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三思而行VS魯莽草率(1)(3 / 3)

高力士一直是玄宗身邊最親近之人,官封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渤海郡公,權勢熏天,怎肯受此侮辱,隻因玄宗有旨,不便違慢,隻好忍氣吞聲,遵旨而行。

李白非常欣慰,遂草就答書,遣歸番使。

高力士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但李白正受玄宗所寵,他不好直接在玄宗麵前詆毀李白,繼而把進攻重心轉向楊貴妃。

一天,高力士與貴妃談及詩歌,勸貴妃廢除清平調。貴妃道:“太白清才,當代無二,奈何將他詩廢去?”高力士冷笑道:“他把趙飛燕比擬娘娘,試想趙飛燕當日,所為何事?乃敢援引比附,究是何意?”

貴妃立時變色。原來唐代婦女以豐滿為美,貴妃亦不例外,而漢代婦女自皇後趙飛燕始,以纖瘦為美,漢成帝生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走,還專為她建了一座七寶避風台。玄宗嚐戲語貴妃道:“似汝當便不畏風,任吹多少,也屬無妨。”貴妃知道玄宗有意譏嘲,未免介意。

高力士又說:“漢宮趙飛燕,出身歌女,後雖立為皇後,但終被貶庶人,李白將趙飛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賤了嗎?”

貴妃受高力士挑撥,認為李白做詩嘲諷自己體形偏胖,還暗示自己生活作風不好,不由地忌恨起李白來。

自此,貴妃入侍玄宗,屢說李白縱酒狂歌,失人臣禮。玄宗雖極愛李白,奈為貴妃所厭,也隻得與他疏遠,不複召入。

中國詩壇“雙子星座”之一的李白,沒有像蘇軾那樣,除了在文學方麵有很深的造詣之外,還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造福一方百姓,實在是很悲哀的事情。雖然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是卻沒有施展開來,多“才”自古空餘恨,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李白的性格因素。他太在意個人的麵子問題,還喜歡胡亂擺架子,這樣的人豈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呢?

一個人要想對國家、社會和人民有所作為,犧牲一點個人的小利益也是應該的,更何況,李白不讓高力士為他脫靴,他也沒失去什麼。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看不起別人,而去侮辱別人,這隻能顯示出自己氣量的狹小。更何況,小人得誌之後報複那些得罪過他的人,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也是屢見不鮮的,太白應該完全知道這些。所以,我們要防止跟這樣的得誌小人接觸,即使接觸了,也沒有必要去招惹他們。

抗戰時期,馮玉祥在重慶市郊的歌樂山居住,當地多為政界高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不敢擔任保長,馮玉祥自薦當了保長。他盡職盡責地幹著本職工作,深受居民好評。

一天,某部隊一連士兵在該地駐紮,連長找到保長後,想要借用民房與桌椅用具,因不滿意而大加責難。

馮玉祥穿一身標準的四川農民的裝束:身穿藍粗布褲褂,頭上纏一塊白布。他見連長發火,便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並說道:“長官,你受累了!這個地方住了很多當官的,差事確實難辦,臨時駐防,就委屈一下吧。”

連長聽後,大怒道:“你的膽子可不小啊,竟然來教訓我!”

馮玉祥微笑著答道:“不敢,我從前也當過兵,從不幹那種侵擾百姓的事。”

“你還幹過什麼?”連長問。

“幹過排長、連長,也幹過營長、團長。”

那位連長站起身,略顯客氣地問:“你還幹過什麼?”

馮玉祥依然麵帶微笑地說:“還幹過師長、軍長,總司令也幹過幾天。”

連長仔細端詳著眼前這個人,突然如夢初醒,雙腳一並,連忙敬禮道:“您是馮副委員長?部下有眼無珠,請副委員長處分!”

馮玉祥又向他深鞠一躬:“大人客氣了!在軍委會我是副委員長,在這裏我是保長,理應侍候大人。”

幾句話羞得這位連長無地自容,誠惶誠恐,匆匆而去。

這位連長的架子擺慣了,所以才會如此頤指氣使地使喚別人。如此行事,出現問題是遲早的事情,因此,沒有受到懲罰實在是他的萬幸,希望我們也能以此為戒,行事還是應該謹慎些好,不要為了擺架子而葬送了自己更多的利益,甚至自己的性命。

在我們身邊總有人喜歡擺架子,表現得比別人高人一等,周圍的人都成了他擺架子的對象。因此,他根本就沒有知心人可言。他一有機會就自吹自擂,炫耀自己,所以總是會傷害到別人,人緣又怎麼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