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七言古詩《國頌》(1 / 1)

【詩文】

亡國衰民泱泱國,

至古以來戰火燎。

寸草無生荒無命,

掠取一地歸一居。

凶國暴民千夫指,.

無為民國命何來。

兩國交戰民受罪,

地動山搖民難安。

屈尊愛國投江河,

君子何曾畏懼過?

千亡萬死君無懼,

願死能歸國之懷。

那怕花草與江土,

君幸人生已有足。

落葉歸根終為樹,

生於國土亡歸土。

【注釋】

①〔亡國衰民泱泱國〕國家滅亡的逃民被宏大的國家追殺。衰民,體殘老弱的人民。泱泱國,即泱泱大國,指氣魄宏大的大國家。

②〔戰火燎〕戰爭不斷。

③〔居〕自己的家,這裏指自己的國家。

④〔千夫指〕即千夫所指,為眾人所指責。形容觸犯眾怒。

⑤〔地動山搖〕大地震動,高山搖晃;形容震動劇烈。這裏指戰爭激烈。

⑥〔屈尊〕即屈原(前340─前278),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人,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⑦〔千亡萬死君無懼〕千萬次死亡我都不害怕。千亡萬死,千萬次死亡,形容死得非常慘。君,我。

【譯文】

國家滅亡的逃民被宏大的國家追殺,至古以來戰爭不斷。土地一寸草沒有生,荒漠得沒有一點生命的存在,一個國家掠取了一個地方就作為自己的國土。凶惡的國家,殘暴的國民,為眾人所指責,不為人民和國家的生命從那裏來的。兩個國家交戰受罪的是人民,戰爭打來打去人民難以安定。屈原愛國投江河而死,品格高尚的人什麼時候害怕過?千萬次死亡我都不害怕,希望死了以後能埋在國家的土地裏。那怕是腐爛於花草和江水土地之中,我也幸運人生已經有個知足了。落葉歸根始終為大樹添肥,我出生於國家的土地也要死在國家的土地。

【題解】

這首詩寫作於2017年05月28日中午,一首愛國抒情詩。

“亡國衰民泱泱國”體現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悲慘。“寸草無生荒無命”體現了戰爭給社會帶來的殘酷。“無為民國命何來”體現了人們那種自私自利的思想。“兩國交戰民受罪,地動山搖民難安”體現了戰爭給人民百姓帶來的痛苦。一個反問句“屈尊愛國投江河,君子何曾畏懼過?”體現了詩人對屈原的尊敬愛戴,也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情。同時反問了畏懼的人不是一個真君子。“落葉歸根”這個成語用得妙,有力的表現了詩人無比的愛國之情。

後麵反複體現了詩人的愛國之情,有重點突出的作用。整一首詩哀國哀民,表達了巨大的愛國之情,運用了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更有力的表達出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