及其他一些粉末狀的白粉,以明顯增加重量。所以在購買金銀花時,要抓上一把金銀花來掂一掂,看一看,嚐一嚐。掂它的重量,感覺一下是否發沉;摸摸金銀花,是否手上感覺發黏;嚐嚐手指上是否有甜味;看看手上是否沾有粉末。一般幹淨的金銀花是很輕的,且不會黏手的。

金銀花易受潮、發黴、蟲蛀。所以在充分幹燥後,貯存於木箱、紙箱或壇罐內,封閉,置陰涼幹燥處。

取金銀花的疏散風熱,清泄裏熱的功效時以鮮品更好;炒炭宜用於治療熱毒血痢。

經常吐清水、消化不良、喜食熱食的脾胃虛寒者及氣虛瘍瘡膿清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