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終於來了。1998年4月13日下午3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全國髙速數據網絡發生故障中斷運行,使得銀行、政府機構和其他用戶不得不轉而依靠備用係統。盡管公司工程技術人員通宵工作試圖發現故障和解決問題,但是直到14日中午才基本恢複運轉。
這次故障給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用戶帶來很大困難,造成不小損失。該公司的這個髙速數據網服務用戶中包括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出的500家大公司、許多政府機構、大型研究所和因特網服務公司以及商場等。
電子商務障礙重重
1998年7月,因特網協會第八屆年會在日內瓦舉行。出席會議的網絡專家指出,近幾年來歐美許多大企業和銀行通過因特網開展網上交易和服務雖有進展,但麵臨不少障礙和困難。歐洲因特網專家羅布丨埃克勒曼指出,西歐國家的網上電子貿易目前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1997年西歐各國電子貿易交易額達30億美元,估計到2001年將達260億美元。他同時指出,網上交易的安全問題是當前發展電子貿易麵臨的重大障礙和問題。其次,企業擔心網上售貨會碰到某些信用較差的付款者,消費者也擔心網上訂貨產品質量無法保證和能否定期發貨的問題。另外,目前尚缺乏適當的法律依據和條款,以解決網上訂貨商品變質或損壞而需要退貨和賠償的問題。
一位日內瓦網絡公司專家認為,電子貿易麵臨著同傳統市場交易的激烈競爭。發展中國家開發網上貿易遇到的技術障礙更大,成本更高。企業不僅要提供更廣泛的網上信息,而且要求各國采用一致的法律條款,才能開展網上交易和服務,因此網上交易遠不能替代傳統的市場交易。
在許多人心目中,以為把產品或服務排列在網頁上,就已經成功了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讓大眾能夠在網上購買其產品。許多電腦商家也繪色繪聲地形容電子商務就是如此而已。其實,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雖然有權威機構估計電子商務的這一市場,將從1997年的27億美元增長到公元2000年的2000億美元,可是眾所不知的是,這個市場的75%是商家與商家之間的貿易,隻有25%是商家與普通大眾之間的交易市場,也就是電子零售市場。但有意進軍網上零售業的人也不必擔心,許多網頁都有成功吸引客戶前往購物的經驗。其實,在地價、房屋租金昂貴的地方,網上零售商可為商家節省許多成本。除了房租可節省外,商家也可利用互聯網直接將某些類別產品送給客戶,而節省物流與庫存上的費用。昂貴而巨大的貨品如家具等都不適用於在網上發售。一般消費者購買家具時都希望到商店參觀,試一下產品才認購。相反,其他貨品如機票、書本、戲票、鮮花等,網上購物漸被消費者接受。商家應當視網上的商業貿易為一個可以利用互聯網基建的新生意,但同時須擬定周全計劃;盲目將產品堆在網頁上,隻會事倍功半。
域名搶注——誰能笑到最後
第35條忠告:域名實際上是一種網絡上的商標,它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是一筆無形資產。目前世界範圍內仍有不少擁有名牌產品的商家沒有重視這個問題,而導致他人惡意搶注並用之進行勒索,這不利於一個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另外,國際社會應保護知名商標和公司、機構和組織名稱在因特網上的權益,對那些惡意搶注域名者進行堅決打擊。
來晚了
很多大公司都有這樣的經曆,當自己想在因特網申請自己的域名時會氣憤地發現與自己公司相配套的域名早已被人搶注。要想收回域名隻有一條路一一交錢!據美國在線新聞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流行詞彙都已經被包含占據了。他們對一本普通字典中的2.55萬個詞彙進行了檢查,發現隻有1760個詞還沒有被注冊。結果:一度異常火爆的域名注冊現在放慢了腳步。
因特網剛剛普及的時候,就出現了域名惡意搶注現象,這些搶注域名者除了惡作劇外,主要想通過向該域名應該歸屬的主人出賣這一域名達到賺錢的目的。據統計,幾乎所有著名的商標、公司、機構和組織名稱都被這些域名惡意搶注者打過主意。包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也被搶注。當該組織提出要收回該域名時,對方要價幾千美元。
商標、名稱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本來屬於自己的財產一不小心劃到了人家名下,而那些惡意搶注域名者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了上億美元的品牌,這無論如何也是件讓人氣憤的投機取巧的事情。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公道呢?讓人欣慰的是知識產權界最權威的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已公布了一項提議,旨在保護知名商標和公司、機構和組織名稱在因特網上的權益,對那些惡意搶注域名者進行堅決打擊。該組織希望能盡快實施這一措施。
域名——才被認識的寶貴資源
域名實際上是一種網絡上的商標,它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是一筆無形資產。目前世界範圍內仍有不少擁有名牌產品的商家沒有重視這個問題,而導致他人惡意搶注並用之進行勒索,這不利於一個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
域名中最寶貴的是頂級域名。其中包括代表網絡提供者的.net、代表商業的.com、代表非營利性組織和各種團體的.org、代表國際組織的.int,代表政府部門的.gov和代表美國軍方的.mil。
公眾可申請的頂級域名有.com、.net和.org。但是目前這類頂級域名已被擾亂,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隨著各種組織機構紛紛在因特網上建立網站,它們盡可能使自己的名稱擁有更多的頂級域名。這種做法雖然對它們自身有好處,但是卻使域名數據庫幾乎增大了兩倍。由於賣出域名可以賺錢,所以管理域名的網絡解決方案公司實際上鼓勵這種做法。該公司目前甚至提供了同時注冊多個域名的“一攬子服務”。這樣,在很多情況下.net實際上與.com和.org是一個意思。目前域名注冊係統正處於改革之中,在現有頂級域名的基礎上擬議增加表示萬維網的.web、表示公司的.firm和表示商店的.store等域名。但是一旦這些新域名付諸實施,一些公司無疑還是要占住所有域名。因此,頂級域名的管理機構要麼必須嚴格執行域名的分類標準,要麼取消所有的頂級域名。
域名搶注的背後
隨著因特網域名日益供不應求,其分配體製正麵臨變革。目前,就如何修改現行的域名體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方案。這是圍繞因特網域名控製權的新一輪“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