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民族英雄戚繼光(4)(1 / 3)

羅貫中敷演三國史

一場春雨灑落大地,殘留在空中的烏雲還遮蔽著偏西的太陽。羅貫中來到老師施耐庵的家門口,一眼便看見老師站在庭院裏,正對著那叢竹子出神。他躡手躡腳地走過來道:“老師如此聚精會神地觀賞竹子,其中必有深意在!”施耐庵轉過頭來一看,弟子羅貫中已站在他的跟前。他笑著對羅貫中說:“還是那樣頑皮,快進屋裏!”羅貫中道:“弟子就在外麵陪著老師觀竹,豈不別有一番情趣?”施耐庵捋了捋飄在胸前的胡須說:“我非常喜歡這叢竹子,它們美化了我的庭院。在教書、寫作之餘,我總要觀賞它們一番。”他又用手指著那些大大小小的竹子道:“貫中,你看,竹芽伸出頭,筍殼垂著手,嫩葉張開嘴,柔枝抬起腿,竹竿伸直腰,短促的竹節,挺拔有力。”羅貫中道:“這叢竹子在老師心目中美極了,他一定能啟發您的創作靈感!”他剛說完,一陣微風吹來,水珠從竹樹上滾落下來,滴滴嗒嗒地響成一片。施耐庵道:“聽到這種聲音,我就象聽到梁山好漢向敵營衝去的腳步聲!”他的話音未落,天空的雲彩飄散,夕陽照射下來,竹樹在地麵投下花花點點的影子。他接著說:“看到這竹影,我就象看到了梁山泊那深邃幽遠的樣態一般!”羅貫中道:“這叢竹子難得生長在老師的庭院裏,它們也好象不願夾在池邊岸旁的雜樹中間!”施耐庵仰天大笑道:“貫中的話總帶幾分幽默的色彩!”他止住笑聲,又非常認真地說:“我想,貫中無事不登門,此番來這裏,必有話要對老夫講!”羅貫中道:“今日來老師這裏,一來打聽一下老師創作《水滸傳》的情況,二來要告訴老師,我已開始動筆寫作長篇曆史小說《三國誌通俗演義》。”施耐庵聽了,高興地說:“我們到外邊去,邊走邊談!”

羅貫中攙扶著施耐庵走出白駒場。施耐庵道:“我們就到前麵那道低矮的山梁上轉一轉!”羅貫中半開玩笑地說:“老師走到哪裏,我就跟到哪裏!”路上,施耐庵首先問道:“有這樣一把古琴,它的原料為根植洞庭湖畔、傲立風雨之中的梓木,生長於龍門山巔、幾經生死考驗的桐樹,它又經技藝高超的工匠精心製作而成。你說,它的音質如何?”羅貫中答道:“優美。”施耐庵接著說:“老夫希望你製作出這樣的古琴。”羅貫中道;“老師是在暗暗要求我,深入開掘曆史題材,精心進行藝術加工,創作出一部足以流傳百世的長篇曆史小說。”施耐庵大笑道:“好個機靈鬼!”接著,他語重心長地說:“貫中啊!在我的成百上千的弟子中,唯有你和我一樣,在創作小說。”羅貫中道:“曆代的人們認為:凡是小說,均為淺薄瑣屑的言論,屬於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之類的東西。唐、宋、元以來,詩、詞、曲等作品大量湧現,寫小說的人卻很少。老師勇於向傳統觀念挑戰,銳意破除陳規陋習,埋頭創作長篇小說,其功績將超越前代英才。老師所寫的部分《水滸傳》手稿,我已拜讀多遍,我相信,老師一旦創作完《水滸傳》,它一經問世,必將震撼千百萬讀者的心。小說的價值,也就由此被人們真正發現。基於這種認識,我便一步一趨地跟在老師的後麵,創作長篇小說!”施耐庵再次大笑道:“貫中啊!你總是振振有詞!”

師徒二人翻上那道低矮的山梁,但見女蘿草披覆四野,它們有的爬到樹枝上,有的纏在別的植物上。在暮靄的籠罩下,它們那半綠半黃的皮膚更加引人注目。風吹過來,它們拳曲起身子,風吹過去,它們又伸直脊梁。施耐庵指著一片女蘿草道:“這種草最沒有個性,這一點也最不足以取法!一個有個性的人,隻有鳴鍾巨雷才能叩開他的心扉,隻有光風霽月才能比擬他的胸襟、懷抱。個性不鮮明的人,寫不出好作品!”羅貫中道:“我一定記住老師的教導,努力做一個有個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