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點撥
本文善用重疊式的形容詞,這些重疊式的形容詞強化了客觀形象,加強了語氣。
雨聲漸漸的住了,窗簾後隱隱的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雲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好似螢光千點,閃閃爍爍的動著。——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後,會有這麼一幅清美的圖畫!
加點的重疊式形容詞,強調了雨聲是如何停的,準確地描述了清光如何透進,螢光又是如何閃動的。寫作時,適時運用重疊式形容詞,我們的作文會更生動,更能打動人。
櫻花讚
作品導讀
櫻花,日本的國花,是日本人民的驕傲。到過日本的人,一定不會錯過春季賞櫻,離開日本之後,又免不了欣然提筆,詠誦櫻花之美。在此類題材的眾多作品中,冰心的《櫻花讚》以其獨特的視角,熱情地謳歌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成為當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櫻花讚》是冰心在新中國成立後創作的一係列國際題材散文的代表作。
20世紀60年代初,冰心作為和平友好使者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再次東渡日本,所到之處,時時感受到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摯的情誼,這一切令作家暖意盈懷,感慨萬千,於是深夜執筆,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櫻花讚歌。
原文回放
櫻花是日本的驕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櫻花;到了之後,首先要談到櫻花。你若是在夏秋之間到達的,日本朋友們會很惋惜地說:“你錯過了櫻花季節了!”你若是冬天到達的,他們會挽留你說:“多呆些日子,等看過櫻花再走吧!”總而言之,櫻花和“瑞雪靈峰”
的富士山一樣,成了日本的象征。
我看櫻花,往少裏說,也有幾十次了。在東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園看,千鳥淵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裏看,霧中看,月下看……日本到處都有櫻花,有的是幾百棵花樹擁在一起,有的是一兩棵花樹在路旁水邊悄然獨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裏!
我的日本朋友告訴我,櫻花一共有三百多種,最多的是山櫻、吉野櫻和八重櫻。山櫻和吉野櫻不像桃花那樣的白中透紅,也不像梨花那樣的白中透綠,它是蓮灰色的。
八重櫻就豐滿紅潤一些,近乎北京城裏春天的海棠。此外還有淺黃色的鬱金櫻,枝花低垂的枝垂櫻,“春分”時節最早開花的彼岸櫻,花瓣多到三百餘片的菊櫻……掩映重疊,爭妍鬥豔。清代詩人黃遵憲的櫻花歌中有:
……
墨江潑綠水微波
萬花掩映江之沱
傾城看花奈花何
人人同唱櫻花歌
……
花光照海影如潮
遊俠聚作萃淵藪
……
十日之遊舉國狂
歲歲歡虞朝複暮
……
這首歌寫盡了日本人春天看櫻花的舉國若狂的盛況。
“十日之遊”是短促的,連陰之後,春陽暴暖,櫻花就漫山遍地地開了起來,一陣風雨,就又迅速地凋謝了,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日本的文人因此寫出許多“人生短促”的淒涼感喟的詩歌,據說櫻花的特點也在“早開早落”上麵。
也許因為我是個中國人,對於櫻花的聯想,不是那麼灰黯。雖然我在一九四七年的春天,在東京的青山墓地第一次看櫻花的時候,墓地裏盡是些陰鬱的低頭掃墓的人;間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當我穿過圓穹似的蓮灰色的繁花覆蓋的甬道的時候,也曾使我起了一陣低沉的感覺。
今年春天我到日本,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我到處都看了櫻花,在東京,大阪,京都,箱根,鐮倉……但是四月十三日我在金澤蘿香山上所看到的櫻花,卻是我所看過的最璀璨、最莊嚴的華光四射的櫻花!
四月十二日,下著大雨,我們到離金澤市不遠的內灘漁村去訪問。路上偶然聽說明天是金澤市出租汽車公司工人罷工的日子。金澤市有十二家出租汽車公司,有汽車二百五十輛,雇用著幾百名的司機和工人。他們為了生活的壓迫,要求增加工資,已經進行過五次罷工了,還沒有達到目的,明天的罷工將是第六次。
那個下午,我們在大雨的海灘上和內灘農民的家裏,聽到了許多工農群眾為反對美軍侵占農田作打靶場奮起鬥爭終於勝利的種種可泣可歌的事跡。晚上又參加了一個情況熱烈的群眾歡迎大會,大家都興奮得睡不好覺,第二天早起,匆匆地整裝出發,我根本把今天汽車司機罷工的事情,忘在九霄雲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