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五官科病症推拿按摩法(2)(3 / 3)

2.胃經實火潰瘍疼痛如上,但兼見口渴飲冷、口臭口苦,多食善饑,胃中嘈雜,大便燥結,小便赤灼,舌質紅舌苔幹燥,脈數有力或洪大。

3.脾胃濕熱潰瘍表淺,表麵灰黃色,滲出物明顯,周圍水腫,胃和口腔不適,食後作脹,大便稀溏而惡臭,舌質稍紅,舌苔厚膩,脈滑數。

4.氣血兩虛潰瘍分散分布,數目少,表麵灰白色,周圍粘膜水腫色淡,疼痛,可見麵色無華,全身乏力,少食懶言,心悸,動則汗出,油岑不斷,便秘,舌質淡,舌苔白,脈沉或細澀。

【推拿治療】宜滋陰養血,清熱解毒。

囑患者取坐位,施術者站其身後,用大拇指按壓後頸部,肩部數次,重點按壓風池、風府、大椎、肩井一帶,有酸脹感,放射到深部為好,每穴1-3分鍾。然後,按揉承漿、水溝每穴1分鍾,有酸脹感放射到下頜部為好,同時按壓兩池合穀穴,每穴0.5-1分鍾。如舌痛,按壓尺澤穴;齒齦痛,按壓上關、下關穴;頭痛,按壓額中;消化不良按壓中脘、脾俞穴。持續每日一次,每10日為一療程。

【預防護理】

1.情誌方麵避免過度緊張和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暢。

2.起居生活要勞逸結合,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3.飲食方麵少食肥甘辛辣過燙過冷飲食,戒除酒煙刺激。

4.其它治療及時治療其它相關疾病。

5.病前後,病中要注意口腔衛生,要用淡鹽水漱口。

咽喉炎

本病包括急、慢性咽喉症。

【病因病理】

一、西醫的病因病理

多由於扁桃腺炎,鼻腔感染,煙酒過多,長期接觸有害氣體,粉塵等引起,或由於用嗓過多等引起。急性期治療不當反複發作可轉為慢性。咽喉炎引起咽喉部粘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形成顆粒狀隆起。

二、中醫的病因病理

中醫認為虛火上炎,上灼咽喉之竅,脈絡阻滯,咽竅紅腫,少瘰隆生,發為本病。或陰虛津枯,咽竅失養,肌膜幹萎如蠟紙,發為本病。

【臨床表現】

咽喉部幹澀疼痛,紅腫音啞,喉中生有異物感,幹咳痰少或伴有發熱頭痛、鼻塞口渴、全身不適、神疲乏力,偶爾有惡心、聲音嘶啞或吞咽時疼痛明顯。

【中醫辯證】常見症候及表現特點:

1.肺腎陰虛聲音嘶啞,時輕時重,低沉費力,幹咳痰少,咽喉幹癢不適,伴有腰膝酸軟,口渴咽幹,午後顴紅,舌紅少舌苔,脈細數等。

2.痰凝血瘀咽喉幹澀刺痛,咳痰不爽、痰粘難除,咽喉部暗紅腫脹,或咽側束突起呈索狀,或聲門關閉不全,而出現裂隙。伴有胸膜脹滿不舒,舌質暗或有瘀點,脈澀。

【推拿治療】治宜清熱利咽,活血化瘀。

囑患者取坐位。施術者坐於患者對麵偏右側方,用右手拇指與食、中二指相對,輕柔著力,拿推夾喉穴(係頸前喉結旁開1.5寸,自上而下的兩條線)自上而下往返拿推10-15分鍾。然後用一中指點揉天突、膻中穴各2分鍾。之後術者站於患者背部用拇指按揉後頸部、肩部,從啞門至大椎、風池至肩井兩條線反複按揉5-8分鍾。最後用雙拇指分別點按雙側曲池、合穀穴8次,每2日一次,6次為一療程。

【預防護理】

1.積極治療鄰近器官及全身性疾病,及時治療急性咽喉炎,防止遷延成慢性。

2.改善勞動環境,減少有害氣體的刺激。

3.避免過度用嗓。

4.禁進煙、酒及辛辣、油煎等刺激性食物。

牙痛

患牙疼痛,溫冷熱酸甜等刺激加重。

【病因病理】

牙痛原因較多,一般多因齲齒、牙髓炎、牙周炎等引起。中醫學認為牙痛有虛實之分,實症多由胃火引起,虛症多由腎虛所致。

【臨床表現】患牙疼痛、遇冷熱酸甜刺激加劇。由胃火引起,常伴有口臭,便秘。由腎虛引起的常伴有牙活動、神疲。上牙痛屬胃經疾病,下牙痛屬大腸經病症。

【推拿治療】

囑患者取坐位,施術者施用雙運太陽法(用雙手中指著力,在眉梢太陽穴處,向耳後推運30-50次,稱為運太陽法),再點揉風池、頰車穴,每穴0.5-1分鍾。然後上牙痛點按上關、合穀、足三裏穴,每穴1分鍾;下牙痛點按下關、溫溜穴。然後用手指在臉頰部做按揉法10-12次,堅持每日一次,每三日為一療程。

【預防護理】

1.積極治療原發病,消除各種炎症。

2.保持口腔衛生,飯後漱口,睡前刷牙。

3.減少冷、熱、酸、甜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