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條忠告:知識經濟的主要動力之一是信息技術革命,國家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首要條件就是擁有一大批信息技術領域的專門人才。由於人類知識總量每5年增加一倍,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人才、尤其是信息技術人才危機。
1997年8月4日出版的美國《商業周刊》指出,目前最為緊缺、最為炙手可熱的是網絡技術人才,其次是為工商企業提供高級技術谘詢服務的人員,再次是從事各種應用程序編製和設備開發工作的人員。據《華盛頓郵報》1998年2月報道,美國目前十分缺乏技術熟練的勞動力,特別是電腦程序編製於和平與發展242人員。美國弗吉尼亞技術公司進行的最新調查表明,美國每10個信息技術職位中就有一個位置空缺。據美國勞工部估計,從現在到2005年,美國平均每年需要9.5萬名新的電腦專家、電腦係統分析家和程序編製人員、這種空缺一年造成的損失高達10億美元。
據《日本經濟新聞》1998年3月25日報道,美信息產業人才嚴重匱乏。美國高科技領域技術人員不足的現象日趨嚴重。這是因為,隨著因特網的普及,社會對技術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電腦專業的學生人數卻在減少;另外,一直接受美國許多企業委托,負責軟件製作的印度等國也感到人才供給已告匱乏。人們擔心“人力資源不足”會成為製約美國產業界發展的主要因素。
技術人員不足的情況不僅表現在半導體和電腦行業,也波及金融等信息係統服務行業。
根據美國有關機構的調查,1998年年底髙科技技術人員比需求人數少了34萬人。不論哪個行業,接受調查的企業有68%的都說這一問題“正製約著發展”。
在美國,獲得電腦專業學位的學生人數,1986年為5萬多人,1995年則減少到3.5萬人。軟件製作行業需要大量人手,雖然美國企業一直在向外國發展委托業務,但這也是有限的。美國軟件行業專業團體的負責人指出:“作為美國企業最大的委托國家印度,目前有75%的軟件專業人員在從事麵向美國的工作。印度已無餘力承接新的委托,而另外又沒有合適的國家。”
在歐洲,信息技術人才也嚴重短缺。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信息技術觀察組織1998年3月預測,今後5年內,歐洲至少需要增加)50萬到200萬信息技術人才。該組織發表的最新年度報告指出,目前知識已取代傳統的原材料而成為最基本的資源,人才的作用正日益突出。
要解決所謂的“2000年問題”需要采取人海戰術,因此其他領域對技術人員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隻要總的人員供給不擴大,就隻能相互爭奪有限的人力資源。就像工業化時代天然資源所起的作用一樣,人力資源因素將會左右高技術的命運。
除專門技術人才外,知識經濟時代其他行業的普通勞動者也必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具備信息處理能力。缺乏信息方麵的知識與能力就相當於信息時代的“文盲"、知識經濟時代的“文盲”。1996年6月11日的德國《商報》稱,德經濟界人士預計,隨著信息技術產業在國家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預計到2000年時將隻有1/3的勞動者可以不需要電腦知識,而且這一比例還會逐步縮小。
四、知識經務讓人下崗
第46條忠告: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將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它將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導致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同時它又引發了就業結構和需求領域發生重大變化。過去所謂“靠力氣吃飯”已經不適應需要,沒有知識和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知識的人,隻能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文盲。這種就業形勢的改變,將可能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在就業者中,有新“信息時代”的“知識技術”勞動者隻占勞動力人口的不到20%,其餘的人情況不容樂觀。
第47條忠告: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樣,知識經濟是把雙刃劍。如果我們引導得當,新技術革命有可能促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弓1發一場將導致真正的經濟和社會複興的運動;但如果任其負麵影響發展下去,多數人不能從中獲利,那麼知識經濟給人類帶來的將是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