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說書藝人柳敬亭(2)(2 / 3)

次日,天未曉,徐霞客偷偷地離開了陳家。天明,仲昭獨自告別陳函輝,返回故鄉。

10天之後,徐霞客突然來到陳家,對陳函輝道:“我已取小道,捫薜蘿,攀越三十裏龍湫,有宕在那裏,即傳說大雁留宿的地方。我又緣石磴向上攀登十幾裏,發現正德年間的白雲、雲外兩僧居住的圓形草屋尚在。又走了二十裏,抵達雁宕山巔,那裏罡風逼人,有麋鹿數百群,夜間環繞著我的住地。我在那裏住了三宿才下山。”陳函輝聽了,頓時目瞪口呆。

崇禎九年(1636年)九月的一天,陳函輝在庭院裏采摘著熟透的栗子,驛使送來徐霞客在旅途中寫來的信。陳函輝打開信一看,那上麵僅寫道:“問津西域,不知何時複返東土!”

原來,早在兩個月前,徐霞客待到仲昭從福建返回,便與哥哥握手言別,出門去了。

徐霞客首先抵達浙江、江西等地,重溫舊夢。其次漫步在湘江兩岸,揚帆於洞庭湖中。然後直撲南嶽衡山,曆覽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象,二十五溪。接著向蜀地進軍,北抵岷山,南過大渡河,穿越黎山、雅山、瓦屋山、曬經山。再挺入雲南境內,橫跨金沙江,南遊瀾滄江,北尋盤江。

一日,徐霞客正行走間,他突然想給好友陳函輝再寫一封信。於是,蹲下身子,掏出紙筆,將自己一路的種種驚險經曆寫了進去,接著,他告訴陳函輝:“長江的上源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黃河之水也不是從天上來。黃河發源於昆侖山之北,長江發源於昆侖山之南,有五省的水流流入黃河,有十一省的水流流入長江。長江的流量是黃河的幾倍……”

崇禎十二年(1639年)九月,風急霜繁。徐霞客長嘯一聲,走進滇南。次日,他雙足劇烈疼痛,行走極為困難。次年正月,麗江太守派人駕駛車輛,護送徐霞客東歸。至楚江,徐霞客不能站立起來,黃岡縣令派人將他抬上船隻。六月,徐霞客終於回到了座落在長江南岸的故鄉。

徐霞客再也不能將客人引進室內。每日,唯將從各地搜羅到的怪石放置榻前,摩挲相對。崇禎十四年(1641年)冬,他懷著未能踏遍祖國山山水水的遺憾,離開人世。

他死後,季會明等人將他生前遊曆、考察名山大川記述精詳,文筆生動的日記整理成了富有地理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的《徐霞客遊記》。

幕僚中的改革家——魏源

魏源,字默深。清代經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傑出的愛國主義思想家。在經濟思想上也有建樹,著作有《海國圖誌》。

魏源1794年生於湖南邵陽,這裏山青水秀,風景秀麗,魏源在這種秀麗的環境中長大。美麗的大自然,使他自幼形成豁達開朗、寧靜深邃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