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漢平諸呂七國(1)(1 / 3)

漢武帝劉徹

為了加強邊防建設,西漢采取措施鼓勵民眾向邊境城邑遷徙,向邊境輸送糧食,對邊郡居民進行軍事訓練。還在邊郡設立馬苑,大量養馬,並鼓勵私人養馬。同時,大力加強騎兵的建設。經過長期努力,西漢終於建立起了一支能夠和匈奴抗衡的騎兵部隊。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放棄和親防禦戰略,對匈奴實施戰略反擊。六月,西漢以精兵30萬,設伏於馬邑附近山穀和代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代王城)西部,想要誘使匈奴單於南下,然後進攻他。雖然伏兵被單於發現,戰略目標沒有實現,但預示著西漢對匈奴戰略反擊的開始。此後至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止,武帝調兵遣將,主動出擊,使用戰鬥力不弱於匈奴的騎兵集團深入大漠,以大縱深迂回、遠程奔襲等戰法,對匈奴發動了10餘次反擊作戰。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春,匈奴襲掠西漢東部諸郡。西漢采取胡騎東進,漢騎西擊之作戰方針,以車騎將軍衛青、將軍李息率部出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沿黃河西進,對河套以南地區匈奴樓煩王、白羊王部實施遠程迂回奔襲,一舉收複河套以南地區。從而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使匈奴失去水草肥美、對其生存和發展十分重要的河套地區。西漢在河套以南地區設郡縣,移民屯墾,修繕蒙恬所築之秦長城,將河南建成出擊匈奴的重要基地。

戰後,匈奴南下襲掠更加頻繁,右賢王更是不斷襲掠朔方(郡治朔打,今內蒙古杭錦旗北),企圖奪回河南。為鞏固河套以南地區和打擊大漠以南匈奴,漢武帝於五年(公元前124年)以騎兵10萬發起漠南之戰。主要方向由衛青率3萬騎出高闕(今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六七百裏,乘夜包圍襲擊了右賢王王庭(約在今蒙古南戈壁省內)。右賢王兵敗,率少數人逃走。漢軍俘右賢王部男女1.5萬餘,削弱了匈奴在大漠以南的力量,阻隔了匈奴中、西部的聯係。

六年(公元前123年),為進一步打擊匈奴在漠南主力,武帝以大將軍衛青率將軍公孫敖等六將軍,共10萬騎兩次出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擊匈奴。打擊了單於主力,前後斬獲1.9萬人,漢亦亡兩將軍,損失3000人。此後,匈奴單於將主力轉移至大漠以北,河西(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地區),匈奴變得勢單力孤。

西漢大將軍衛青

武帝抓住時機,於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發起河西之戰。是年春,以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精騎萬人自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出發,經五個王國,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西北大黃山)千餘裏,斬俘8900餘。同年夏,霍去病率數力騎出北地(郡治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馬嶺鎮),再擊河西匈奴。漢軍渡黃河向北,采取大縱深迂回行動。越賀蘭山,向西北繞居延澤(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向西南進入祁連山觚得(今甘肅張掖)一帶,殲滅渾邪王、休屠王部3萬餘人。此戰,打通了西域的道路,解除了匈奴對西部邊郡的威脅。西漢在河西設置郡縣,移民實邊,修築城塞,切斷了匈奴與西羌的聯係,進一步孤立了匈奴單於。

征途中的西漢大軍

為了徹底消滅匈奴的主力,武帝於(公元前119年)四年春令衛青和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發起漠北之戰,並以“私負從馬”(運輸私人行李的馬匹)4萬匹隨軍行動,步兵數十萬轉運輜重。衛青率部出定襄。北進千餘裏至漠北,擊敗單於軍,追擊至闐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麵一支)。霍去病率部出代郡2000裏,至漠北遇左賢王,大破之,追至狼居胥山,大勝而歸。漠北之戰,共殲滅匈奴9萬餘。漢軍亦損兵數萬,損失馬10餘萬匹。此戰,西漢準備充分,兵力優勢,充分發揮了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較圓滿地解決了大騎兵集團的後勤補給,保證了決戰的勝利。“是後,匈奴遠遁,而幕(漠)南無王庭。”(《漢書·匈奴傳》)西漢也一時無力渡漠繼續追擊,雙方暫時休戰。

此後,西漢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國家共擊匈奴。雖未成功,但加強了西漢和西域各國經濟文化往來與相互友好,進一步孤立了匈奴。元鼎五年夏(公元前112年),匈奴又南下襲擾,並遮斷西域通路。六年,為打擊匈奴,並與匈奴爭奪對西域的控製,武帝對匈奴繼續用兵。是年,在李息、徐自為率軍平定西羌的同時,又以公孫賀、趙破奴分別出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和令居(今甘肅永登西北)數千裏擊匈奴,均未見匈奴軍。太和元年(公元前104年),匈奴左大都尉欲降漢。武帝令趙破奴率2萬騎出朔方2000裏,欲至浚稽山(今蒙古國圖音河之南)接應。左大都尉事泄被殺,趙破奴撤軍途中被圍,全軍覆沒。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五月,將軍李廣利率3萬騎出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市),進擊右賢王於天山(今新疆天山)。初戰獲勝,撤軍途中,遭匈奴軍包圍,乏食數日,死傷十之六七,突圍返回,李陵被俘。四年(公元前101年),李廣利率騎兵6萬、步兵7萬出朔方擊匈奴;強弩將軍路博德率萬餘騎出居延,協同李廣利作戰;遊擊將牛韓說率步兵3萬,因杆將軍公孫敖率騎兵萬餘、步兵3萬分別出五原、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縣城南)擊匈奴。匈奴單於將輜重遠徙餘吾水(今蒙古土拉河)以北,率10萬騎迎戰李廣利於餘吾水南。李廣利與單於交戰十餘日,未能取勝而返。其餘各路軍亦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