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流言(2 / 2)

她不待見李氏,也不要她來請安立什麼規矩,彼此能不見就不見。況且因為捐官的事,孟夫人對孟君威更是看不順眼,私下裏琢磨著就是李氏攛掇的,一想著她過門幾年,都沒能生出孩子來,也不知道是解恨還是泄憤。

如今她有昭郎纏著,就更不愛管李氏去哪,又去做什麼了。

三天後,李氏興衝衝的回來,特地來看望昭郎,還拿了一塊玉質上乘的觀音像,道:“多謝母親體諒,媳婦才有機會給菩薩上炷香,媳婦還給昭郎請了一尊開過光的觀音像,也好保昭郎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孟夫人瞥了一眼,示意茉莉收下,不冷不熱的道:“難為你有心。”

李氏並不以為忤,道:“媳婦知道,昭郎是爹娘的心頭肉,是爹娘的命根子,我這個做嬸嬸的,也是疼在心頭,自是巴望他什麼都好,將來也好給孟家添光加彩,不過是個好意頭,又不值當什麼……”

孟夫人倒是凡下納罕,想到昭郎滿月時,蘇岑曾到李氏屋裏坐過,心下便也了然。蘇岑倒是個有心的,想來是把昭郎放在府裏,終究還是不放心,李氏過門,一直沒有孩子,看見闔府都對昭郎愛若珍寶,難免不妒嫉,萬一這李氏生出點邪惡心思,做些手腳,自己萬一照料不過來,昭郎難免吃虧。

與她示好,先把她籠絡住了,雖不至於讓她也真心實意的對昭郎好,但起碼不起什麼壞心思也是好的。

想到這,孟夫人也就稍微的平複了下厭倦的神色,道:“我知道你們也著急,可子嗣的事,不是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也要看天意,看運道,好在你們還年輕,別著急……”

難得她肯說這樣安撫的話,李氏也就心頭一鬆,站起身道:“娘教訓的是,媳婦一直是寢食難安的,這次去了紅螺寺,倒是遇見一位大師,媳婦求了一簽,是上上簽……”

從孟夫人的院子裏出來,李氏的貼身丫環蕙兒四顧無,這才輕聲道:“奶奶您累了吧?這才回府就來給太太請安,又說了這半天話,卻是連口熱茶都沒喝著,奴婢瞧著,您給小少爺求的觀音像,隻怕未必入得了太太的眼。”

李氏瞟了她一眼,道:“入不入她的眼,我是不在乎的,隻要能入得了該入眼的人就成了。”

蕙兒笑道:“奴婢愚鈍,還請奶奶明示,雖說大奶奶三番示好,可是奴婢瞧著,小少爺既抱到了盛鼎居,隻怕再抱回去可就難了。”

李氏微微一笑,道:“那可未必,別瞧著太太現在心肝寶貝一樣的疼,那是她自欺欺人,隻當這昭郎是她的嫡親孫子。”

蕙兒就是一怔,囁喏著道:“二奶奶,您這話可不是說著頑的……”血統混淆,那可是天大的家醜,哪怕隻是聽到一星半點的傳言,若是被老爺夫人知曉,那也絕對不會輕饒的。

李氏微微翹起唇角,低聲道:“你害怕個什麼勁兒?又不是你做賊偷人養漢子,就是掉腦袋,也輪不到你。”

蕙兒更是嚇的臉都白了。

李氏瞧不上她這份上不得台麵的樣子,道:“不信你去問問,太太身邊的人都知道的門兒清,誰不知道那蘇氏從邊關突然就消失了,後來卻是悄沒兒聲的就回了京城,那會就已經大了肚子。大爺說那孩子是他的,誰來做證?她失蹤的這幾個月,人又在哪兒?”

蕙兒也不是一點都不知道,便道:“奴婢倒也聽說過,不是說大奶奶被錦國的小王爺擄到了錦國嗎?”

話才說完,連蕙兒都覺得心驚肉跳了。

就聽李氏道:“那就更說的通了,歐陽軒跟大爺可是死敵,大奶奶落到他手裏,他能好吃好喝的供著?又是那麼個誰看了都心動的美人兒,歐陽軒能忍得住才怪。況且他在京城,就跟大爺交惡,聽說是為了一個青樓的姐兒……從錦國回來,又懷了孩子,這不清不白的,誰知道。那孩子到底是誰的,恐怕要屬這位小王爺知道的最清楚了。”

蕙兒見李氏這般篤定,一時也不敢再辯。

李氏又笑道:“你跟在我身邊最久,一向是最穩重的性子,可也別太老實了,也多出去逛逛,多相交幾個知近的姐妹,到時你在這府裏做事好做,也能成為我的助益不是?”

蕙兒眨了眨眼,點頭道:“奴婢省得的。”

沒幾天,府裏就傳起了流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