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這個冬天,不冷 (1 / 1)

她住在閣樓裏,每天晚上都可以看著星辰搖搖欲墜,她知道,墜落的不是漫天的光亮,而是存在大腦裏自始至終的美好幻想。冬天尾隨著落葉莊重地到來,舉手投足間坦露凜冽的氣息。

她躺在床上,看著太陽把暖色塗抹在天空,七十五歲的年紀,有時候得承認,生活隻是一種慣性。

外麵有貓的叫聲,她聽著,有多久沒看見貓了呢,早些年的時候,比如在天真爛漫的十五歲,她曾打開家門,從廚房拿出食物喂養一隻流浪貓,不過它吃飽便跑開了,也再沒有出現過。她知道貓是流浪的動物,在那之後又幾年呢,是五年吧,她收養了三十幾隻流浪貓,它們的眼睛滿是流光溢彩,波瀾壯闊跌跌撞撞在她心裏,她沒有理由也無法抗拒那樣的光。說成善良又不盡然,總歸是覺得,這個世界,必須有什麼是對的,需要人們去做,去改變,然後無愧於生命。

想起貓她便開始懷念,是啊,在那之後她遇見了她的愛人,哪怕眼下他早已離開,興許化作一隻白鴿每天站在她的屋簷下呢。她遇見他,給他最好的年華與愛,可是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他出了車禍,她還沒為他生下一個孩子。不過沒關係,她沒有再嫁,想起來她還是有過孩子的,她收養了六個孩子,他們眼下也過的很好,經常看她,可她覺得畢竟自己不是孩子們的親生父母,就不該在年老體衰的年月去打擾他們的生活。

所以人生也沒有缺陷的吧,她有朋友,隔壁的李老頭無依無靠,她總是習慣性地給他做飯,或者帶著他去醫院檢查身體,因為老了就要接受身體很多零件不再靈活的現實了。李老頭一次生病,是她在床邊照顧了一個月,一來自己平日裏沒有事要做,二來也算是陪陪這個老鄰居,他們總歸一起邁入年老的大門,不管彼此可以走多久的路,可終究是有一個人陪你一起麵對歲月的恐慌。

她聽著樓下的聲音,是那個留學的孩子回來了吧,是的,隻有他的步伐總是透露著不安,離家的孩子多半是孤獨的,時常她會給他講故事,講自己的年代,那孩子有時聽不大懂,但也認真聽著,畢竟一個年代若是流逝,便不可追回。她把自己最愛的書都給他,因為眼睛也不容許她閱讀了,她還把從前做的棉拖鞋送給他,畢竟冬天總是囂張飛揚跋扈。

樓下那孩子總擔心她,問她有沒有想過自己離開的那一天,她聽著不懊惱,她說沒有打算,就順其自然,東西就全部捐出去吧,或者給老李頭,身體嗎,估計器官也不大有能用的了,那就捐給哪個醫院解剖用了吧,靈魂是自由的,軀體總是不夠豁達,所以無用,給靈魂一個安居之所便足矣。

她想起自己曾經問過那孩子,他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孩子想了很久,她說是不是成績,生活品質,金錢,以及愛,或者性。那孩子拘謹地看著她,似乎不願承認那便是自己的答案。她閉上眼睛,皺紋翕動著,“人啊,生著求繁華,死後圖安穩,披著金縷衣,在地下也尊貴。可終究不過一抔塵土,紛飛不過一陣沙。”她記著自己最後也沒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上午的陽光剛剛好,她躺在床上,仿佛人生就是那一縷縷的欣欣向榮的光。她閉著眼睛,聽著貓叫聲,或者人流湧動的聲音,那是生命。

她養過的貓咪一定還好吧,丈夫也在另一個人生幸福著,收養的孩子們生活必然是殷實的,老李頭雖窮苦可不是還有老友陪伴,樓下的孩子也總會揚眉吐氣的。自己這些年無怨無悔的付出也值得了。歲月一幀幀的閃過,流淌起來,不夠波瀾,不可歌可泣,可總歸坦然。

她覺得,冬天來了,可這個世界,不冷。

她想起很久之前對樓下孩子說過的話了。

“生命無休無止,逆流而上,迎刃而解的是生活。靈魂披著善良的外衣,手裏握著幹幹淨淨的感恩之心,感謝生命,給你生而為人的機會,而你要做的,隻是微笑著,迎接下一個永恒之身。”

第三章 背對著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