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永康王,覲見!”
“臣耶律阮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耶律阮上前跪拜。
“愛卿平身,不知所為何事!”耶律德光假裝,並不知情,故作鎮定。
“永安王蓄意謀反,如今已被斬殺,首級在此,東丹王妃引刀自刎,已被厚葬!”
耶律阮呈上了裝著永安王首級的木盒,耶律德光示意公公放在一旁,並未過目,隻是淡淡的說道:“聖旨已下多日,難怪不見永安王身影,原來他蓄意謀反,如今愛卿替朕平複叛亂,實屬功不可沒,朕要大大的獎賞於你!”
“東丹王妃視己為子,對其有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如今她已去世,我自當為其守孝三年,特此辭去永康王王位,攜妻子退隱,這也是她老人家畢生的夙願,還請恩準!”耶律阮跪拜懇請。
耶律德光顯然沒料到這一點,楞了一下,點了點頭:“嗯,知恩圖報,善莫大焉,既然如此,朕準奏了,即可派人接管永康王國,不過既已封王,豈能說辭就辭,你就安心待在王府替東丹王妃守孝三年即可!”
“謝皇上!”
“嗯,退下吧!”削了兵權,又在自己的監視範圍之內,耶律德光自是沒什麼可擔心的,不過太後顯然持有著不一樣的看法,耶律阮前腳剛走,她便匆匆趕來,質問道:“想不到這耶律阮比我想象的更要聰明,大局分明,急流勇退,此時不處,怕是後患無窮!”
“母親此言差異,若是他又異心,集四王兵力,擁兵自立,坐擁半壁江山即可,又豈會獨自進京。再者說,如今永康王平亂有功,無故殺之,豈不是寒了南北院大王的心,南下中原在即,豈不是自亂陣腳,如今耶律阮已經沒有兵權,又在監視之下,母親自可放心!”
“嗯,吾兒所言極是!”太後點了點頭,不過心中總有中不好的預感,從當年看到李霄雲的第一眼就有了,卻始終說不出是什麼。
“嗯,京都之事有勞母後了!”
“吾兒自可放心伐晉,無須有後顧之憂!”
“嗯,那兒臣告退!”耶律德光起身,行跪安之禮,回到了書房,看著後晉的地圖,一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