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美國地方法院以拒絕服兵役的罪名,吊銷了阿裏在全美各州的拳擊執照,並沒收了他的護照。從此以後,拳王阿裏賦閑在家。
在強大的壓力麵前,阿裏並沒有屈服。他經常出現在各種集會,甚至電視節目當中,進行反戰宣傳。同時,他也沒有放棄訓練。終於,阿裏在1970年重出江湖,續寫了拳王的神話。
阿裏由於兩年多沒有參加正式比賽,加上年齡和體重的增長,複出後的他表現得並不盡如人意,被人津津樂道得蝴蝶步法,也很難在比賽中施展了。
1971年5月8號,阿裏作為挑戰者,在比賽中兩次被當時的拳王弗雷澤擊倒,挑戰宣告失敗。
1973年5月31號,他以點數輸給了肯·諾頓,經曆了複出後的第二場失利。這使得人們開始懷疑,阿裏的時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嗎?
與阿裏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年輕的喬治·福爾曼開始嶄露頭角。在同樣與這兩位拳手的交鋒當中,福爾曼取得了全勝。1973年1月22號,身穿紅色短褲的福爾曼六次將弗雷澤擊倒,僅用了兩個回合,就奪下了拳王金腰帶。
於是,阿裏成了福爾曼的下一個比賽目標。
這場比賽的組織者,就是在職業拳擊界呼風喚雨的經紀人唐?金,他把比賽安排在了非洲國家,原紮伊爾的首都金沙薩,人們也將這場比賽稱為叢林大戰。
盡管阿裏當時並不是拳王,與福爾曼的實力對比也處在下風,但當地人將他敬若神明。阿裏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人的想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福爾曼即將麵對的對手,將是阿裏和整個金沙薩。其實,當時,阿裏的狀態並不如福爾曼,取勝的幾率也隻有4成,因此,有幾個朋友勸他放棄。阿裏卻滿懷信心地說:“你聽聽金沙薩人的呼聲,就能預測到誰會笑到最後了。”
1974年10月30日,在金沙薩,阿裏挑戰拳王福爾曼。專門為這場比賽修建的體育場內座無虛席,而挑戰者阿裏也在拳台上,指揮所有的觀眾有節奏地高喊:“阿裏,殺了他!”
比賽開始後,福爾曼很快就將阿裏逼到了拳台的角落,展開猛攻。而阿裏則完全放棄了移動,隻是被動地靠在欄繩上招架,伺機進行還擊。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七個回合。正當人們以為阿裏已經大勢已去的時候,轉機在第八回合出現了。以逸待勞的阿裏用組合拳,將體力下降的福爾曼擊倒在地,幹淨利落地贏得了這場叢林大戰的勝利,也奪回了闊別7年時間的拳王金腰帶。
此後,阿裏又連續十次蟬聯拳王稱號,其中就包括1975年10月,在菲律賓馬尼拉戰勝弗雷澤的世紀之戰。
1978年9月,阿裏點數戰勝斯平克斯,最後一次獲得拳王金腰帶。此後不久,36歲的阿裏宣布退出拳壇,這樣,阿裏以在20年中22次獲得重量級拳王稱號的驕人戰績,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1996年8月2號,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籃球決賽中場休息。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將一枚特製的羅馬奧運會金牌掛在了阿裏的胸前。盡管當時的賽場內,雲集了眾多夢三隊的籃球明星,但人們依然把最為熱烈的掌聲,獻給了他們心中的英雄——阿裏。
作為前奧運會的拳擊冠軍,阿裏因為反對以前美國政府施行的種族歧視政策,將自己的金牌扔進了大海。而這枚失而複得的金牌,不僅圓了阿裏的一個心願,更說明了人們對這位拳王不畏強權、扶危濟困的讚賞與肯定。
閱讀點睛:阿裏是拳壇偉大的人物,在他的職業拳擊生涯中,共進行60場比賽,勝56場,其中37場將對手擊倒在地。通過閱讀他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到,阿裏的成功,得力於他十足的自信心。信心就是力量。當我們麵對挑戰時,也應該給自己加油——相信自己,肯定能贏。
心不老,人就不老
佚名
奧斯卡·斯旺,瑞典射擊運動員。60歲時,奪得第一枚奧運金牌,72歲時又參加了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成為奧運曆史上參賽年齡最大的運動員。
1908年倫敦奧運會之前,瑞典奧委會的幾位官員前往那維亞山下,找到了一位叫奧斯卡?斯旺的老人,為首的官員告訴斯旺老人,希望他的兒子能夠代表瑞典隊前往倫敦,參加奧運會射擊比賽。
當時,斯旺父子是第一次聽說奧運會。斯旺老人問,奧運會有沒有年齡限製?為首的官員說,沒有。斯旺老人馬上說,那我能不能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