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我們人類生息相關的動植物世界裏,實際也隱藏著無數動人的秘密,它們具有絕對的誘惑力,吸引著諸多科學家為之付出畢生的精力。例如,野蜂為什麼會“吃”人?青蛙和蟾蜍為什麼能活上萬年?蝴蝶和螞蟻為什麼會互食?蛇真的會信奉上帝嗎?旅鼠自殺的動機何在?鯨魚為什麼要集體“自殺”?真的有能“吃”人的妖魔植物嗎……這動植物的世界別有一番風景和樂趣,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直擊“野蜂吃人案”
19世紀末的一天,太陽無情地炙烤著泰國大地,空氣裏布滿了灼熱的氣息。一支探險隊一邊咒罵著天氣,一邊搖搖晃晃地趕路。
“不行了,我要被熱死了。”一個皮膚黝黑的探險隊員用帽子扇著風,喘著粗氣說。
“先歇息一下吧。”隊長看著已經累得東倒西歪的隊員們說道。
於是,大家坐到一棵大樹下,準備吃點東西補充一下能量。就在這時,一陣嗡嗡的聲音傳來,還夾雜著女孩子的驚恐痛苦的叫聲。
“怎麼回事?”大家舉頭四顧,卻看不到一個人影,隻看到一大群野蜂扇動著翅膀朝不遠處的草地飛去。而女孩的叫聲就是從草叢裏發出來的。
“快去看看。”隊長說完,便率先朝草叢跑去,其他人尾隨而至。可接下來,他們卻被看到的情景嚇呆了:隻見一群野蜂黑壓壓地擠在一個女孩身上,說她是女孩,完全是通過聲音判斷的。因為從外形上看,那個人隻是一個在草叢中不斷翻滾的黑球。她不斷掙紮著,翻滾著,尖叫著,可野蜂仍然成群結隊源源不斷地從四麵八方飛來,殘暴地啃噬著小女孩的肉。
“還愣著幹什麼?快幫忙!”隊長一麵說,一麵脫掉外衣,朝野蜂用力揮舞著。頭頂的野蜂因為受了阻撓,憤怒地朝探險隊員們飛來。大家很快也被黑蜂包圍了。而女孩身上的那些野蜂,仍然歇斯底裏地啃噬著女孩。不久,女孩就停止了掙紮,成了野蜂的腹中之物。
探險隊員們拚命地揮舞衣服,然而,剛剛享受完美餐的野蜂並沒有就此罷休,它們迅速離開女孩的屍骨朝他們飛來!
看著一群一群的野蜂前赴後繼,有的隊員因為恐懼,拔腿就跑!可那些野蜂哪裏肯給他們逃跑的機會,在後麵扇動翅膀,緊緊跟隨。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隊長讓大家揀起地上的大樹枝,用力揮舞起來。野蜂被樹枝掃到地上,隊員們迅速把它們踩死。就這樣,一撥撥的野蜂被打落在地。終於,野蜂的士氣減弱了,心不甘情不願地退兵了!地上,黑壓壓的一片,全是野蜂的屍體!
“天啊,我是不是在做噩夢?”一位渾身酸軟的隊員抹著頭上的汗水,心有餘悸地說。
“是啊!我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太可怕了!這些野蜂竟然吃人!從沒聽說過有這樣的事情!”另一個隊員也說。
而隊長一言不發地注視著地上那層厚厚的野蜂屍體,若有所思。
過了一會兒,隊長說道:“通常,蜂類以植物為食,怎麼這裏的野蜂竟然吃人呢?而且速度還這樣快!”隊長邊說,邊用兩根手指捏起一隻野蜂,認真觀察起來。隻見這隻蜂的個頭是普通蜜蜂的10~15倍,嘴是一根又粗又硬的黑色“針管”,可能野蜂就是用它來吸食人肉的。在這根“針管”的旁邊還有幾排小牙齒,可以用來咀嚼。而野蜂那個鼓鼓囊囊的大肚子,似乎永遠填不飽。
其他幾個隊員也隨著隊長仔細看了起來,有人小聲嘀咕著:“難怪啊,看它們長得這樣子,真的好凶啊!一看就是對血腥物質非常敏感的家夥。”
可是,這些野蜂為什麼要吃人呢?難道人肉會帶給它們必需的能量嗎?這又是一種什麼蜂呢?事後,雖然有人研究了此事,但沒有得出明確的答案。“野蜂吃人案”成為一個不解的謎題。
蝶、蟻互食為哪般
中國的兵法講究“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戰術,殊不知這樣的法則在動物界中也適用。生活在歐石南樹上的棕紋藍眼斑蝶就深諳此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樣施展自己的戰術的吧。
20世紀末的一天,天氣非常炎熱,樹木被太陽烤得都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葉子。這時,一位美國動物學家來到荒涼的野外,他不時揩著額頭上的汗水,四下張望。忽然,他的目光被一條胖嘟嘟的毛蟲吸引住了,這條毛蟲弓著身子,一點一點地向前蠕動,居然進了一條蟻道。動物學家很好奇,悄悄地跟在毛蟲後麵,蹲著身子觀察。
通過仔細地辨認,他確定眼前的這條毛蟲是棕紋藍眼斑蝶的幼蟲。這時,正巧有一隻螞蟻從對麵爬過來,當兩者擦身而過的時候,螞蟻用尖尖的觸須在毛蟲身上輕輕地刺了一下,毛蟲立即縮成一團,不再動彈。誰知道,螞蟻並不吃這一套,它爬到毛蟲身上,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走了一會兒,它又用觸須刺進毛蟲的腹部。這一刺,螞蟻看起來好像有點喜出望外,趕緊向附近的同伴發出信號。不一會兒,一大群工蟻浩浩蕩蕩地向這裏開來,它們齊心協力將毛蟲拖進了蟻穴。
“可惜這隻毛蟲還沒來得及蛻變,就成了螞蟻的腹中之物了。”動物學家見此情景,不禁感歎道。等螞蟻進洞以後,他在蟻穴處做了一個標記,以便下次觀察時好找。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動物學家循著自己做的標記,再次光臨這個蟻穴。突然,一隻蝴蝶從蟻穴裏飛了出來,忽閃著翅膀掠過他的眼前。“棕紋藍眼斑蝶!”動物學家一看到它身上的花紋,就認出來了。可是,他轉念一想:“螞蟻洞裏怎麼會飛出蝴蝶呢?難道這是那隻棕紋藍眼斑蝶幼蟲蛻變的?它不是死了嗎?”為了一探究竟,動物學家掘開了蟻穴。讓他奇怪的是,蟻穴裏除了眾多螞蟻外,既沒有蟻卵,也沒有幼蟻。
之後,這位動物學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采集了眾多棕紋藍眼斑蝶幼蟲的標本。經過一番研究,他才發現,原來螞蟻的幼蟲是棕紋藍眼斑蝶幼蟲所需要的食物,而棕紋藍眼斑蝶幼蟲肚子裏則有一種令螞蟻們陶醉的甜汁。因此,棕紋藍眼斑蝶幼蟲便采取了欲擒故縱的策略,故意讓螞蟻們把自己拖進蟻穴,以便隨意食用螞蟻幼蟲;而雄蟻和蟻後則靠食用棕紋藍眼斑蝶幼蟲身上的甜汁來強身健體,為此,螞蟻們才不惜引“狼”入室。這真是生物界的一大奇觀。
然而,為什麼棕紋藍眼斑蝶幼蟲知道蟻穴裏有自己成長所需要的食物呢?它們又為什麼一出生就會對螞蟻使用欲擒故縱的手段呢?這些問題確實耐人尋味。
會爆炸的“魔鬼鯊”
加布林鯊魚是一種噬人鯊,因為它生活在海洋深處,性情凶猛,所以,又被稱為“魔鬼鯊”。“魔鬼鯊”不僅長相可怕,脾氣也很暴躁,傳說當它被人捕撈而無法掙脫時,就會用爆炸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魚真的會爆炸嗎?這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但美國海洋協會的會員約翰遜卻聲稱曾親眼目睹過這樣的場麵。
那是2004年4月的一天,約翰遜和他的同事吉拉在進行一次海洋考察。突然,他們遇到了一大一小兩條奇怪的鯊魚。這兩條魚樣子醜陋,相貌凶惡,小小的眼睛裏閃著冷峻無情的光芒。短劍一樣的鼻子向外突出,看上去讓人不寒而栗。更可怕的是它們的牙齒像釘子一樣根根直立,寒光凜凜。它們所到之處,魚群四散逃離。
“天啊,這是什麼魚啊?樣子真可怕!連魚皮都閃著金屬一樣的光澤!”吉拉倒抽一口冷氣,感歎著說。
約翰遜朝鯊魚的位置看過去,不由得激動起來:“天啊,這就是加布林鯊魚!這種鯊魚稀有又珍貴,據說直到現在還沒有人捕捉到一條活著的標本。看來,對我們來說今天是個機會,捉到它們,對我們以後的研究會有很大幫助。”
“還等什麼?跟上它們!”吉拉聽到這裏,不等約翰遜說完,就大聲地喊著,樣子比約翰遜還要興奮。於是,約翰遜叫駕駛員打開能夠發出磁場讓魚安靜的裝置,並令潛水艇悄悄跟著這兩條鯊魚,耐心等待捕捉的時機。
磁場很快發揮作用,剛才還凶惡異常、充滿警惕的鯊魚,不一會兒就變得毫無戒備,在飽餐之後快樂地玩耍起來。約翰遜見時機已到,命令將網放下去,整個罩在兩條鯊魚的頭頂。看到漁網鋪天蓋地而來,大鯊魚迅速逃跑了,隻留下還沒反應過來的小鯊魚被捕到網裏。小鯊魚在網裏聲嘶力竭地掙紮著,叫聲淒慘,仿佛在向大鯊魚求救,也仿佛在對人類進行控訴。
就在人們滿心激動,盼望著早一點把鯊魚打撈上來的時候,潛水艇忽然猛烈搖晃起來,像是遭到了襲擊。駕駛員大聲說:“不好了,那條大鯊魚回來了!它在拚命撕咬著漁網!看樣子,它想救小鯊魚出去。”
人們朝水裏望去,都被那情景震撼住了。隻見那條大鯊魚瘋狂地撕咬著漁網,網上的倒刺都把它的嘴劃破了,但它還在堅持著。它每張一次嘴,便有血水翻飛。網裏的小鯊魚也好像明白了大鯊魚的心思,和大鯊魚一起撕咬起來,很快海水被一縷縷鮮血染紅了!
好在潛水艇一直在上升,隻要到達海麵,這次捕捉行動就成功了!大鯊魚好像忽然明白了這一點,它絕望了,猛地朝小鯊魚衝去,然後張開血盆大口咬向了小鯊魚!還在等待援救的小鯊魚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尾巴上已被咬掉一塊,鮮血噴湧而出,很快染紅了海水。人們無法阻止大鯊魚的行動,隻有睜大眼睛,攥緊拳頭,緊張地觀看著這一切。
大鯊魚像是瘋了一樣,不停地咬著小鯊魚,那樣子,像是對待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很快,小鯊魚體無完膚,躺在被紅色海水包圍的漁網裏!
大鯊魚圍著漁網來回轉了幾圈,忽然發出一串叫聲,聲音悲憤淒涼。
船上有人悄悄抹起了眼淚:“太可憐了,它們一定是母子,否則大鯊魚不會這麼難過。”
人群中出現短暫的沉默。
忽然,有人大喊:“快看,那條大鯊魚!”人們聞言向大鯊魚望去,隻見大鯊魚的兩隻小眼睛,不知道什麼時候朝外鼓了出來,看上去更加凶殘可怕。它整個身子像是被怒氣盛滿了,劇烈膨脹!可能是因為膨脹把皮膚撐薄了,它身上的血管都清晰可見。
“天啊,它要幹什麼?”
隻聽“嘭”的一聲巨響,人們還沒來得及喊出聲,就看到海水裏大塊大塊的碎肉隨著水勢上下翻飛,潛水艇的外麵,成了紅色的海洋!
“天啊!那大鯊魚,自殺了!”約翰遜失落地說。
人群中一片寂靜,沒有人能形容出自己當時的心情。約翰遜沒有辦法,隻好命人打撈了一些碎片,之後,一行人黯然歸來。
據說,約翰遜至今仍保留著那些碎片。他到現在都不明白,明明是一條活著的鯊魚,為什麼爆炸後屍體的碎片會像摔壞的瓷器呢?斷口處參差不齊,接到一起,還不差分毫。盡管有很多疑問,但約翰遜說,以後再也不會妄想捕捉加布林鯊魚了,因為害怕它們會再次爆炸!
這個故事一傳出,很多人紛紛質疑,認為鯊魚爆炸純粹是子虛烏有的事。而事情僅有約翰遜等人的描述,也確實難以說得清。所以,加布林鯊魚是否真的會爆炸,它又是憑借什麼把自己炸成碎片的?目前為止,還沒人能給出科學的解釋。也許,大千世界中,還有很多這樣奇怪的現象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青蛙、蟾蜍長壽之謎
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渴望生命,然而生命是有極限的。一般來說,人的生命極限為200至250年,狗可活15至20年,馬可活30至40年,青蛙和蟾蜍的生命極限為10年。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人類竟發現了活了上百萬年的青蛙和蟾蜍。
1782年4月,在法國巴黎近郊,一位采石工人在開采石頭。當他開采到地下4米深處的石灰岩層時,他劈開了一塊巨大的石頭,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他發現石頭內藏著4隻蟾蜍,竟然還活著。這4隻蟾蜍並排在一起,每隻蟾蜍占據一個窩坑,窩坑比蟾蜍稍大一點。石頭被劈開後,這4隻蟾蜍蹦了出來,看起來還很有活力。蟾蜍是怎麼進到石頭裏的?它們怎麼可能鑽到石頭中去呢?難道是在石灰岩層形成之初就被埋在地下了嗎?采石工人覺得不可思議,就把這件事上報給當地政府。很快,科學家來到這裏,對這裏的石灰岩層進行了科學測定,證實它們形成於100多萬年之前,也就是說蟾蜍在石層中已經冬眠100多萬年了。
小小的蟾蜍能夠挑戰生命的極限,竟然能夠存活100萬年,這不禁讓人唏噓不已。然而,奇跡仍在上演。100多年以後,一隻活了200萬年的青蛙再一次震驚了世人。1946年7月,一位石油地質學家在美洲墨西哥的石油礦床裏,發掘出一隻冬眠的青蛙。這隻青蛙被埋在地下2000米深的礦層內,被挖掘出來時皮膚柔軟,富有光澤,能活動,經過兩天後才死去。地質學家對這個礦層進行了科學測定,發現這個礦床是在200萬年前形成的,這隻青蛙是在礦床形成的時期被埋在礦層內的。也就是說,它在礦層內已經生存了200多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