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會議安排遊覽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早晨乘車離開賓館的時候,天空還是烏雲密布,可是出城不久,在汽車爬上一個山坡的時候。明媚的陽光一掃漫天的陰霾,灑下了萬道光輝。我的心也隨之豁然開朗,剛才的擔心也悄悄的跑到爪哇國去了。不到2個小時,我們已經來到了五女峰景區的入口處。舉目遠眺,隻見五女峰陡峭挺拔、奇麗秀美,恰似身披彩紗的五位窈窕淑女,亭亭玉立,遙相呼應,爭相媲美。還沒有上山,就已經有些欣欣然了。
我們拾階在樹叢和石壁間蛇行,一會兒就來到了一處寬敞處。一麵200多平方米的赭石色石壁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上麵豎行鐫刻著巨大的“洞天皓月”四個紅色大字,在題款下不遠處的石縫上有一棵幼小的楓樹格外搶眼,她紅葉黃葉相間,在陽光的照耀下清麗無比。順著石壁前行就來到了“一線天”景點。兩旁的奇石佳木紛紛映入眼簾,讓我們目不暇接。猛抬頭看見前方的山體顯出一條刀劈斧剁的縫隙,待走近一看,石壁之間是一條可以通行的山縫,被稱為一線天。此處的險峻自不待言,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十幾丈高的地方,一塊橢圓的隕石懸空鑲嵌石壁之間。隕石的表麵恰似一張慈祥的胖臉,笑盈盈的俯瞰腳下的芸芸眾生,不知道是欣賞人們健步遊覽,還是笑話那些頂禮膜拜的香客。我想這個看似搖搖欲墜,但是穩如泰山的懸佛,一定希望途徑這裏的人們玩的開心,並護佑著這一方土地風調雨順,人民安康。然而這些都隻能是一種美好的幻想,要創造幸福的生活,勤勞的耕耘和積極的進取,才是切實可行的唯一選擇。這樣想著的時候,不時抬頭望向懸佛,心中隱隱有一絲不安悄然襲上心頭,暗自想到,這塊石頭不會墜落吧。
揣著這些猜測和遐想,與同伴相繼走過山縫,和煦的陽光灑在身上,心情也立刻被陽光環繞,有種衝破世俗、豁然開朗的感覺。山縫中的陰森和外麵的溫暖,形成鮮明的對照,真的是兩個世界兩重天啊,一股怡然自得的愜意油然而生。這種情緒的變化,隻有身臨其境才會切實感受到。
穿過“一線天”,滿山紅葉映入眼簾,一叢叢的像火炬一樣,讓你立時振奮起來。山徑上落滿了秋葉,赤橙黃綠猶如一條錦繡大道,讓人產生一種不忍踏行的情懷。大家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一不小心破壞了這裏的靜謐和自然美景。“大道”的盡頭是一座小山丘,擋住了大家的去路,大家隻好手腳並用地抓著山上的樹根與石壁,奮力向上攀登。待到崖頂扶欄遠眺,但見群山起舞,層林盡染,好一幅壯麗的畫卷。山頂有幾塊巨石,恰似一個天然寶座。傳說是當年伏羲氏的寶座,是中華祖先的遺跡,傳說誰能坐上一坐會萬事如意。於是大家也紛紛登上寶座,想沾一點祖先的仙氣,祈求健康平安。我靜靜地站在山巔,任山風輕撫麵頰,吹皺衣衫。隨著山風起舞的樹葉發出不同的聲響,有的如鳥鳴,短促而嘹亮;有的像溪流,輕柔而平緩;有的似萬馬奔騰,雄渾有力。在這交響樂一樣的氛圍裏,我閉上雙眼,潛心聆聽這山的詠唱、樹的傾訴。回想自己的人生,雖然不那麼豐富多彩,不也是跌宕起伏嗎。大自然能夠任憑風吹雨打、電閃雷劈,依然故我的在這裏展現它們的風韻。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能從那無休止的生活桎梏中解脫出來呢?此時此刻,風兒吹去了我的煩惱,鳥兒銜走了我的憂愁。我的心異常的平和,也更加清靜。
沿原路下到石砬子下,沿著右側穿過一大片樹林向坡下走去,在樹陰和黑色樹杆的襯托下,再加上透露進來的縷縷陽光,楓葉顯得格外鮮豔美麗,雖然拍攝的光線不太好,我還是找到個好角度拍攝了幾張楓葉照片。幾分鍾後我們來到一條三米寬的水泥路上,道路平坦舒服。將近十分鍾後,我們來到“仙佛洞”的洞口。深92米的洞內,十分高闊,高和寬都在兩米以上,路麵也非常平整。相傳以前有一位法號叫致遠的和尚在此修煉。他懂得醫術,經常身背藥葫蘆雲遊四方,為山裏人治病解難。洞內供奉著如來佛、觀世音、山神爺、土地爺和關公等諸神象,遊人中不斷有人點燈上香,好不熱鬧。這個場麵讓我意識到,現在許多人思想空虛,不相信自己的創造力,反而去祈求仙佛的護佑。走出仙佛洞的另一個出口,又回到了“洞天皓月”景點。原來從洞天皓月處,左可沿著石壁進入一線天,右可穿洞轉到後山。
我們向下走了一段路來到“仙人台景區”路口。沿著青石鋪就的石階,在森林和巨石中穿行攀登,山路格外陡峭,隻差幾步,就人在人上了。體力差的開始落下來,形成了好幾個梯隊。終於在骨軟筋麻之際登上一段比較平坦的路段,不遠處一些人圍在一個山洞外麵圍觀。噢,我們來到了“藏心洞”。在一個天然山洞內,一塊心形石頭藏在其中,它長2.2米,最寬處1.5米,厚1.18米,石頭表麵和洞口周圍有明顯的大氣摩擦和劇烈燃燒的痕跡,傳說是女媧補天時所剩下的。不管是怎麼形成的景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它吸引了那麼多少男少女流連忘返,可能是那些美麗的傳說,讓他們也希望自己的戀人也能夠像神女和樵夫一樣忠於自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