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有一位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如來佛。“如來佛”是民間俗稱,那位傳說中的佛教開山鼻祖尊名“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究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曆史人物,還是人們虛構出來的神呢?
離奇身世
佛經中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開悟之後,智慧通達,此時大地有十八種瑞象顯現,天鼓自然發出美妙的聲音,香風緩緩吹拂,雜色瑞雲降下甘露雨,園林中的花果不等季節到來競相開放,天地之間一片祥和。
佛經中寫道,釋迦牟尼原名喬答摩·悉達多,是釋迦族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是人們對他的尊稱,意思就是“釋迦族中的聖人”。他的母親摩耶夫人是天臂國王的女兒,生下他剛剛七天就去世了。相傳,釋迦牟尼在最後一次降臨這個世界前,早已投生過550次,先後成為過各種動物、人和神,已經功德圓滿。當他最後一次轉生時,就變成一頭白象,趁摩耶夫人熟睡時鑽進了她的腹中。摩耶夫人懷孕後按照當地習俗要回娘家去,當走到藍毗尼園的一棵婆羅樹下時,生下了他。
父親淨飯王十分喜愛這個孩子,希望他能成為一位優秀的國王。所以,釋迦牟尼從8歲起就學習字書、吠陀經,練習武藝,可謂是文武全才。
16歲時,釋迦牟尼娶了一位漂亮賢惠的妻子耶輸陀羅,並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羅睺羅,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出家成佛
29歲時,釋迦牟尼卻出家了,究竟是為什麼呢?據說,有一天,釋迦牟尼對宮中奢華單調的生活感到很厭煩,決定出宮走走。他和隨從們騎馬奔向東城門,可沒走多遠,就看見路邊有一位老人,他滿頭白發,雙頰深陷,臉上布滿皺紋,駝著背,肋骨突出,衰老得可怕;釋迦牟尼急忙掉轉馬頭向南門奔去,看到一個垂死的病人,痛苦地捶著胸膛,在地上滾來滾去,並發出絕望的呻吟。於是他又調頭來到西門,遠遠看到許多人正圍著一具屍體失聲痛哭。最後,他來到北門。他在這裏看到的並不是老人、病人、或是死人,而是一群沙門(出家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自得其樂的神情。
釋迦牟尼猛然領悟到,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變化無常,人的一生也充滿煩惱痛苦,生老病死不可抗拒,唯有出家才能徹底擺脫這些苦惱。釋迦牟尼出家後,他的父親淨飯王見多次勸說都不能使他回心轉意,隻好派跋堤、跋波、摩訶男和阿說示幾人去照顧他。
他們一行六人拜訪當地著名學者,尋求人生真諦,卻始終找不到答案。在尼連禪河邊的苦行林中苦修6年,也沒有收獲。於是,釋迦牟尼放棄苦修,在尼連禪河中洗去6年的汙垢,又吃了牧羊女獻上的乳糜。在一棵菩提樹下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之後,終於大徹大悟而成佛。
發現佛舍利
由於釋迦牟尼成佛與傳法是在公元前6世紀-前5世紀,距今約2500年,不少人都懷疑曆史上是否真有釋迦牟尼其人了。然而,隨著考古新發現,人們的看法正悄悄發生轉變。
1898年,在迦毗羅衛城遺址附近的一座古墓中,人們挖掘出一把舍利壺,上麵用公元前的文字銘刻著:“此為佛陀世尊之舍利,為知名釋迦族人與其妹妹、妻子所奉祀。”“舍利”就是釋迦牟尼的遺骨,被佛教徒視為聖物。人們現在對舍利還研究不透,它光潔堅硬,隻有得道的高僧圓寂肉身焚化時才會有。
在吠舍離遺址,人們發現了舍利瓶,此外就連我國也多次發現釋迦牟尼的舍利。現在北京西山的佛牙舍利塔內,就珍藏著世界稀有的佛牙舍利。1981年11月,在北京房山縣雲居寺的雷音洞內,又發現了兩顆佛舍利。而1987年5月,人們在重修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時,也曾經發現了佛指舍利。
神秘色彩
佛舍利數千年不朽的存在,證明釋迦牟尼確有其人。有的學者認為,釋迦牟尼是在傳教過程中慢慢被人神化的。
當然還有學者認為,釋迦牟尼出家並不是因為他對人生的領悟,而是由於痛感祖國迦毗羅衛國的弱小,因迦毗羅衛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鄰國拘薩羅國的附屬國,一直處於被其吞並的陰影之下,釋迦牟尼放棄王位是出於對這種政治現實的逃避。
釋迦牟尼修煉開悟之後傳法近50年,他周遊各地,向大眾宣示自己證悟的真理。隨著釋迦牟尼的教化,佛教僧團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最後成為一支龐大的隊伍。他們到各地傳教,使佛教在印度發揚光大,並遠播東南亞、東亞等地。而按照佛教的解釋,佛即“覺者”,覺悟了的人,並沒有什麼神秘色彩。
迷點聚焦:釋迦牟尼是虛構的,還是真實存在?
迷外之音:舍利原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舍利子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舍利子的形狀千變萬化,顏色各異,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和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