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京出生在江西上饒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5歲考上江西財經大學,被當地人稱為"神童"。那時他是學校最小的學生之一,學習財經,未來對他來說還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19歲大學畢業,王文京如願來到了北京,進了國家管理機關。對很多人來說,這樣順利的人生就是一個夢想的頂點了。可是,看似老成持重的人卻做了一個驚人之舉:24歲本命年生日的第二天,王文京居然丟掉鐵飯碗,借了5萬元人民幣的發展資金下海辦公司去了,今天王文京的個人身價已是這筆資金的10萬倍。
王文京本人不會預料到,自己對北京的夢想會是今天的模樣: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軟件協會副理事長、商會副會長,而用友公司也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獨立軟件開發商、中國最大的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廠商。
若幹年前的王文京或許不會想到今天他要為中國軟件業在世界謀一席之地而四處奔波,而今天,功成名就的他顯然不會像看上去那麼輕鬆,畢竟起步僅十餘年的中國軟件業還太"軟",麵對中國入世不啻於雪上加霜。
王文京選擇了主動出擊--重金"挖角"。聘請有著國際背景的前宏道資訊北亞區總裁何經華出任用友總裁一職,就是其一個重要的步驟。王文京在給何經華的邀請函裏說:"何總,讓我們一塊兒來寫一部中國軟件史。"用友在走向世界這個目標上前進了一步。用友開始大膽地談論"國際化",而不僅僅是洗掉"土腥"味這個問題了。
何經華會將用友帶到哪裏,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何經華已經為用友帶來了王文京所需的國際化思維意識。而且現實點講,在目前用友所處的發展階段,公司擁有國際化思維比公司國際化本身更加重要。
可見,知識就是財富,用友軟件的發展就是很好的例證。在已經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作為領導者、管理者,重視知識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對加快企業的發展無疑具有重大而且長遠的戰略意義。
常言道:"知識無價貨有價,學海無涯勤是舟。"古希臘一位哲學家叫泰勒斯,窮困潦倒。有一次,他穿得衣衫襤褸在街上行走。迎麵走來的幾個商人對他進行挖苦:"泰勒斯,聽說你知識淵博。可是,知識能給你帶來什麼呢?是黃金?還是麵包?"哲學家答:"咱們走著瞧吧,我會用事實來教訓你們的。"
後來,泰勒斯運用豐富的知識,推斷第二年將是個橄欖豐收年。於是,他在冬天用相當低廉租金,把當地所有的橄欖油器全租下來。不出所料,次年果然是個橄欖豐收年。而這時,許多急於發財的人到處找榨油器,結果都一無所獲。最後才知道榨油器都給泰勒斯壟斷了。他們走投無路,跑到泰勒斯家門口苦苦哀求,其中也有那些挖苦過泰勒斯的商人。這時,哲學家以嘲弄的口吻向眾商人聲明:"高貴的富翁嗬!看到了吧?這些榨油器都是我用知識搞到手的。像你們這些富翁也隻好求助於我。然而,我追求的並不是這幾個錢。我需要證明一個道理:知識是無價之寶,是最偉大的力量。"
可見,泰勒斯之所以得勝,完全得助於知識的力量。如果他不是具備豐富的天文學、數學、農業和預測學的知識,以及資金運用、供求規律等方麵的知識,又怎麼可以取得這場勝利呢?可見"知識生財"這個道理,鑒古察今,無有例外。
作為商人,需要具備知識與才能。商人家應該是雜家中的雜家,專才加通才,才能成為帥才。循此要求出發,想做一個成功的商人,在經營事業中能夠不斷取得成功,必須養成終身好學的習慣,不斷進取,永不知足。隻有不斷改進思維,更新知識,才能不斷增長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