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藏密發聲養生法(7)(1 / 2)

七支坐調和後,心專注呼吸,默數呼吸次數。吸氣時,意想氣潔淨晶明,由鼻孔徐徐吸入,灌至臍腔。同時意想氣從臍腔前麵緩緩擴充外張。呼氣時,吐出混濁不淨之氣,腹壁慢慢回收。一呼一吸,一張一縮,意念與呼吸保持一致,並保持柔、緩、細、勻。

吸氣時,宜深而充實,呼氣時,宜緩而悠長。在呼吸的過程中,不應有絲毫滯塞和勉強,也不要有意地識屏氣過久。

禪功夫較高的修煉者,數息入定後,往往會自動轉入一吸、一停、一呼的自發止息狀態。

一般要求一千息為一座,即呼吸一千次。初學者不易做到,因此,可以21息或108息為一座。入靜較深,一分鍾隻能呼吸1~3次。所以如果要求練一座,呼吸108息,就要1小時左右,那就已相當好了。

2.觀息

兩眼張開,心依息而出入,隨息往來。自覺此息仿佛從84,000毛孔出入,遍住全身,猶如雲霧集散,通行無阻。靜寂定深,漸漸可觀見五氣(五大元素)之色,即:黃色(地)、白色(水)、紅色(火)、綠色(風)、藍色(空),而且遠近層次分明,不相雜亂。黃色地氣距鼻端最近,12指處,繼而白色水氣、紅色火氣、綠色風氣、藍色空氣。後者最遠,距鼻端約一米處。就像自身坐在五色氣環之中,十分舒適安詳。按佛教義理:人體是由五大元素組成,即地、水、火、風、空。骨頭、指甲、毛發是地大,液體(汗、尿、血液)為水大,體溫是火大,氣體(呼吸之氣)為風大,靈息是空大。

3.練功時間

每天隻要靜坐兩次或四次,累計一小時或兩小時,就可以了。時間宜選清晨、中午、傍晚、子夜。但每天至少保證早晚各一次。隨功深而逐漸增加時間和次數。

飯後不宜立即行動,以空腹時為佳。每次功畢,先想氣從全身毛孔放出,然後柔動(蠕動)一下身子,舒鬆兩臂,兩手搓熱,按摩麵、目、耳及腰身,後放開雙腿,緩緩起身。常行此功法能延年益壽。宗喀巴大師說:“曾無間斷,定能摧毀非時橫死。”就是能夠保健延年。他又說:“不知風瑜珈,或知而不修,彼為眾苦逼,生死可憐蟲。”可謂語重心長。

調息法——九節風

九節風是藏密諸法門入定的時候,都要訓練的重要方法。九節風從行氣的角度來看,是通過呼吸打通人體中脈和兩條側脈,但主要的作用還是訓練修煉者精神專一。當你在訓練的時候,隻想氣進來氣出去,想氣的顏色由白變黑,這樣修煉者精神就專一了。當然由於氣必須按規定脈道通行,有明顯的物理作用。從境界來說,由於精神專注於宇宙白光流灌體內,慢慢會產生與宇宙氣流同軌的感覺,體察宇宙脈搏,會有與宇宙相應感。

下麵詳細介紹九節風修煉的步驟和要求:

1.入座

(1)後座微高(後座高兩寸許,氣易平定);

(2)金剛跏趺座(全跏、半跏均可);

(3)手結定印(二手仰至腿上,以右壓左,二大指相拄);

(4)兩肩平正;

(5)調息和平;

(6)兩目視鼻;

(7)舌頂上齶。

2.觀想

坐定後,觀想自身通體透明,淨如玻璃,身中有三脈管,直立並行,曆曆如見,皆起自臍下三寸許。其中脈上大下小,直通腦頂,狀如喇叭。左右二脈與中脈並行至頂,並折而向前,達於鼻孔。觀已,閉口。

3.動作

(1)以左手無名指按左鼻孔,以右鼻孔吸氣,觀光(自覺白色)自右鼻孔入。待氣吸足,以右無名指按右鼻孔,觀此光氣循右脈降至臍下三寸總彙處,進入左脈,上升至左鼻孔。凡心身中一切業障病魔,無明煩惱,皆化為黑氣,隨以俱出,即放左無名指,使氣徐徐呼出。再如前從右吸白光,由左出黑氣,如此三次。

(2)以右無名指按右鼻孔,使白光自左鼻孔吸入,貫入右脈,自右鼻孔呼出黑氣。如此三次。

(3)以兩鼻孔同吸白光,氣自左右脈入,至臍下合成為一氣,共入中脈,上升到腦頂,無路可出,然後折回至臍下會陰,再分二路,由左右脈上升,自兩鼻孔放出黑氣。如此三次。

如上共行九次,故稱之為九節風。此法利用呼吸以承載宇宙能量,滌除罪障,其法殊勝無比。

行此法時,觀大宇宙能量呈白光狀,自鼻孔入我全身,使身中經脈斷者得續,壅者得通,痰唾膿血,洗滌淨盡,化為黑煙,隨之而出,散於空中。

行此法後再觀想自身透明如鏡,內外通明,並觀自身八門,即頂、耳、鼻、口、臍、大便處、小便處等,均以白光閉之。

4.觀想並默念

嗡——頭頂白光;

阿——喉際紅光;

吽——胸中藍光。

5.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