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兒科病症按摩推拿法(3)(1 / 3)

讓小兒俯臥,取頭高臀低位,施術者半握拳,以食指拇指揉捏脊柱皮膚肌肉(捏脊法),從長強至大椎來回提捏8-10次,使局部皮膚潮紅。然後以食指中指指腹,按揉背部俞穴、脾俞、心俞、腎俞、每穴各1分鍾。然後將患兒抱坐或仰臥,施術者先做清心經法,即用左手握住患兒左手背持定,用右手拇指端著力,在患兒左手羅紋麵,自指尖向手掌直推100次。再做清肝經法,用右手拇指端著力,在患兒左手螺紋麵自指尖向手掌方向直推100次。再按揉外勞宮,即用左手持定患兒左手,用右手中指端著力,在患兒手背中央(第3、4掌骨之間)反複按揉20-30次。最後用右手四指腹著力,在患兒腹部臍周圍反複按摩5-10分鍾。治療結束,每日一次。

【預防與護理】

正確合理護養嬰兒,注意腹部保暖,防止過飽傷脾,及時飲水,哺乳,避免異聲異物,以防驚嚇。如由其它疾病引起的,積極治療原發病。

小兒腦性癱瘓

小兒腦性癱瘓,是因出生前或因產期原因引起的腦部疾病,為以上運動神經元損壞或發育不全失去對下運動神經元的控製導致肌肉運動功能紊亂為特征的非進行性腦疾患。

【病因病理】

一、西醫的病因病理

造成小兒腦性癱瘓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

1.產前因素

如近親結婚,身體病毒感染(在胎兒10-18日為腦發育迅速階段,此時感染病毒易影響胎兒的腦發育),外傷,孕母營養缺乏,放射線,糖尿病,服用藥物等因素均可引起大腦發育不全。

2.產中因素

難產,產鉗使用不當,產期過長。特別是早產兒,臍帶繞頸缺氧窒息,均可引起新生兒腦組織缺氧,引起腦部點狀出血,引起腦細胞損壞,腦實質軟化萎縮等。

3.產後因素

胎兒出生正常,後因腦炎,顱腦損傷,腦血管意外,一氧化碳中毒引起腦組織缺氧,使神經細胞變形壞死。

以上原因均可引起廣泛的腦萎縮,腦內空洞形成,使腦皮下神經細胞數目減少,層次紊亂變性,膠質細胞增生,使相應肌群因失去了高級神經支配,而出現異常的肌張力和不隨意運動,還可有不程度的語言、感覺障礙,長期肌痙攣和肌力不平衡,可繼發肌肉攣縮和關節畸形。

二、中醫的病因病理

中醫認為先天因素由於父母體虛精血不足,或母孕疾病而致胎兒失養,使胎兒先天稟賦不足,出生後肝腎虧損,氣血虛衰,而成“五遲”“五軟”之類。

後天因素如分娩難產,缺氧,顱腦損傷,疾病纏綿均可引起小兒腦性癱瘓,如治療不當均可引起氣血、心腎功能受損而發病。“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通髓,通於腦,腦為髓海”,腎虛則腦髓失養,“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由此可見肝、脾、腎、之損均可引起此病。

【臨床表現】運動發育遲緩,姿態異常,不同程度痙攣、癱瘓,不隨意動作,智力均有不同程度障礙,嚴重者為癡呆。

【中醫辯證】常見症狀及表現特點。

1.氣虛血瘀麵色蒼白,體弱自汗,肌膚不仁或手足腫脹,筋脈攣急,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上下肢強製屈伸則疼痛,或有軀幹四肢刺痛,肌膚甲錯,舌下有瘀點,脈隱或澀結。

2.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可見節癱、偏癱或全身癱瘓,筋脈攣急,曲伸不利,煩急易怒,或多動穢語,智能低下,生長發育遲緩,舌質紅,脈弦。

3.脾胃虛弱四肢瘦弱,足痿不能站立,手不能舉,咀嚼乏力,涎出不禁,麵色萎黃,精神倦怠,少氣懶言,肌肉消瘦,舌淡脈弱。

【推拿治療】健腦補腎,強筋健骨。

將患兒抱坐,施術者用拇指按點百會,絡卻,後頂、項間的頂枕部位,每穴1分鍾。再按揉四神聰穴(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處)緊接著再用中指點揉風池、啞門、天柱、腦戶等枕部腦區,每穴壓1-2分鍾。然後捏按肩及上肢肌肉,使肌肉鬆馳,拿揉肩井穴,摳撥缺盆穴、極泉、曲池穴,每穴1分鍾。再掐揉內關、外關、總筋、合穀穴。最後,搖腕,搖肘,搖肩,活動上肢各關節及拔伸五指。然後囑患兒俯臥,沿脊柱方向,從至陽到命門的督脈諸穴順序點按,叩打,揉按脊柱旁開1寸半的足太陽膀胱經各俞穴,刺激腰骶神經叢,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重點搓揉腎俞穴、命門穴、腰陽關穴,以皮膚發熱為度。然後囑患兒仰臥,揉拿下肢,(1)點陽陵泉1-2分鍾,順序拿大腿外側肌群,(2)點委中穴1-2分鍾,順序拿揉大腿後部肌群直至跟腱,(3)點環跳穴1-2分鍾後,拿揉大腿內肌群,最後做旋搖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活動,反複7-8遍。此病恢複緩慢,應堅持按摩,每日一次,要按摩十日休息二日,隻要堅持推拿按摩治療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