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網絡殺手——黑客和朋客(1 / 3)

第42條忠告:用現有的法律防範電腦犯罪十分困難,用現有的科技手段也難以偵察到電腦恐怖分子的行蹤。要打擊黑客和朋客,我們必須建立法律體係、建立針對性機構、開發保護新技術、加強防範意識,有效解決網絡殺手入侵。

因特網電腦朋客

深藏不露型

此種深藏不露型互聯網絡電腦朋客,係由競爭對手廠商派出,以新人麵試方式進人對手公司,了解到公司內部互聯網絡網址用戶識別碼、密碼、傳遞方式以及相關互聯網絡電腦機密文件資料之後,再悄悄離職回到原來公司,侵入新公司互聯網絡內作大幅度瀏覽。當然此種電腦朋客初進人對手公司時就已心懷不軌,也會盡量和新公司不簽訂聘雇契約中競業禁止條款,即使簽訂了競業禁止條款,日後亦最多隻是民事賠償問題。但是若此電腦朋客確已充分了解對手公司軟件及資料運作情形,日後則可無限製地進人其互聯網絡內作不法瀏覽,獲取比賠償金更多的利潤。

定時炸彈型

此種電腦朋客大多是任職時受公司老板欺壓甚久,或對原公司製度極不滿意,由於其非常了解公司互聯網絡操作及軟件運作事項,故其在離職前已先將該電腦軟件程序不法載人定時病毒或修改其電腦程序,待離職數月或半年之後,電腦軟件產生亂碼之時,而此朋客卻早已離職他去,從而使得原公司在主張其權利及資料搜集取證上困難重重,且亦較難證明其公司軟件資料係此電腦朋客離職前所竄改。

回馬槍型

此種朋客在原公司離職後,藉由其數據機連線,得知原公司互聯網絡地址密碼,藉由互聯網絡再次了解到前公司網絡密址及電子郵件中各項文書資料,進而大量截取原公司最新資料,作為不法競爭用途之參考。

電腦黑客

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電腦網絡不斷遭到“黑客”的侵襲,引起各國政府的廣泛關注。黑客是英文的譯音,原意為熱衷於電腦程序設計者。但這些人不同於普通的電腦迷。他們掌握了高科技,專門用來窺視別人在網絡上的秘密’如政府和軍隊的核心機密,企業的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等全都在他們的窺視之列。黑客中有的截取銀行賬號,盜取巨額資金,有的盜用電話號碼,使得電話公司和客戶蒙受巨大損失。

有時,黑客這種電腦網絡的蛀蟲搜索到被他們認為是有“價值”的信息之後,就向信息的管理者——通常是大公司或銀行——發出威脅,揚言如果不定期給他們送錢,公司的電腦資料就會遭到破壞,或被植人電腦病毒,或重要資料被銷毀、轉移。因此這些人也被稱為“駭客”。黑客每年給全世界電腦網絡帶來的損失計高達100億美元。更為嚴重的是,許多大金融公司在發現有黑客闖人之後,通常采用自吞苦果的做法,寧可自己受損也不舉報、不聲張。因為他們認為那樣做的後果隻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客戶會感到該公司的電腦網絡不可靠,從而喪失消費者的信賴。有的則存有僥幸心理,認為黑客撈了一把就會轉向別的公司或機構。姑息養奸的結果使得黑客更加猖狂。

惡作劇型

此種電腦黑客喜愛進人他人網址中,以增加其一些文字來凸顯自己高超網絡侵略技巧,然此種多為增添笑話一則來自娛或娛人。

1998年2月10日,以色列議會的因特網址被一個自稱是“善意”的計算機黑客侵人,一些網頁內容被擅自修改,但沒有造成破壞。該入侵者在議會網址上用弊腳的英語留了言,自稱屬於“以色列因特網地下組織”,人侵並非出於惡意,隻是為了堵塞該網址的漏洞,以確保其安全。留言還說,他幫忙找出並堵住了網址中的19個漏洞,可防未來黑客人侵。

該黑客還開了一個玩笑:在網址中的總統魏茨曼的畫像下寫了一句讚美的話:“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棒的總統。”以色列是計算機化程度很高的國家,各政府機構都開辟有因特網址,這一事件是以政府機構的因特網址首次被黑客侵入,造成虛驚一場。

蓄意破壞型

此種電腦黑客不法進入他人網絡網址後,盜取或修改其中的數據,使對方的計算機係統無法正常工作。更有甚者,還會將電腦病毒載人他人網絡網址內,使其網絡無法順利運行。

美國聯邦調查局1998年3月19日宣布,近幾個月來連續襲擊美國國防部和其他政府機構情報網絡係統的“黑客”嫌疑團夥成員最近相繼被捕,但他們偷襲情報網的動機尚不清楚。“黑客”團夥的基地在以色列和美國,在美以兩國司法官員的聯合調查中共逮捕了6人,其中3名是以色列人,另外3名是美國人,被捕者均為20歲左右的青年。被捕者中的1名以色列人自稱“分析家”,美國司法部確認他叫埃胡德丨泰內鮑姆,是“以色列因特網地下組織”的頭目;被捕的美國人中有一人叫卡科夫曼,他被指控是一個叫“維利”的團夥頭目。美國航空航天局、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發現科夫曼的團夥和自稱“分析家”的人有聯係。

美國調查機構早在1997年6月就發現了“維利”的行動,並著手調查。在1998年2月份美國國防部的軍事情報網絡係統遭到“黑客”的大範圍襲擊後,調查工作加快了步伐,並在逮捕了加利福尼亞州兩名“黑客”不久,又於3月19日逮捕了科夫曼。美國聯邦調查局說,以色列和美國的“黑客”團夥一起偷襲了美國國防部和其他政府機構以及大學和商業機構的情報網絡,同時也偷襲了以色列政府機構的計算機網絡。但調查人員至今還未發現這些“黑客”與任何國家的政府有關係。

據美國新聞媒體1998年4月22日報道,為美國國防部服務的計算機安全專家說,一個“黑客”團夥自稱在“襲擊”五角大樓情報網係統時已竊走控製軍事衛星係統的情報並威脅要將情報賣給恐怖主義組織。追蹤計算機“黑客”已有5年曆史的計算機專家弗拉內舍維奇最近通過因特網與“黑客”團夥再次進行了接觸。“黑客”告訴他,他們曾於1997年10月攻克了美國國防部軍事情報係統,竊走了有關軍事衛星係統的軟件。“黑客”稱,他們可能將竊取的情報出售給國際恐怖主義組織,一些政府也會對這種情報感興趣。可能被竊走的這些軟件用於協調與10多枚衛星相聯係的軍事全球定位係統,而這一係統是海灣戰爭以來美國軍方發展的一項重要的軍事技術,專門用於導彈準確地打擊目標和確定目標所處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