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西方人認為這不是中國人造的,認為是外星人造的。在青銅器的造型上,青銅藝術家有著自覺的美學追求,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從陶器時代開始,造型藝術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樸實的美學原則和造型方法不斷積累和創新。今天的青銅器,如此豐富而精美。而且,這些對陶俑、石窟雕塑都產生了影響。
總體來說,青銅器造型結構嚴謹,這是因為,它不是純粹的藝術品,而是實用工具。不可能大膽的誇張變形,青銅藝人隻能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追求器型的美化和外在的裝飾。
青銅雕塑的造型還講究變化。同樣是圓鼎、方鼎,每一隻都有變化,表現在外部裝飾,器型樣式,如不同形狀的足、腹。圓鼎的“肚子”更是多樣,有的肚子鼓起來,有的肚子就比較直平,也有凹下去的。同一青銅器內不同的動物造型,使得青銅器變化無窮。
在同一件青銅雕塑中,經常和諧地搭配幾種圖案。幾何體加動物的器具就有很多。如婦好尊,上麵的兩隻一大一小、一靜一動的,對比鮮明。再如蓮鶴方壺,方壺體凝重,鏤空上爬的龍及輕盈欲飛的鶴,一輕一重、一靜一動、一剛一柔,體現出無所不在的和諧美。
所以,結構上的嚴謹比例、樣式上的豐富變化以及形體上的對比搭配,共同成就了青銅雕塑的造型美。
青銅雕塑對秦漢的陶俑、明清的陶瓷和家具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從青銅雕塑中產生的現實主義精神、青銅紋飾中產生的抽象與神秘,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心靈。尤其是青銅紋飾金文,對後世的書法、繪畫、工藝美術等,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聯合國總部大廈前,有一個巨大的青銅雕塑叫“鑄劍為犁”,自“二戰”結束已屹立了四十多個春秋。然而,現代化的世界裏,和平的鍾聲還沒有敲響,戰火和死亡仍然不時踐踏公理和正義。
法國的作家雨果曾經寫信給侵略中國的英法聯軍說,“政府有時候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沒人希望爆發戰爭,看到戰爭。人們渴望和平,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趣聞逸事
“四嬉銅人”又被稱作“四嬉銅娃”,是一件鑄銅雕塑藝術品。它高、寬均約2.5米,坐落在銅陵市義安南路與楊家山路交彙處的“金三角”地區的皖江小遊園內。這個小遊園三麵住宅環繞,臨街商店林立,造園藝術別具一格,以園低反襯四周群樓之高,突出了銅都風貌之一角。
而“四嬉銅人”雕塑就位於園中軸線的開端。它的造型是根據銅陵市出土的古代青銅文物“四嬉銅人”經過放大數十倍而成。遊人如果不注意觀看,看到的是由上下兩個光屁股的頑童在嬉戲打耍,但是遊人如果仔細觀看,它又“變”成了由上下左右四個小娃娃在相互打鬧。既有嬉戲玩耍的表情又有奮力拚搏取勝的精神,造型十分的別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