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安平和張珍珍就去找村委會找村長和支書。村長十分意外,他以為經過一晚上的考慮,這兩人就能想通,改變主意,沒想到這小兩口是真的打算這裏安定下來。
不過村長還是不放心的確認一遍:“珍珍,你的事情你爸昨天已經和我說過了,你可想好了啊,在王村初中教書,很可能過兩年你就能轉正,到了咱們村這個希望可就沒有了,咱村裏的待遇,也不如王村初中,這一但確定下來,就不能更改了,日後你再後悔可就晚了,你確定還是要在村裏教書嗎?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村長是看著珍珍長大的,忍不住還是提醒了一下她。
“叔,我已經想好了,不會改變主意。”張珍珍心裏十分確定,不說明年是□□的第一年,初中高中都會停課,就是空間裏的那些地,也不是她一個女人家能夠幹過來得,不用等半個月了,經過幾天的觀察,他們夫妻已經確定,空間隻有他們一家人,沒有別人。
村長還打算再勸幾句,見張珍珍這樣說,也就罷了,說道:“行,你過了年就到村裏小學教書吧,還有院基的事情,等過兩天給你們辦。”說完看向沈安平。
“謝謝村長。”沈安平從兜裏掏出出一包煙給村長,這是專門給村長準備的,他像他嶽父,不抽煙不喝酒。
張珍珍回家之後,鄭月秀就問道:“安平,珍珍,村長可是同意了?”其實女兒離她近,她心裏還是高興的,即便是她的擔心更多一些,她心疼日後女兒失去了以後轉正的機會,擔心日後女兒在農村受苦。
“媽,村長同意了,讓我年後就去上課。”張珍珍笑著說道,她也是母親,怎麼不知道父母的心思,能吃上皇家糧,日後就不用整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農活,是農家人的期盼,可以說是鯉魚躍龍門,生活變化可以算作是天翻地覆。
六十年代,農民的生活很苦,種地全靠人力,除了大型的農場,農村幾乎沒有農業機械,糧食產量也不高,交完公糧,分下來的糧食都不夠吃的,一年到頭,也就那點分紅,年份不好,或者農田貧瘠的地方,出一天工,就欠公家的錢,也就過年的時候,能見點葷腥。
“那就好,那就好。”鄭月秀反而心裏落定,不在計較此事,現在不管如何,這事情也改變不了了。
“媽,我就是在村裏,也是教書,這可比下地幹活輕鬆多了,還能有時間照顧妞妞和安平。”張珍珍笑著說道。
“這我知道了,過來幫我燒火,我把昨天帶回來的煉了,能煉不少豬油呢,油渣一會包包子,等安平走的時候,給他帶上。”鄭月秀對沈安平這個女婿很滿意,有眼色還勤快,能吃苦,對珍珍也十分心疼。
沈安平昨天大概是把之前攢的肉票都花了,買了三斤多肉,售貨員知道他家有小寶寶剛滿月,媳婦要回娘家,特意給他割了肥肉最多的一塊肉,還有一斤豬板油,這能煉不少的豬油,雖然沈安平剛拿到肉的時候,心裏忍不住嘀咕,怎麼這樣肥?這能吃嗎?
果然,這些肉煉了一小罐子豬油,把油渣取出一部分,把切好的菜全部都倒進鍋裏攪勻,調味,盛出來整整一大盆,鄭月秀準備了兩樣餡,一樣是蘿卜粉條蘑菇油渣的,一樣是白菜蘑菇粉條油渣的,每樣都是一大盆,這盆可是有臉盆那麼大,裏麵的菜都堆得冒尖。
包子皮是用白麵混著玉米麵,整整的兩大盆,張珍珍看了眼都暈,好家夥,這得蒸多少包子呀,她做了幾十年的飯,即便是早年過年的時候,也沒有做這麼多,她完全忘了這個時候農村人的飯量,六十年代,大家吃的飯菜都沒有油水,基本上都吃的是水煮菜,不抗餓,因此大家吃的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