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為善聽者的提示
排除幹擾。要成為一個善聽的人,你就必須排除那些幹擾因素:所有噪音甚至思維紊亂都會給聽覺添亂子。下麵是一些建議:
當你和別人交談時,不要隻是調低電視的音量,而應該關上它才對。
如果你頭腦中還在考慮什麼問題的話,在你進行會話之前把它寫下來,用一張便箋來提醒你自己,你不用擔心會忘記那個問題,就會全神貫注於下麵的談話。
清理你的桌子——或在談話人和你之間的任何東西——目的在於你能集中精力注意對方所說的話。
當你和某人交談的時候不要接電話,打斷談話去接聽一個電話會使對方和你自己都覺得談話不太重要了——同時使你所說的也看起來不太重要了。如果你手頭有一項任務急需完成,你也不妨告訴對方,你在多少分鍾後會集中精力聽他的談話。
數到三。在你講話之前隻要數到三就行了,在你反應之前,這一瞬間能使你注意並理解別人說的最後一句話。或者不用數數,但暫停總是必要的——你領會了信息,同時也給對方時間去糾正他的言論或問題。即使你的講話僅僅是同客戶、配偶或老板協商,暫停三拍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下另一個人說的話。
保持清醒。如果你真對對方所說的某一部分特別感興趣,這時你應該換個姿勢,坐直點或站起來,使血液向有助於使你清醒的方向流動,這些能很有效地提高你正處於低落的情緒。
記筆記。記筆記對聽力幫助很大,不管你是否會再次參考這些記錄,僅僅是在當時記下要點這個行為本身,就能推動整個傾聽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大腦會更活躍,你的眼睛,你的手也都會為對方的談話內容忙碌起來。要知道僅靠一雙耳朵來充分領會一次完整的對話,幾乎是不可能的。會後,你還可以考慮將你的記錄寫成一份情況報告,並和對方核實,一份確認的備忘錄是保證你聽得很好的一種極好方式,同時這對雙方都是有用的經驗。如果對方認為你記得不正確,否認你的記錄,此時你仍會是贏家——這種反應顯示出你和對方就程序方麵有意見分歧,你的備忘錄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立即感謝對方,指出你做記錄就是為了確認你是否聽得很好,並就準確性再與對方商討。所以,到最後你都會有得無失。
表達不同意見的五種方法
在討論棘手的問題或商量複雜的事情時,彼此有不同的意見和觀點,這是難免的。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往往是建立在否定他人意見之上的,如果方法不巧妙,很可能會使人處於尷尬境地,甚至得罪了人。因此,如何提出不同意見是大有講究的。這裏介紹幾種較為可行的方法。
1.兩分法:用辯證的方法先肯定對方的意見有合理的因素,再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比如在討論怎樣搞好集體衛生時,有人提出一個小組連著搞一個星期,而你覺得不妥,認為還是一個小組搞一天好。這時,你不妨這樣說:“剛才××提出的意見有一定的道理,也是一種方法,但我以為還是一個小組搞一天比較好。”接著,你可以具體說說理由。先肯定對方,再提出不同意見,這樣顯得公正和客觀,也容易讓人接受。假如硬邦邦地直說,很容易形成緊張氣氛,給人家難堪而迫使人家不肯放棄自己的意見。
2.商量法:盡量用商討或詢問的口吻,不用命令或過於絕對的語氣。當你要表達不同意見時,先可用較溫和的口吻來說,比如:“你的意見是這樣,我覺得是不是可以那樣?說不定那樣會更好呢?你再想想。”或者這樣說:“我們能不能換一個角度來考慮?你看那樣行不行?”先商量,當對方仍堅持己見時,你再用堅定的語氣也不遲。商量是尊重人的表現,你非常尊重人家,即使人家不想否定自己的意見,不想接受你的意見,也會充分考慮你的意見,並給以相應的尊重。
3.為難法:在表達不同意見時,先表現出明顯的不好意思和為難情態。當你的意見與對方的意見分歧較大時,在說出來之前,你可表現出猶豫不決或吞吞吐吐的樣子,讓對方有心理準備,讓對方勸你說出來:“講吧,沒關係的,有什麼不同意見就直說吧。”此時,你就可以直接告訴對方:“我們一直合作很好,我這個人也很直率,你也非常痛快,我就不客氣了。”待彼此感情溝通後,再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表現不好意思和為難情態,是一種退讓,它給對方的是一種寬慰,一種暫時的有利,以便使自己的進擊有了基礎,最後達成心理上的平衡。
4.析弊法:由對方的觀點推導出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在此基礎上,再提出自己的意見。你要提出不同意見,肯定對人家的意見不滿意,對方的意見弊端在哪裏呢?你得好好思考一番,盡可能多找一些出來,你給對方的意見找的毛病越多,否定起來就越容易,一旦人家的意見被否定了,自己的意見被人接受的把握就大了。不破不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分析別人意見的弊端要實事求是,要有理有據,不能無中生有,更不能任意擴大。
5.借助法:借助他人的觀點和做法來替代自己的不同意見。有時,自己直接說出不同意見比較為難,譬如麵對的是老師、長輩或上級。此時,你可借助同類型的、對方也熟悉、或已經明確了的事例來替代自己的意見。同類型的,是指性質和類型相同的;對方也熟悉的,往往說服力強。比如你可這樣說,張三他們也有過這種事,他們就是這樣處理的,結果倒不錯,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鑒。借助法,實際上就是用事實來說話。
學會批評別人
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會犯錯誤。在錯誤麵前,你可能要忍不住大發雷霆。狂風暴雨過後,你可能會沮喪地發現,你的“善意”並沒有被對方所接受,甚至,換來的結果可能讓你追悔莫及。批評對誰來說,都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但是如果你能夠掌握適當的批評的技巧和方法的話,相信你們的交流能更容易些。
你的批評是否是“成功”的,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采用的態度。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不要相信“聞過則喜”。如果你一味地指責別人或者簡單說明你的看法,你將會發現,除了別人的厭惡和不滿外,你將一無所獲。然而,如果你能夠讓對方感覺到你是來解決問題糾正錯誤的,而不是僅僅來發泄你的不滿,你將會獲得成功。這裏有幾點小建議:
1.批評不是聯歡會
被批評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沒有人希望在自己受到批評的時候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所以,為了被批評者的“麵子”,在批評的時候,要盡可能的避免第三者在場。不要把門大開著,不要高聲地叫嚷似乎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這種時候,你的語氣越“溫柔”越容易讓人接受。
2.欲取之必先予之
不要一上來就開始你的“牢騷”,先創造一個盡可能和諧的氣氛。做錯事的一方,一般都會本能的有種害怕被批評的情緒。如果很快地進入正題,被批評者很可能會產生不自主的抵觸情緒。即使他表麵上接受,卻未必表明你已經達到了目的。所以,先讓他放鬆下來,然受再開始你的“慷慨陳辭”。記得有句話說得很好——Kiss and Kick(吻後再踢),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3.對事不對人
批評時,一定要針對事情本身,不要針對人。誰都會做錯事,做錯了事,並不代表他這個人如何如何。錯的隻是行為本身,而不是某個人。一定要記住:永遠不要批評“人”。
4.你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你批評的時候,你在說他做錯了。在這同時,你必須要告訴他怎麼做才是正確的。這才是正確的批評方法。不要隻是“指手畫腳”。一定要他明白:你不是想追究誰的責任,隻是想解決問題。而且,你有能力解決。讚美他人
請記住,如果你突然發現了別人的某些優點,那麼不要猶豫,請立刻告訴他。沒有比這個更能贏得別人好感的了。
在交往中,適當地讚美對方會讓你迅速獲得對方的好感。
對他人真誠的讚美,正如沙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的心靈受到滋潤。而當你讚美他人的時候,別人也就會在乎你存在的價值。你對他人的讚美也會讓你獲得一種不容易獲得的成就感。在由衷的讚美給對方帶來愉快以及被肯定的滿足時,你也會十分難得地分享到一份喜悅和生活的樂趣。
為了不辜負你的讚美,受到你讚揚的人會在這方麵竭盡全力。反之,對於別人的缺點,你也應該學會用更加委婉的方式指出,使之聽起來更像是讚美而不是直接的批評。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也應該這樣,以鼓勵代替批評,以讚美來啟迪他人內在的動力,使其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漸漸地,你就會發現,這種辦法比你去責怪、去埋怨有效得多。這樣將會讓你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從而給工作帶來十分積極的影響。
當然,僅僅讚美是不夠的,你的讚美還必須是真誠的,要實事求是,而不是誇張的讚美。毫無根據的誇獎,會讓人產生你在拍馬屁或者說至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想法。而且,實際上,對於那些喜歡別人過分誇獎的人,也未必適合和他做朋友。隻有當你真的發現了別人身上的某些優點時,你才要把它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這種優點並不一定要驚天動地,一些細微處的讚賞可能更能感動別人。比如你發現對方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就請立刻告訴她:“你今天這身衣服真好看。”
每一個人都希望受到周圍人的稱讚,希望自己的真正價值被認可,渴望對方發自內心的讚揚。鑒於此,我們不妨掌握一些說話的技巧,適當地讚美一下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要想做到這一點,在與朋友或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握以下幾點說話的分寸:
要表示出先注意“對方”,然後再提到“自己”。
把對方放在主要地位,而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
多用引起對方注意的詞句,讓他感到你值得信賴。
表示對對方的話題感興趣,這本身就是對對方的讚美。
在對方遇到困難時,要表示出對他的幫助之意。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說,在人的思維中是排斥“你是你,我是我”的言辭的,而是傾向於“群體”。如果群體當中有你,這個群體給你溫暖感和保護感,你自然就不覺得孤單和寂寞了。因此,在工作當中,如果有人發現自己的行為與大眾不一樣,心裏就會感到不安。
所以,當你和同事在一起時,如果你不想讓同事疏遠你,要學會說“咱們”。因為這十分微妙。在漢語中,用“咱們”是指包括談話的對方,而用我們既可以包括談話的對方,也可以不包括談話的人,所以說“咱們”,對方會不知不覺和你找到共同的感覺。
其實,人人都喜歡美的事物,但稱讚時機和場合必須恰當。所以,在工作中讚揚同事要把握尺度,不要過分地讚揚同事,那會給人肉麻的感覺。另外,在讚美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避開利益話題,尤其是在領導麵前。
如果我們把對領導的讚美僅限於工作業務,在領導和同事看來都有動機不純的嫌疑,所以,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學會寓讚美於工作之外,就領導的愛好、特長、興趣等方麵進行讚美也就避開了這種麻煩,並且在閑談中可以增加溝通,增進感情聯係。
適度地讚美並不是單純的奉承,是搞好人際關係,得到接納的一種好方法。誠懇和適當地讚美會讓人心情愉快,提高被讚美者對讚美者的評價,同時降低對對方的防禦,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可以進行得更順利了。試想一個這樣的情景,你需要請財務的工作人員幫你處理一批票據,但是你不熟悉財務的流程,在他們看來,你把票據整理得一塌糊塗。會計正要對你發火,你說一句:“這都是財務的事情,我們怎麼懂呢?”換一種可能,你說一句:“我對這些真是一點都不懂,李姨總是能把這些亂七八糟的票據整理好,真不容易呀。”哪種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呢?結果顯而易見,同樣是你沒能把事情做好,但是當你適當地讚美對方時,對方的反應肯定會發生變化。真誠的讚美於人於己都有重要意義。讚美別人是件好事情,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若在讚美別人時,不審時度勢,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反而會使好事變為壞事。正確的讚美方法是:
1.要真誠地讚美而不是諂媚地恭維
與諂媚地恭維不同,真誠的讚美是實事求是的、有根有據的,是真誠的、出自內心的,是為天下人所喜歡的。天底下好的讚美就是選擇對方最心愛的東西,最引以為自豪的東西加以稱讚。
2.借用第三者的口吻來讚美
比如說:“怪不得小張說您買了輛好車,剛開始還不相信,這回一見可真讓我信服了。”這比說“您的車真好”這句話更有說服力,而且可避免有輕浮、恭維、奉承之嫌。
3.間接地讚美對方
比如說對方是位異性,為了避免誤會與多心,你不便直接讚美對方。這時,你不如讚美他(她)的家人和孩子,而你會發現這比讚美他(她)本人還要令對方高興。
4.讚美要熱情具體
讚美別人時千萬不能漫不經心,這種缺乏熱誠的空洞的稱讚,並不能使對方高興,有時甚至會由於你的敷衍而引起他的反感和不滿。讚美時最好能與當前的事情密切相關,比如前麵提到的情景,與其說“李姨您今天穿的衣服真好看”,還不如直接稱讚她在工作上的優點。
5.讚美要大方、得體、適度
讚美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讚美方式和口吻去適應對方。如對年輕人,語氣上可稍帶誇張;對德高望重的長者,語氣上應帶有尊重。另外,主動地向對方請教其實也是一種讚美的方法。要用心地去說,把重點放在他人而不是自己的身上,才能把讚美的效果發揮到極致。小故事大哲理
有一位女大學生,她因為宿舍中人際關係緊張而苦惱。在宿舍裏同學們互不來往,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似乎相互之間都有戒心,很難知心交談,宿舍氣氛沉悶,她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但又不知從何做起。心理谘詢師告訴她:從現在開始,試著誇獎他人,真心讚賞他人的長處,如:“你今天氣色很好!”“你的眼睛真亮!”“這件裙子對你再適合不過了!”等等。
不久以後,她宿舍的氣氛完全變了樣,大家互相幫助,彼此關心,關係非常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