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誠,我看這局勢不太太平,你凡事莫出頭,幹好本職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什麼花七八糟的事情你別往上湊,有什麼不明白的,多請教你嶽父。”張豐德警告大侄子說道,大侄子的嶽父是退伍的紅軍,什麼事情都明白著呢。
張明誠急忙給父親和二叔保證,他們夫妻不亂參合其他事情,兩位才放心下來。
“對了,紅梅,你回去勸勸你父母,今年過年的時候,來村裏過年,村裏過年熱鬧。”大兒媳婦的父母有一兒一女,兒子在抗美援朝的時候死在戰場上,如今活著的就隻有這麼一個女兒,過年他們夫妻帶著孩子回家了,老兩口難免孤單,張大娘對著大兒媳婦說道。
“我試試吧,我爸媽固執著呢。”周紅梅往年也曾勸過,但是父母不願意給婆家添麻煩,怎麼也不同意。
“明信結婚的時候,你父母肯定來,到時候我來說。”張大娘說道。
“大嫂,明信結婚的東西準備的怎麼樣了?”鄭月秀問道。
“紅梅兩口子給了不少票,這幾天就把需要買的都買了,這些日子,再讓他爹去山上打些野雞和兔子,這酒席的菜就妥了,對了,月秀,過兩天要縫被子,還得給明信做衣服,你手藝好,過來幫幫忙吧。”這年頭辦婚禮,即便是請的人少,隻有幾桌,但是也特別忙,全部都得自個製作。
妞妞醒過來,鬧著要吃東西,張珍珍打算把她抱回家,喝奶粉,“珍珍,不用,把孩子給我,我來喂妞妞。”劉麗去年生的兒子,現在還沒有斷奶呢,直接解開衣服就喂起了妞妞。
張珍珍一家回家時,後麵多了兩個小尾巴,也不知道沈安平怎麼就這麼招小孩子喜歡,這才一頓飯的功夫,明誠家的兩個小家夥國富國民就跟著他回來了。
回到家,鄭月秀拿出糖塊給兩個小孩子,一家幾口子坐在一起聊天,鄭月秀照看著幾個孩子,沈安平夫婦把自個的打算給張豐德解釋了一遍。
“安平,你真的願意讓珍珍回村裏教小學?確定在村裏安家落戶?”張豐德沒有責備,別看是村裏的農民,這整治敏覺度還是有的。
“爸,我和珍珍商量好了,珍珍一個人帶著孩子在王村小學教書,太累了,也不安全,不如在村裏當小學教師,也能輕鬆點,這裏離場部近,我下班就能回來,幫珍珍一把。”沈安平回答道,這明年就開始□□了,學校也會停課,村裏人沒有那麼多的小心眼,鬧騰的不會很嚴重。
“你父母那裏,你說過了嗎?”他的女兒是嫁出去了,而不是招婿,女婿在村裏安家落戶,總要得到親家的同意。
“爸,我在這裏工作,回老家安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件事我父母心裏肯定清楚,我打算過年回家的時候再告訴我爸媽,還是先把這事落實下來再說。”沈安平早想到了這一點,相信他父母不會反對。
“行,我現在就去找村長說說,村裏正好缺一名教師。”張豐德說完就下炕穿上鞋就往外走,就照女婿說的,這事情趕早不趕晚,早點定下來,他才能放心,他先給村長通個氣,明天再讓安平夫妻兩人去找村長。
張豐德和村長很熟,了解村長的性子,沒有去村長家,直接去了生產隊的辦公室,在那裏找到村長,村支書,“老張,趕緊的,咱們商量,後天就給大夥分紅,你趕緊把這帳弄明白。”
“帳我都算完了,沒有問題,這個就是分紅的單子,你們瞅瞅。”張豐德拿出鑰匙打開櫃子,從裏麵取出一個本子,給兩個人看。
兩人從頭翻了一遍,沒什麼問題,讓張豐德把賬本收起來,接著說起村裏其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小學老師的事情自然的被提起,張豐德趁機把女兒的事情說了一遍。
“老張,珍珍的那工作,初中教師,多好呀,聽村裏上學的孩子回來說,珍珍幹的十分出色,聽說她教的班考的全校第一,等過一兩年,說不定就能轉正,成為正式的教師了,回村裏當小學來時,你不是和我們開玩笑吧。”村長一聽,就覺得老張再和他開玩笑。
“村長,支書,我不是開玩笑,這事我能開玩笑,珍珍和安平下定決心,我才給您二位說的,安平在牧場工作,珍珍一個人帶孩子,再在王村教書怕是不成,小兩口就商量著索性就在咱村安家落戶,在村裏教書,她媽也能幫上一把手,能照顧孩子。”張豐德說道。
“讓珍珍當老師沒有問題,隻是這待遇,可沒有王村初中好,你可得讓她想好了,要是她願意,你明天讓安平和珍珍找我一趟,安平在咱村裏安家落戶,也是好事。”沈安平是科班出身的獸醫,他們生產隊有不少的牲口,有個獸醫可是好事,張珍珍能把初中學生教好,還教不了村裏的這群皮小子。
“行,我明天就讓安平和珍珍找您二位。”張豐德見事情落定,替女兒女婿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