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藏密養生祛病法(3)(1 / 3)

(3)葷食指蔥蒜,腥食指魚肉,蔬食為菜果,素食為隨緣。素食者不擇精粗、美惡、葷腥與蔬食也,口素而心亦素,見淨而意亦淨,是為食素。食為保養生命,則凡蔬菜中有礙於衛生者亦不應食。我見有食油灼粽子而喪其命者,故生冷硬膩四物皆當慎之。食葷可以助嗔心,食腥足以助淫欲,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肝腎傷及心髒而肺病矣。如是就違背了食的本意。

(4)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若終日煩惱,即使蔬食得營養,仍不免於夭病,此心素之可貴也。我人不獨應衛其身體,更應衛其生命。仁者必壽,慈心不殺,才是真素食,養成社會上一團雍和仁愛平等慈祥之氣,正是思想的改造,和平的建設。然數千年來,積習的深厚,不得不大刀闊斧地改革。在革創之時,去惡必須鬥爭,時代進入建設之期,為社會進化起見,素食之法亦重要的大建設之一,有力者應注意提倡,共同建設這個莊嚴燦爛的和平世界。

(5)食是一事,殺生又是一事,殺生是絕對不可的,但如完全禁絕殺生亦不易做到。要戒殺生,先須戒生。人因貪求而使之多生,是以多殺,能戒生即可少殺,此是根本戒。佛說五淨肉,為不見,不聞,不為我殺,已死肉,鳥獸食之殘餘,此名五淨肉。亦無非戒其心之殘暴,為避重就輕之法。然蒙藏西北等處,以環境關係,不能不肉食,但於殺之前,先以咒力加持,此亦不過防止自己的殺意,勿斷大悲心而已。中土食物豐富,即完全禁止殺生,亦無影響。然而禁屠一二日,即大起反應,此事誠難得圓滿解決,非有力製裁而加以善導,不能挽回於萬一也。

(6)食為五欲之一,五欲者,財、色、食、名、睡也。正貪某種欲時,執取其一,餘皆可棄。社會上欲無形製止貪欲,總以平衡為貴,巨富與過貧,皆可引之入惡。一為殘暴,一為貪鄙,惟有中等生活,有享受而不太過,亦易於滿足。如春秋二季之天氣中和,不過儉,亦不太奢,殺生等事自然減少。故欲美食須先饑,餓則粗糲亦甘美。可見並不是肉食蔬食問題,全是饑飽問題,應當平心靜氣地研究,善巧方便以導化之也。大凡富有之家,每不易得饑,饑主要從勞力中來。勞於工作則易饑,饑則葷腥蔬皆無所擇,而真素矣。

(7)蔬食而求精美,非素也。此當是喉以上的問題。但求適口,不計衛身。食時第一要饑而後食,且要多嚼唾沫,可助胃中消化。細嚼則汁液愈精,而血幹淨清潔,自然少病。故經風霜後不宜驟食,過勞不宜驟食,心亂時不宜急食,氣惱時不宜急食,臨睡時不宜多食、或多飲酒,不饑餓時不雜食,饑餓過度時切忌食得快,守此七條。必無胃病,病從口入,終身之累,其慎之也。

(8)凡腥食者,每易過食,明知已飽而不忍舍去異味,且必佐之以酒,酒以亂性而禍從口出,於身心兩無益也。

(9)惡成於習,習成於數,數數殺生見血,久成為習,而不覺習於殺人矣。故社會腐化易而文明難,墮落易而向上難。謀國者切勿謂其細故而忽之也。

(10)蔬食求其必精而豐,必有所嫌,非素也。總之,葷腥蔬之為口食法,素食為心食法,此食素之所以難也,皆不可以不辨。素食一道,其義廣矣。

①素有隨緣行素之意,一切順應環境,心無偏執,是為素。所謂素,富貴行乎富貴是也。

②素者隨各人地位立場而施,在家人與出家人不同行其素也。喇嘛之在西藏青海而肉食,來上海而蔬食,素也。供何物則食何物,勿強人所難,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