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法律(1 / 3)

法律是用以維持社會秩序、人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代表著公平和正義。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柴、米、油、鹽、醬、醋外,還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意外發生,擾亂我們原有的運行程序,甚至往往會使我們有點手足無措。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和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法律常識,防患於未然,得以在日後紛繁複雜的生活中,運用法律來合理解決糾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稅收基本常識

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對經濟單位和個人無償征收實物或貨幣的一種特殊分配活動。它具有強製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由國稅係統負責征收管理的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進口產品增值稅、直接對台貿易調節稅(海關代征);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所得稅;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所得稅、資源稅;證券交易稅;境內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出口產品退稅管理;集貿市場和個體戶的增值稅、消費稅;中央稅的滯補罰收入;按中央稅、中央地方共享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

地稅係統負責征收管理的稅種包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印花稅、筵席稅、地方稅的滯補罰收入、地方營業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

一些稅種簡介

增值稅。從事商業經營的個體戶通常征收稅率為銷售額的4%;從事工業生產的,征收稅率為6%。

消費稅。從事白酒、鞭炮生產的個體戶征收銷售額的15%為消費稅。

營業稅。從事服務業的個體戶征收營業收入的5%為營業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按照個體戶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附征的,有1%到7%的地區差別稅率。

個人所得稅。其中生產、經營所得要按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納稅;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的征收20%稅率。

房產稅。其中按房產餘值計稅的,稅率為1.2%;按照房租收入計稅的,稅率為12%。

城鎮土地使用稅。這是向使用城鎮土地者征收的,實行有地區差別的幅度稅額標準。

屠宰稅。此稅是向屠宰或者收購豬、牛、羊等應稅牲畜者按定額稅率或比例稅率征收。

哪些行業可免稅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99]43號文件精神,從2002年起至2003年12月31日止,持有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核發的下崗證的下崗職工,如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可享受三年內免征三稅一費(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及依營業稅征收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及附加)。從事以下八種行業可免稅:

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嬰幼兒看護和教育服務,養老服務,家庭清潔衛生服務,殘疾兒童教育訓練和寄托服務,病人看護和幼兒、學生接送服務(不包括出租車接送),避孕節育谘詢和優生優教谘詢。

百姓日常直接繳納的稅種

日常需要直接繳納的稅種包括:個人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城建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和教育附加稅等。

如是承包或承租者、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應主動到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個稅;新買的車,要先繳一次性車輛購置稅然後才能辦理車輛牌照手續。然後,每年都得繳納60—600元不等的車船稅;作為買賣房屋的買主,要繳納契稅和印花稅後,才能辦理過戶手續;房屋買賣的賣主,要繳納營業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等;出租房屋,應繳納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營業稅和城建稅及教育附加等。

百姓間接繳納的稅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間接繳納的稅有:超市所有商品的標價都是含稅的,也就是說在購買任何一種商品的同時,也向國家繳納了稅;去餐館吃飯或理發,照樣是將營業稅、消費稅、城建稅和教育附加稅等稅收付出在費用中了;買私家車時,買的同時已經向國家繳納18.73﹪~20.63﹪的稅;給車加油時,油裏麵含有20.8﹪的稅。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隻要掏錢買東西,就會承擔稅費。不過,稅收也是國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

什麼是物業管理

物業管理指物管企業受物業所有人委托,根據物業管理委托合同,對物業的建築和設備、市政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進行維護、修繕和整治,向物業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有償服務,其屬於第三產業。

物業管理合同內容

物業管理合同應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住所。合同甲方(委托人)為某物業業主或使用人選舉產生的物業管理委員會,乙方(受委托人)為物業管理公司。

管理項目。即接受管理的房地產名稱、位置、麵積、四周界線;管理內容,即具體管理事項,如房屋使用、維修、養護;消防、電梯、路燈、連廊、機電設備、自行車房(棚)、井、道路、停車場等公用設施的使用、維修、養護和管理,衛生清潔,車輛行駛和停泊,房地產主管部門規定或委托管理合同規定的其他物業管理事項。

管理費用。物業管理公司向業主或使用人收取的管理費,由於收費情況較複雜,收費標準也不同,因此,相應的收費都應明確地體現在合同中。

雙方權利和義務。比如根據相關規定,物業管理公司的權利主要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製定小區物業管理辦法;依照物業管理合同和管理辦法對住宅小區實施管理,這既是行使權利也是履行義務;依照物業管理合同和有關規定收取費用;有權製止違反規章製度的行為;有權要求管理委員會協助;有權選聘專營公司承擔專項管理業務;可實行多種經營,以其收益補充小區管理經費。

合同期限。即該合同的起止日期。

違約責任。雙方約定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時各自應承擔的責任。

其他事項。在合同中約定其他未盡事宜,比如風險責任、調解及仲裁、合同更改、補充和終止等。

民事官司知多少

民事官司是周圍人或者自己常常會碰到的事情,看看你了解多少:

民事官司受案範圍主要有:由受民法調整的民事主體間的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所引起的糾紛;由受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係所引起的依法應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勞動爭議糾紛;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其他糾紛或事項。

民事訴訟,要符合下列條件: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被告明確;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訴訟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起訴書內容:雙方當事 人(原被告)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及住址;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寫明證據及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寫明訴狀所遞交的人民法院名稱, 起訴時的年、月、日,訴狀並要有原告的簽名及蓋章;提供和被告人數相當的副本。

訴訟收費原則:原告人預交,敗訴者承擔。

時效。應在訴訟時效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訴,一般民事案件訴訟時效為二年,對未聲明出售質量不合格商品、延付或拒付租金及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案件的訴訟時效期為一年。

訴訟代理。就是請人幫你“打官司”。可以委托做代理人的有律師、當事人近親屬、相關社團或所在單位推薦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

民事答辯狀怎麼寫

民事答辯狀,是民事被告、被上訴人針對原告或上訴人的起訴或上訴,闡述自己認定的事實和理由,予以答複和辯駁的一種書狀。

民事答辯狀有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首部:標題,居中寫明“民事答辯狀”;接下來陳述答辯人的基本情況;答辯緣由。正文:答辯理由,應針對原告或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進行反駁、辯解;答辯請求,即答辯人在闡明答辯理由的基礎上針對原告訴訟請求向人民法院提出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護答辯人合法權益的請求;證據,答辯中有關舉證事項,要詳細寫明證據名稱、件數、來源及線索。要有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稱以及答辯人簽名。答辯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全稱,加蓋單位公章和答辯時間,而附項主要應當寫明答辯狀副本份數和有關證據情況。

什麼人不能當證人

證人是指知道案件情況並提供證言的人,而且證人必須如實地提供證言,如果作偽證或隱瞞案情,都要負法律責任。但也有些人不能作為證人:即因生理或精神原因不能正確表達,不能辨別是非的人,但有證據表明是間歇性精神病人,其作證時所被證明的事實是在其精神狀態正常時所發生的除外;本案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不能同時充當本案證人;本案代理人,不能同時充當本案證人;法律規定其他不得作為證人的人員。

哪些案件法院不受理

下列案件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依照行政訴訟法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的,原告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願達成書麵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不得受理;判準不得離婚和調節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節維持收養關係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不起訴的,不予受理。

請律師時該注意些什麼

請律師時,盡量選擇一家與所要委托事務相符或相近的專業律師事務所和專業律師;全麵了解律師事務所及承辦律師的從業資質、服務標準、聯係方式等基本信息;查驗承辦律師的律師執業證及其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這些可以登錄當地的律師事務網查詢。

必須跟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協議,如發生變更或增加委托內容時也應簽訂書麵合同。

律師的代理權限有一般代理(代理訴訟程序問題,如調查提供有關證據,代為起訴,應訴,參加法庭辯論,代為陳述以及發表法律意見等,但不對當事人在案件中的實體權利作明確表態)和特別代理(律師除享有一般代理權利外,還可代當事人處分實體權利和義務的訴訟代理行為,並承擔法律後果)。

需要向律師支付的費用。按照委托協議約定的數額支付律師服務費,除另有約定外,委托人應另行支付下列費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仲裁機構、鑒定機構、公證機關等部門收取的費用,合理的差旅費,為辦理委托事項支付的查詢費,經委托人同意支付的賣家論證費、翻譯費。在向律師繳納費用時,應索要正式的收費發票。

法律援助知多少

法律援助是指國家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減費或免費提供的法律幫助。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律師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和實踐,目前有以下情況可獲得法律援助:具備法定條件的中國國籍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是法律應予保護的權利或法律允許行使的權利;為主張、確認、維護、保障自己合法權益而需要法律援助;因經濟困難確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

申請時,先向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司法行政機關所屬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說明請求的目的和主要事實,並提交身份證,戶口簿或暫住證及自己經濟困難、無力支付代理或法律服務費的證明文件及其他注明案件的材料。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查,批準後發給當事人準予法律援助通知書。

當事人持準予法律援助通知書到指定的律師事務所辦理簽訂協議、填寫委托書等手續。最後由承擔法律義務的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可獲得法律援助的案件包括: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事項;除責任事故外,因公受傷請求賠償的事項;盲、聾、啞等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權賠償的事項;請求國家賠償的訴訟案件;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事項;以法人為援助對象的經濟案件;需要予以公證的跟公民個人人身、財產密切相關的法律事實或法律關係。

結婚登記的相關程序

結婚登記時,一般在民政部門, 到一方戶口所在地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辦公大廳,雙方親自到場遞交以下手續:各自的身份證原件(臨時身份證也可以)、戶口本原件(戶籍證明/集體戶口頁)、2寸近期免冠合影照;離過婚的帶上離婚證或判決書;接受審查,如查看戶口本、身份證及照片是否與當事人相同;登記,詢問雙方是否自願,並繳納相應登記費,雙方書寫聲明書,簽名、按指印,登記人員編號、登記打印結婚證,填寫結婚登記審查處理表;發證,辦理登記手續後,相關登記手續存檔,當場發給雙方結婚證書,正式宣告締結法律夫妻關係。

結婚證的用途

結婚證的應用雖不像身份證、畢業證那麼普遍,但涉及婚姻狀況的問題都需要它。比如,證明夫妻婚姻關係,辦理婚育證明,給新生嬰兒入戶,小孩的撫養,辦理配偶戶口遷移以及夫妻之間的扶養關係,財產繼承、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工作調動,辦理產權證,甚至在某些酒店辦理入住手續,辦理出國手續等都需要用到。尤其是涉及侵犯婚姻關係的狀況,如夫妻一方有外遇,並以夫妻關係同居的,若另一方到法院伸張權利時,結婚證是主要證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