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藏傳佛教養生之道》(3)(2 / 3)

密宗的咒語共包括108種真言,一般都要以3或7或108的倍數來念誦。

密宗持咒的方法主要有10種,即:(1)蓮花念誦;(2)金剛念誦;(3)唇吻念誦;(4)光明念誦;(5)隨息念誦;(6)聲生念誦;(7)真實念誦;(8)心意念誦;(9)計數念誦;(10)三摩地念誦。

密宗的教徒在修長壽時,念的是“延壽咒“,修煉時,要與觀無量壽佛相配合。

3.結手印

身密為藏傳密宗“三密”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手印”,即手結印契。手印,簡單說來就是雙手所做的各種姿勢。多數手印的含義,皆按固定的規則組成,一般以左手表示禪定,右手表示“方便”(辦事)。又以右手五指從小指至大指依次表示菩薩道“十度”中的施、戒、忍、進、定五度,以左手小指至大指依次表示智、力、願、方便、慧五度。又五指從小指至大拇指,依次表示地、水、火、風、空“五大”。十指按十度、五大的關係組合,交叉、鉤曲、伸直,配合而為多種多樣的手印。密宗的手印數以千計,常見的有380餘種,每一種都有特別的涵義和作用。手印作為手勢語言,表示一定含義,可以輔助真言,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手印配合五大的組合法則,符合中醫經絡、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有助於氣血的交流、開合、抗衡,從而產生輔助入定或調動內氣的作用。對於修持有素者來說,手印作為一種表示一定意願,與自身經絡相應的發功信號,有助於內氣的發放及意念作用的成功。

身密的修持以手印為主。手印配合想像的意念,形成某一修法。有人提出:手印像天線,人體像收音機。這說明了人的手印可以溝通人體與大自然的關係。實際上,身密中的手印運用,涉及人體光學、電學、無線電學的奧秘,有待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來加以研究解釋。

藏傳佛教的養生修煉方法(2)

4.氣、脈、明點修持法

藏密功理認為,人的身體是由脈、氣(風)、明點組成的,脈、氣(風)、明點三者相互依存,脈如居宅,精如財寶,氣(風)心為主人。密宗三修持之一的脈、氣、明點的修習,就是一種引導意念依一定路線運行的入靜方法。

密宗通過修脈、氣(風)、明點,能使人體更好地從飲食中吸收營養物質——水穀之氣,從而得到“真氣”,或稱元氣或正氣。它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營養全身的組織、抵抗外邪侵襲、推動髒腑機能活動最重要的物質。故通過氣、脈、明點的修習,可使身體悅澤,麵色光輝,鬢毛潤澤,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氣力強健,百病皆除。還能使人體真氣充足,體內脈道或者血脈,甚至包括經絡、神經、內分泌係統通暢,具有養生延年之功效。

脈,是無上瑜珈所說身中氣血循環的通道,大致相當於中醫所說的經絡。藏密認為:人身共有7萬2000脈,其中重要者有120,尤其重要的有24,而對瑜珈修煉者來說,最重要的有左、中、右三脈。三脈中尤以中脈為最重要,此脈又稱“命脈”。一般認為中脈上端達頭頂“梵穴”(百會),向前彎下至兩眉之間,下端開口於“密處”(外生殖器口),而左脈和右脈就在中脈的兩旁,從左右兩鼻孔上行入腦分循中脈兩側下行,至臍下四指處與中脈會合。三脈於頂、喉、心、臍等處纏繞成結,稱“脈結”,是阻止氣入中脈而自控生命、心識的生理性障礙。

脈輪,則是無上瑜珈修煉時在身內觀想的重要部位,相當於道教所說的丹田。脈輪皆以中脈為軸心,向四周輻射出支脈,狀若車輪,故稱“輪”。在寧瑪派的《大圓滿禪定休息要門密記》中談到:“以依於身,身之根本為脈,脈中有氣與明點,是氣與明點依於脈,脈又依於身也。……頂上有大樂輪,形若傘,周具輪齒三十二(32條支脈);喉間有受用輪,若傘倒立,周具輪齒十六(16條支脈);心中有法身輪,亦若傘,周具輪齒八(8條支脈);臍中有化身輪,亦若傘倒立,周具輪齒六十四(64條支脈)明點。”

無上瑜珈將人身中生命能量的凝聚點及體液看做是明點。因此明點又被譯為“真精”、“真水”等。它主要分為:離戲明點、錯亂明點、物明點三類。離戲明點是精神精華,為最細風心之體。錯亂明點即一般人身中所具、由依無明所起的身心的活動所生,及修瑜珈時在身內所觀想的明點。而物明點則為有形質的水液,分淨濁兩種。淨者為飲食精華化成的精血津液,濁者為汗涕尿等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