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諾亞與洪水的傳說(1 / 1)

在《聖經》和兩河流域的神話故事《吉爾伽美什》中都記錄了有關遠古大洪水的傳說。對此,過去都是考古學家在思考,洪水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直到20世紀末,科學家們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並試圖從海洋地質學的角度,來論證傳說中的大洪水是否真實發生過。

諾亞方舟的傳說

諾亞方舟出自《聖經·創世紀》,大致內容是:在遠古時代,由上帝創造了天地,最後又創造了人。可是後來由於人數不斷增加,人類便互相殘殺、爭鬥、掠奪,人世間的暴力和罪惡簡直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這一切,非常後悔造了人。看著人類犯下的罪孽,上帝非常憂傷,因此他打算掀起巨大的洪水,讓大海的波濤把地上的人類滅絕,再重新創造一個新的理想世界。

當時,有個叫諾亞的人,勤勞正直,心地善良,上帝不忍心將他淹於大海之中,決定隻救出他和他的家人。於是讓諾亞造製了一條方舟,這就是“諾亞方舟”。諾亞照上帝的囑咐,和家人以及一些動物乘上了船。而後天空雷鳴電閃,下起了大雨。大雨整整下了40天,水勢洶湧,一直漫向山頂,除了乘在諾亞方舟上的生命之外,地上的一切全被水衝走了,幾乎沒有活著的動物,人也全都被淹死。洪水衝擊了幾個月,才漸漸消退。諾亞方舟漂到了有海拔五千四百多米的阿拉拉特山。這就是至今已經流傳了6000年的諾亞方舟的故事。

尼尼微的遺跡

近年來,隨著考古研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盡管《聖經》中所說上帝發水一說毫無根據,但在人類曆史上確實有過全球性洪水的先例,也就是說遠古時代的人們確實經曆過毀滅性的水災。

最早尋找諾亞方舟的是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沒有結果。後來,一些考古學家也加入了這一行列。

1850年,考古學家亨利·萊亞德在古亞述國首都尼尼微挖掘出上千片殘破的黏土板。這裏被考古學界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之一--蘇美爾的所在地。經考證,這些泥板已有五千五百多年的曆史。考古專家喬治·史密斯先生還在這些泥板中發現了一塊記述《古爾蓋梅希史詩》中的一段的黏土板。它記述了一場吞沒世界的大洪水中一個叫萬塔·納皮提姆的人及其妻子乘一條大船逃生的故事,這個描述與諾亞方舟的故事如出一轍。難道還真有這麼回事嗎?有的學者認為這絕非單純巧合,其間必有某種聯係。

探訪阿拉拉特山

1955年7月,法國探險家那巴拉帶著自己的兒子拉菲爾追尋了諾亞方舟的蹤跡。他們根據《聖經》記載,登上了位於蘇聯境內海拔五千四百多米的阿拉拉特山。他們四處勘察,結果在冰湖裏發現了一塊木塊,形狀酷似諾亞方舟的殘骸。於是他們帶上木塊很快離開阿拉拉特山回到法國。後來經科研機構考證,一致確認木塊至少為5000年前的建築物的一部分。而據科學家考證,諾亞生活的時代也正是在6000年前左右。

這塊木塊與一百多年前發現的上千片黏土板是不是諾亞方舟的組成部分?諾亞方舟是否存在過呢?這些還都是未解的謎團。很多年以來,許多國家的聖經考古學家都希望揭開這個千古之謎。

迷點聚焦:諾亞方舟的傳說真的存在嗎?曾經真實地發生過大洪水嗎?

迷外之音:阿拉拉特山山勢陡峭,終年積雪。據說,13世紀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離開中國後,曾實地探訪過阿拉拉特山。千百年來,很多人蜂擁而至,曆盡艱難,千方百計尋找諾亞方舟,都沒有找到其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