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三思而行VS魯莽草率(2)(3 / 3)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習慣於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但是又詞不達意、語無倫次、漏洞百出,讓人聽而生厭;還有的人喜歡誇大其詞,侃侃而談,說話不留餘地,沒有分寸。這樣都容易造成畫蛇添足的惡果。因此,我們在開口之前,應該先讓舌頭在嘴裏轉幾個圈。把多餘的廢話轉掉,準備一些簡單明了的話,一開口就往點子上說,千萬不要東拉西扯,不知所雲。

遇到有事情和別人交流,或有事情需要跟別人合作的時候,說話流利的人總能愉快地談成很多事情,使人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意圖。

有個人為了慶賀自己的四十歲生日,特別邀請了四個朋友來家中吃飯。三個人準時到達了。隻剩下一人不知為何遲遲沒有來。主人有些著急,不禁脫口說出:“急死人啦!該來的怎麼還沒來呢?”

在座的一位客人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對主人說:“你說該來的還沒來,意思就是我們是不該來的,那我告辭了,再見!”說完,就氣衝衝地走了。

一人沒來,另一人又氣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該走的卻走了。”

剩下的兩個客人,其中有一個生氣地說:“照你這麼講,該走的是我們啦!好,我走。”說完,掉頭就走了。

又把一個客人氣走了。主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

最後留下的這一個朋友交情較深,就勸主人說:“朋友都被你氣走了,你說話應該留意一下。”

這人很無奈地說:“他們全都誤會我了,我根本不是在說他們。”

這位朋友聽後,再也按捺不住了,臉色大變道:什麼!你不是說他們,那就是說我啦!莫明其妙,有什麼了不起。

說完,鐵青著臉也走了。

不會說話的人,不能完全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往往會使對方費神去聽,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一個會說話的人,總可以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也能夠把道理說得很清楚、動聽,使別人很樂意接受:有時候還可以立刻從問答中測定對方言語的意圖,並從對方的談話中得到啟示,增加自己對對方的了解,跟對方建立良好的友誼。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明說話要慎重。口語是有即時性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說錯了話,即使事後解釋,也難以完全挽回負麵影響。所以,說話能得到好處是很不容易的,若是想招致災禍,倒是唾手可得。因此明智的人對人一般是唯唯諾諾,不可以開口時便三緘其口。

既然秘密是自己的,那麼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對同事講。保住屬於自己的隱私沒有什麼壞處,如果講給別人,情況就不一樣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成為別人攻擊你的把柄,使人有口難辯。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別人在說話時機、場合上的失誤做些損人利己的事情。所以說,隻有恰到好處地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才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做到遊刃有餘,而且也不會給自己招致禍端。不然的話,一定會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達不到,就算遭冷遇、受申訴也是意料中的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可信,什麼話不可信,都要在心裏有個權衡。否則,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為其利用,後悔就來不及了。

把握時機,“平步”也能上“青雲”

元末農民起義中,群雄割據,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三方力量較為強大。他們都想吃掉對方,稱王稱霸,因而互相攻打。

1366年5月,朱元璋受到陳友諒和張士誠聯合對應天的兩麵夾攻。在雙方正進行一場血戰的險惡形勢下,江北形勢驟變。小明王韓林兒和劉福通派出的三支北伐軍,遭到元軍反擊而慘敗。小明王退兵安豐後,張士誠卻派大將呂珍圍攻安豐,情況十分危急。小明王多次派人向朱元璋求兵解圍。這天,朱元璋召開軍事會議,討論派兵解困問題,會上議論紛紛,眾將都反對派兵,連軍師劉基也堅決不同意。朱元璋這次力排眾議,陰險地對大家說:“我自有安排!”他毅然派兵去救安豐小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