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肥胖病的生活宜忌(2 / 3)

2.忌空腹鍛煉

空腹時人體內血糖水平降低,會引起頭昏,四肢乏力,甚至昏厥等現象。空腹鍛煉會產生饑餓感,可能出現腹痛,還會抑製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消化功能,容易發生意外。

3.忌飯後大運動量鍛煉

飯後消化器官活動需要大量的血液供給。這時參加減肥鍛煉,由於大量血液流向四肢肌肉,使腸胃部分的血液量減少,因而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胃腸受到器械或自身負荷的壓迫後,蠕動受到限製、易引起胃痙攣、腹痛、出虛汗或嘔吐等現象。因此,一般應在飯後1.5~2 小時後再開始鍛煉。

4.忌身體不適時鍛煉

心髒病、高血壓、活動性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癲癇病,傳染性皮膚病患者,有開放性傷口或感冒的人,以及身體過度疲勞,情緒不佳和月經期的婦女等,皆不宜參加減肥鍛煉。因為在這些情況下鍛煉,不僅效果不好,對健康不利,而且會加重病情、感染疾病,甚至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5.忌鍛煉時意念不集中

減肥鍛煉不但動作要規範,而且必須全神貫注、專心致誌,做到心神合一。切忌在鍛煉中邊說邊笑邊練習。

6.忌鍛煉時貪圖快,急於求成

肌肉的發達要有一定量的積累,切忌盲目蠻練。使用的減肥的器械過重時,運動量過大,練後身體疲勞,不愛吃飯,睡不好覺,體重下降,肌肉萎縮,甚至造成損傷,結果會事與願違。

7.忌鍛煉中大量飲水

有些肥胖者在鍛煉中口渴,是因為口腔和咽喉黏膜的水分蒸發,或塵埃刺激、空氣幹燥以及唾液分泌減少所致,並不是體內真正缺水,可用漱口來解除渴感。有些人出汗較多,口幹舌燥,可少量飲水。如飲水過多,會使胃部膨脹,妨礙肺肌活動,影響正常呼吸,並對腸胃、心髒有害,還會反射性引起汗液分泌加強,使體內的鹽分喪失過多,導致四肢無力、抽筋等現象的發生。因此,在鍛煉中應嚴禁大量喝水。

8.忌減肥過程中減減停停

為了減肥,不少人采取節食的辦法。體重超過正常值20%以上的人,有必要減輕體重,以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幫助糖尿病患者控製體內的血糖。但是,如果下決心采取節食措施,就要堅持下去,不可減減停停,使體重驟減驟升。這樣會嚴重損壞人體的調節係統,並有可能造成患心髒病的機會。

美國麻省法拉明翰心髒研究中心根據40 年來追蹤50 00 多人的情況統計出:體重減輕10%的人,患冠心病的機會相對減少20%,體重增 10%的人;患冠心病的機會相應增加30%;體重先減輕10%的人,後又恢複到原來體重的人,患冠心病的機會比增加體重的人的患病比率還要大。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曾以1 9 59 人為對象,追蹤研究了25 年,結果發現:體重增增減減的人患冠心病的機會,要比體重基本保持穩定的人患冠心病的機會高出1倍。

由此可見,采用節食措施一定有恒心,決不可時節時不節,節食不穩定隻會有損健康。

減肥的誤區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負責人,於3 月30 日在發布京、滬、津三城市減肥態度調查結果時說:“許多醫生告訴我,現在來減肥門診要求減肥的相當一部分人是瘦人,是年輕人。他們減肥不是為了健康,而是為了以瘦為美。”此負責人對我國目前減肥門診出現的這種狀況很是憂慮。

有調查組受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委托,對京、滬、津三城市有意願減肥,並且在過去12 個月內使用過減肥產品的人進行了電話訪問。研究者發現,目前我國減肥人群存在五大誤區:

1.減肥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好的體型

80.7%的被訪問者認為使用減肥產品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較好的體型,隻有2 4.3%的人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這說明多數減肥者在減肥目的上存在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