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網
因特網也叫“國際互聯網”、“國際互交網”。是世界上覆蓋麵最廣、規模最大、信息資源最豐富的計算機網絡。因特網的出現,使人類進入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阿帕網的基礎上形成為因特網。後來它的發展之快讓人始料不及。1994年,中國正式加入因特網。時至今日,加入因特網的國家已經接近200個,聯網電腦有5億台以上。無論是經濟發展,生活需要還是及時有效溝通,因特網都成為今天人們的依賴。隨著因特網的發展,技術的完善,信息傳送速度的進一步提高,真正意義上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經實現。
局域網
局域網簡稱LAN,是指在一個局部地區內將各種計算機、外圍設備、數據庫等由網絡服務器、網卡和網橋通過光纜、同軸電纜或電話雙絞線以及網絡軟件互相連接構成的計算機通信網。它的出現是在小型計算機與微型機上大量推廣使用之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使用範圍最廣泛的網絡係統。局域網一般在短距離的計算機之間進行數據、信息的傳遞。適用於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組建小範圍內的網絡連接。局域網的特點是應用廣、成本低、建網方便。所以深受用戶歡迎,是目前計算機網絡發展中最活躍的。
內部網
內部網指采用Internet技術建立的企業內部專用網絡。它是一種應用互聯網技術,供企業內部及與有關商家與客戶交流信息的內部信息傳輸網。內部網可提供Web出版、交互、目錄、電子郵件、廣域互連、文件管理、打印和網絡管理等多種服務。內部網並不需從頭建立,而是完全建立在現有公司內部網絡硬件基礎之上。內部網最早是在1995年4月的一份美國刊物上出現的。幾個月後,它就與因特網一樣成為人們炙手可熱的話題了。內部網的出現,既加強了企業內部的聯係,提高了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又為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又稱電子信箱(electronic mail,簡稱e-mail,標誌為@,也被大家昵稱為“伊妹兒”)。是—種用電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換的通信方式,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和電信網絡,利用電子技術實現郵件的傳遞和分發的通信方式。電子郵件有著靈活、迅速、簡便、保密性強、收費低的特點。用戶隻要擁有一台計算機,再通過網絡申請一個或幾個信箱名,就能隨時隨地通過輸入口令或密碼後,在網絡上進入電子郵件係統,進行收發電子“郵件”了。電子郵件的收費很便宜,也有一些免費的郵箱可供申請。電子郵件不僅能收發傳統文稿形式的文件,還能收發傳真圖片、動態視頻、音頻等多媒體信息,給高速運轉的21世紀人的信息交流帶來極大的方便。
電子郵箱符號@的由來
@其實是英文字母“commercialat”的簡稱“at”。它現在已經變成一個符號了,經常會出現在電子郵箱裏。其實,它起源的很早,在中世紀的歐洲,出版的書本完全是用手刻出來的。當時“at”的使用頻率十分之高,為了減輕手刻的疲勞,人們就想出了用“@”這個符號代表“at”。1880年之後,“@”第一次出現在鍵盤上,被應用於打印機鍵盤上的一個標準符號。 20世紀60年代,“@”又逐漸成為計算機鍵盤和ASCII碼中的標準字符。1971年,美國人湯林森選中了“@”,用它來分隔用戶名和服務器。因為這個符號使用的頻率不高,而且在人名中絕對不會出現,所以它成為電子信箱地址最佳的表示格式。
BBS
BBS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是一項重要的電子公告板服務。它最初是用來公布股市行情等信息的,因此得名。BBS的作用與通常的公告欄相同,不過它是通過聯網電腦來發布或獲取信息的。電子公告板可供用戶交流信件與經驗、傳輸文件及資料查詢,是一種迅速、方便地進行信息交流的通信方式。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買賣雙方不謀麵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隨著電子商務的逐漸發展,使人們的購物方式有了新的變化。現在的顧客無需出家門,隻要在聯網的電腦上輕擊幾下鼠標,就可以快速選擇自己要的商品了。電子商務在網上的交易活動也是多種多樣的,商品的種類和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數字化形式的,如:軟件等。也可以是各種遠程的服務,如網上醫療、遠程教育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接受度的提高,它將把更多的商務活動納入其運營範圍內。
語音信箱
語音信箱也叫“話音信箱”,是指利用電信網和計算機處理係統,提供能存儲、傳遞和提取語言信號的一種非實時語音通信業務。是電話網增值業務和電子信函業務的一種,用戶按信箱方式向電信部門登記,並配以密碼,使用普通電話機可與語言信箱交互存取電話留言,進行不需即時的語言通信業務。不受時間、空間限製,安全保密。今天的語音信箱係統,不僅可以提供留言服務,還提供人工及自動聲訊服務。此外,它還能提供可視圖文信息服務。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在全國範圍內,以光纜為信息傳輸主幹線,以支線光纖和多媒體終端,用交互(雙向交流)方式傳遞話音、圖像、電視、數據等多種形式的信息,每秒傳輸一吉(10億)比特的高速數據通信網。隨著技術的進步,信息傳輸速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達到1太(1太等於1萬億)比特,幾十億比特的傳輸量。這樣的話,任何有效信息將在一眨眼的工夫傳遍全球每個角落。信息高速公路實施後,人們的生活將發生劃時代的變化,會議、教學、檢索、購物、娛樂等可在電視機前進行,股票、期貨、債券、外彙、信貸以及商品流通將出現空前高潮。電子工業將呈現新的發展,現在的因特網將僅僅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一個初級階段。
IP電話
IP電話始於1995年,是指在IP網上通過TCP/IP協議實時傳送語音信息的應用。IP電話又稱因特網電話,它的出現,大大減少用戶打長途電話的話費負擔。IP是網際協議的簡稱,它能使全世界的計算機網實現互通,IP電話就是利用它的功能而進行通話聯係的。最初的IP電話技術,隻是計算機對計算機的語音傳輸技術,雖然能通話,但範圍很有限。1996年3月,一家美國公司推出了用因特網傳送國際長途電話的業務,實現了從普通電話機到普通電話機的IP電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IP電話的出現。用戶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支付話費:一是預先購買IP電話預付卡;另一種是“主叫後付費業務”,用戶開戶後,隻要撥接入號就可以撥打電話,話費按月到IP電話公司支付。
可視電話
可視電話是一種既可以說話又可以傳送對方人物靜態形象的電話。圖像信號能在顯示屏上顯示一定的時間,類似廣播電視中的駐留鏡頭畫麵。圖像在顯示一定時間後,還可根據需要更換鏡頭再次由對方發送過來。也可傳送文件、圖片,以便在通話時進行討論研究。可視電話機由電話機、攝像機和顯示器三大主要部分組成。攝像機會把用戶的圖像轉換成電視信號,經過傳輸後顯示在對方的顯示屏上。短距離的可視電話通信,采用的是電話通信電纜傳輸信號;遠距離可視電話通信通過衛星通信線路或光纜來傳輸信號。所以,隻要有可視電話係統,不管你在何方,人們都可以隨時隨地取得聯係。
SIM卡
SIM卡,也稱為智能卡、用戶身份識別卡,它載存著用戶的有關個人資料。同時,它又是用戶的一張電話卡,包含一定金額的通話費,因為GSM數字移動電話機必須裝上此卡方能使用。因此SIM卡的全名為預付費SIM卡或儲值SIM卡。用戶隻要將購買的金額充足的SIM卡插入移動電話中,正確輸入密碼後就能撥打電話了。當卡上的金額用完時,會收到提示重新交費後再繼續使用的信息。有的SIM卡還可以在自動取款機(ATM)上辦理重新付費業務。SIM卡同時還具有為用戶提供國際漫遊的功能。這樣用戶無論身居何處,都能使用GSM手機通話。
CDMA係統
CDMA是一種先進的大容量無線通信技術。它能在很寬的通信頻段內同時傳輸多路通話或數據的技術。因此,CDMA係統提供了能使多個用戶同時使用同一頻率通話的先進技術。其容量比模擬係統高8—10倍,比GSM係統高3—5倍。CDMA係統還有特殊的編碼來區分各路通話,這樣不僅能避免串音,還能有效地防止電話被竊聽。CDMA技術使每一部移動電話手機都能從多個基站選擇最強的信號,保證用戶的通話質量始終是最理想的狀態。甚至在模擬移動電話、GSM手機不能使用的通話“盲區”,CDMA手機的通話也能暢通無阻。CDMA手機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優點是,它的發射功率隻有普通手機的1/10到1/100,用戶無需再擔心有害電磁輻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