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林則徐廣東禁煙(2)(3 / 3)

這次叛亂被平息以後,蒙占地區逐漸安定下來。

清朝的始祖努爾哈赤

後金的創始人姓愛新覺羅,名叫努爾哈赤,滿族人。他統一了女真各個部落,發展了經濟和文化,為清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女真是當時的一個少數民族,就是後來的滿族。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後金國是它的前身。

努爾哈赤幼年喪母,繼母對他很不好,因此,15歲時他就帶著弟弟出外謀生。他經曆了明朝末年的幾次戰亂,決心要重新振興女真。努爾哈赤勤奮好學,結交了一些漢族知識分子,深受中原文化思想的影響。努爾哈赤早年的身世和閱曆,培養和鍛煉了他堅韌的意誌和開闊的胸懷,使他成為“多智習兵”的出色人才。從政治和軍事才能而論,他都遠遠超過與他同時的其他女真各部首領。憑著他的英勇、用兵的智謀以及對人對事豁達大度的胸懷,努爾哈赤花費了五年多的時間統一了女真各部。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地域不斷擴大。人口日漸增多,這使他迫切感到需要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統治機構和管理製度,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權勢。努爾哈赤先後采取了一係列的政權建設措施:使用鐵器,發展農業;在蒙古字的基礎上創製了滿文,使女真人的文化水平迅速地提高了;他又興築城池,設官理政等。其間,努爾哈赤有了第一座都城——赫圖阿拉城。這是他管轄區內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女真人的生產發展了,軍事力量也增強了,原來的組織形式就不適用了。努爾哈赤把人重新編排起來,每7500人算一旗,分別用一種顏色的旗子作為標誌。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後來的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合起來共稱八旗。努爾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統帥。遇到大事,他就召集八旗首領,共同商討,做出決定。八旗製度既是一個紀律嚴格的軍事組織,又是行政和生產組織。它執行上級的命令,又組織生產,辦理相互之間的糾紛和家庭婚喪等事情。後來,八旗越發展越大,女真人都分別屬於八旗,對於後來的滿族人統治全國起了很大作用。

1616年正月,努爾哈赤創立“大金”(曆史上稱“後金”)政權,定都赫圖阿拉城,從此成為與明王朝中央政府相對抗的地方割據政權。該年,努爾哈赤58歲。

建立後金政權後,努爾哈赤把戰略重點從原來統一女真各部轉移到反抗明朝統治者的民族壓迫上來。他宣布了女真對明朝統治者“起釁邊陲、無理扣留使臣、無端辱罵”等“七大恨”,誓師發兵征討明。這“七大恨”順應了滿族人民反抗民族壓迫的趨勢,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擁護。

努爾哈赤派人刺探明軍的作戰計劃,采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粉碎了明軍的四路進攻,消滅敵軍十餘萬人,取得了著名的薩爾滸之役的勝利,充分顯示了努爾哈赤的軍事才能。

薩爾滸大戰之後,努爾哈赤又打了好幾次勝仗,占領了東北大片地方。後來,他把後金都城遷到沈陽(現在遼寧省),改稱盛京。

1626年,努爾哈赤在與明朝名將袁崇煥的作戰中受了重傷,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皇太極當了大汗,後來稱帝,建立了清朝,努爾哈赤被皇太極追尊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是我國的一位少數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創立的後金政權,為中國的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清朝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鄭成功收複台灣

鄭成功,字明儼,號大木,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東北)人。他是抗擊清朝軍隊、驅逐荷蘭殖民軍、收複我台灣領土的偉大民族英雄。

1624年,鄭成功出生於日本。他自幼聰明好學,勤奮讀書,苦練武藝,後來,又研習兵法,關心天下興亡大事,立誌盡全力報效祖國。1644年,清軍入關,占領了北京城,鄭成功也隨父親鄭芝龍到南京讀書。他對在揚州保衛戰中壯烈犧牲的明朝將領史可法非常欽佩。南京的這段生活,激發了他的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