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頑強篇——人生有一種美麗叫堅強(1)(2 / 3)

雷慶瑤:無臂姑娘演繹人間奇跡

佚名

雷慶瑤,四川省樂山市夾江人。因成功出演電影《隱形的翅膀》,獲2007年華表獎優秀兒童女演員獎。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雷慶瑤出生於1989年,從小就膽子大、活潑好動。3歲那年,她與幾個小夥伴在野外放風箏,突然,一隻風箏被風刮落到附近的方形高台子上,台子的周圍還有鐵的圍欄。幾個男孩想爬進圍欄取出風箏,先後失敗了,而年齡最小的她卻三下兩下敏捷地爬進圍欄、攀上高台,就在她在小朋友的歡呼聲中把雙手伸向風箏時,突然被一股強力推下高台,隨即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醒過來之後,三歲的雷慶瑤發現自己是在醫院裏,爸爸媽媽守在自己的身邊。還有一些親戚朋友。他們都用一種特別的目光看著自己。後來媽媽告訴她,她出事之後,從來沒有掉過淚的爸爸哭了一夜,而且一夜之間耳鬢全白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可以想象堅強的父親悲傷到了什麼程度,媽媽也是整天以淚洗麵。但爸爸和媽媽當著女兒從來不悲傷,也沒有說半句埋怨女兒的話。而且,當時醫生已經給他們下了病危通知書,說雷慶瑤已經活不了多久了。

因為已經沒有治療的希望,爸爸媽媽就把小慶瑤抱回了家,在家中精心照料女兒,女兒有什麼願望就盡量滿足她,想吃什麼立馬就買來,想幹什麼立馬就幫她實現。小慶瑤整天躺在床上,那時她的雙手雙臂還在,但是神經全部壞死了,沒有知覺,也不能動,吃東西由爸爸媽媽喂,幹什麼也是由爸爸媽媽照顧。就這樣,慢慢地一個月過去了,在父母的精心嗬護下,小慶瑤的身體居然奇跡般地逐步恢複了,但她的雙手、雙臂卻慢慢地脫落了,一塊一塊地壞死、爛掉、脫落,直到肩頭才止住。就這樣,小慶瑤成了一條沒有雙臂的美人魚。這個過程,對於父母來說是非常殘酷的,眼看著女兒的雙手雙臂一節節地脫落,他們特別特別難受,心在流血。然而,令他們欣慰的是,小慶瑤居然沒有喊一聲疼、叫一聲苦。既然女兒這樣堅強,做父母的更不會在女兒麵前流露出哪怕一點點的難過。

一家人從容地麵對了這個令人難以接受的蛻變過程。

對於雷慶瑤來說,父母生了她不止一次,把被醫生判了死刑的她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之後,父母親又開始思考如何讓她麵對人生。第一步,他們鼓勵女兒自己站起來。

站立對於一般的孩子也許是件容易的事,但對沒有雙臂的小慶瑤卻非常之難。她隻能在床上、地上打滾,一次次的失敗,摔得鼻青臉腫、渾身是土,卻無法讓自己的上身脫離地球的吸引力。而每當她痛苦地“折磨”著自己時,一向對她嗬護有加的父母卻像兩塊石頭一樣,冷冰冰地袖手旁觀,除了鼓勵她繼續努力之外,父母絕不來扶她一把。父母告訴她,雖然他們願意照顧她一輩子,但是,她的人生還是要靠自己。“如果你連站都做不到,今後還能做什麼呢?”

起初,她恨過父母。後來,她懂了。是啊,如果自己每天都讓父母抱起來,那麼,以後怎麼辦?難道自己這一生都要躺在父母的懷裏嗎?

她咬牙堅持著。當父母看到她痛苦的樣子,忍不住想托她一把時,她卻用堅毅地眼神去製止。

有時候,父母也會按住她的腿,協助她練習仰臥起坐,因為隻有腹部的肌肉有足夠的力量,人才能不靠雙臂的幫助而站起來。

終於,小慶瑤能夠站起來,能夠自己從床上下到地麵了。因為沒有雙臂,她走路搖搖晃晃,找不到平衡,而且經常摔跤,摔得鼻青臉腫的,如果摔倒硬地麵上,甚至會流血。而這時,媽媽無論多麼心疼女兒,卻仍然“狠心地”命令女兒自己站起來。媽媽說,如果我扶起你一次,你可能永遠也站不起來了。

站起來、會走路之後,小慶瑤的天地驟然大了許多。她可以與小朋友們一塊在村裏村外玩兒,盡管時不時地跌個跟頭,引得小夥伴們哈哈大笑。

日子飛快地過去了,小夥伴們一個個背起書包進了學校,小慶瑤也想上學,可是父母卻像是根本沒有發現她的心思。

這天,她終於忍不住對父母說:我也要上學。可是父母卻都說:你不能去,因為你沒有辦法寫字。

小慶瑤愣了。是呀,自己沒有雙手,怎麼寫字呢?

小夥伴們上學後,小慶瑤發現自己陷入了孤立之中。如果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她幾乎完全沒有心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拿什麼、吃什麼、甚至喝水。她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是與別人不一樣的。

她開始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對人生失去了興趣。

當發現了女兒心理的變化後,父母對她說,雖然你現在和別人不一樣,但是你也要振作起來,我們不能永遠這樣照顧你。將來我們肯定會離你而去的,如果我們都不再了,以後,你怎麼辦?

父母讓她慢慢想辦法去解開心中的“扣”。於是,小慶瑤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學著寫字。沒有手,還有嘴,她試著用嘴咬著筆寫字。練了幾天,小慶瑤累得牙疼,口水流下來,弄得紙很髒,而且距離太近,對眼睛也不好。然後就改用腳來寫字。用腳比用嘴更難,一開始,腳根本不聽她的指揮,光是夾住筆就練習了許多天。母親在地上鋪滿了紙,把筆斜放到牆角上,讓女兒用腳去夾。腳一碰,筆就跑掉了。看到女兒實在夾不起來,母親就握著筆,把女兒的腳趾掰開,把筆放在女兒的腳趾裏,握住女兒的腳,讓女兒體會寫字的感覺。就這樣寫、寫、寫,冬天,小慶瑤的腳裂了,生了凍瘡,很疼,沒法寫字。媽媽就每天給燒一盆水為女兒燙腳,燙完了接著練。

在父母的鼓勵和照顧下,小慶瑤終於學會了用腳寫字。能夠寫字後,小慶瑤期望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去學校讀書。

為了讓她能上學,爸媽對學校說了無數的好話,學校才答應讓慶瑤去試一試。爸爸把家裏的一張小方桌的腿鋸短,背著小方桌送慶瑤到學校,因為隻有在矮的桌子上慶瑤才能用腳寫字。但是,在學校裏,困難還有很多。比如上廁所,小慶瑤自己做不到,就憋到中午回家。慶幸地是,她的家離學校很近,十分鍾就回來了。

當她能在課堂上做筆記、能完成作業時,她感到特別的自豪。

如果說,能自己站起來是雷慶瑤重生後的第一步,那麼,學會用腳寫字進入學校則為她今後的騰飛插上了翅膀。人的進取之心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正是永不滿足的進取心使一個人能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超越前人。小慶瑤入學之後,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學騎自行車,學會之後騎著自行車上學,特別風光。她非常眼紅,就向父母提出學騎自行車,她的理由是,她很快就要到另一個學校去讀書了,那個學校遠,父母親不可能再接送她。

然而這一次,父母親沒有支持她,相反卻製止她,他們覺得這太危險,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好強的慶瑤卻示威似地對爸媽說:我一定要學會給你們看!

認準了的事,小慶瑤是不會回頭的。她把自行車用肩頭扛起來,倚在小樹上,自己跨上去。一次次摔下來,再跨上去……

幾天後,她終於能騎了,隻不過一會兒撞到樹上、一會掉到溝裏,摔得滿頭都是疙瘩。小慶瑤每次回家爸媽都特別心疼,說你不要學了,你肯定學不會的,人家鄰居家的小孩都還沒學會呢!又過了三天,小慶瑤高高興興地告訴父母:我學會騎自行車了!父母瞪大眼睛,都不相信。小慶瑤就讓他們觀摩。

看到沒有雙臂的女兒騎著自行車飛跑,父母親非常吃驚,當然,更多的是驚喜和感動。

在此之前,雷慶瑤曾練習過一陣短跑和跳遠,但是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後來教練建議她練習遊泳。和學自行車一樣,小慶瑤學遊泳也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但是雷慶瑤鐵了心,暑假裏就報名參加了遊泳訓練。其實雷慶瑤從小就怕水,至少有三次,她掉進水裏,差點淹死。如果不是教練像父母一樣,逼她學遊泳,恐怕她到現在見了水還害怕。

遊泳訓練的第一天,小慶瑤換好遊泳衣後,在水池邊躊躇著。畢竟她從內心裏是害怕水的。冷不防,教練一腳就把小慶瑤踹下去了。她本能地撲騰著,喝了幾口水。教練看她實在上不來,才拉她上岸,然後對她說:水就是這麼回事,你自己練吧,如果三天後還不會簡單遊泳動作,後果你自己明白。

其實不用教練“激將”,雷慶瑤早就憋著一口氣要學會遊泳。她定定神,走到水中,從淺水區開始,一點點尋找感覺,漸漸能飄起來了。按照教練說的動作,居然可以前進了!啊!這就是遊泳!不到三天,她就能在水中遊泳了,盡管姿勢很不規範。

她的體會很簡單:隻要你放鬆,就能在水中浮起來。

目前,雷慶瑤的遊泳成績是同級別的全國第四名。

當馮振誌導演通過各種渠道招募演員的時候,得到消息的雷慶瑤沒多想就自願報了名,原因很簡單:反映殘疾人生活題材的電影並不多。

雖然說感同身受,但對於第一次演戲的雷慶瑤來說,拍攝的過程依然困難重重,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麵就是要學會嫻熟的遊泳技術,因為沒有手,在遊泳池的每次轉身,雷慶瑤隻能用頭去生撞牆麵完成,而每次做完這個動作,她的頭、頸椎就要疼上半個月,但她從不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