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從秦國到秦朝3(2 / 3)

專諸是春秋時期吳國人,家住陽山之野,靠為人屠豬維持生計,當時伍子胥隱居於此,其交好。後來,吳公子光欲刺其兄吳王僚,來見伍子胥,請其薦一勇士,伍子胥薦了專諸。為了刺殺吳王僚,專諸於是隱太湖學治魚三月。藏魚腸劍於魚腹,成功地刺殺了吳王僚。當時吳王僚之子公子慶忌與其手握兵權的母弟掩餘、燭庸均被派出征楚國,因此,公子光謀成王位,即吳王闔閭。

要離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其折辱壯士丘迮,被推為天下勇士。自吳王僚死後,闔閭立國,公子慶忌逃往艾城,招納死士,接連鄰國,欲待時乘隙,伐吳報仇。公子慶忌骨騰肉飛,走逾奔馬,手能接飛鳥,步能格猛獸,矯捷如神,萬夫莫敵。因此闔閭日夜憂慮。時伍子胥又薦贏弱體細的勇士要離刺殺慶忌。要離獻計殘身滅家,取得慶忌信任,終於成功刺殺了慶忌。(典故“壯士斷臂”即來源於此)專諸和要離成就了一代霸主吳王闔閭(春秋五霸之一)。

聶政戰國時期魏國人,原居軹地深井,因得罪鄉裏,帶母及其姐窨避居齊國都城臨淄,乃吳起好友。後吳起因私利將其薦給豪富嚴遂,聶政到達韓國都城平陽後,成功的刺殺了忘恩負義的韓相國俠累。

而最有傳奇性和婦孺皆知的當屬荊軻刺秦。說到刺秦,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學時語文課本裏有選自《史記》的“荊軻刺秦王”精彩故事,其中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慷慨悲壯場麵,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些年,陳凱歌導演過影片《荊軻刺秦王》;後來又有張藝謀導演的空前大片《英雄》,都與刺秦有關。刺秦甚至成了一時間眾多文藝作品關注的熱點。弘揚英雄主義、展現叱吒曆史是對的,提倡和平、反對戰爭也是好的;但是,一味正麵宣傳霸王思想、君主專政,卻有些保守乃至腐朽了。

秦王嬴政在李斯之後,還重用了另一位著名法家人物——魏國的尉繚子。尉繚子同樣采取連橫術以打擊合縱術,他用計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而秦國則趁機攻占了燕國的幾座城池。燕國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作政治人質。他見嬴政有兼並列國野心,如今又奪取了祖國的土地,而且平日嬴政待他也很不好,便設法逃回了燕國。他回國後,便開始尋找刺殺秦王的人。後來,他終於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祖籍齊國,後遷於衛,遊說於趙、燕的荊軻。太子丹把他奉為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他坐,讓他一起享用自己的飯食、衣服。荊軻很清楚,太子丹這是為將來有朝一日能用得上自己,但他畢竟並未主動命令自己做什麼。“士為知己者死”,荊軻非常感動,也非常希望能為太子丹去赴湯蹈火。

公元前230年,秦國首先滅了韓國。兩年後,秦國大將王翦攻占了趙國都城邯鄲,向燕國進軍。燕國兵少將弱,危在旦夕,人心惶惶。太子丹非常著急,就跑去荊軻處,與他商量如何刺殺秦王,以徹底解決本國危機。荊軻知道是自己報答的時機到了,於是說:“要刺殺嬴政,就必須先接近他的身邊。要接近他,就必須先讓他相信我們是去向他求和的。聽說嬴政早就想得到燕國督亢的土地(今河北涿州一帶),還有流亡在燕國的秦國將軍樊於期,因為他正在懸賞抓他。我要是能拿著督亢的地圖和樊將軍的頭顱去進獻,嬴政一定非常高興,會接見我並對我沒有防備,這樣我就有機會下手了。”

太子丹卻猶豫、難過地說:“把督亢的地圖帶去,那毫無問題。可是,樊將軍是因受嬴政的迫害而來投奔我的,我怎能忍心要他的命呢?”荊軻知道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就私下去找他,並對他說:“我是自己來找你的,不是太子丹的意思。我現在決定去行刺嬴政,但就是怕見不到他的麵。現秦王正在懸賞捉拿你,我若能帶著你的頭顱去送給他,他就一定會接見我。”樊於期聽說是為刺殺不共戴天的仇敵嬴政,二話沒說,馬上拔出腰間的長劍,刎頸自殺。

樊於期既然死了,太子丹也沒有辦法,為他痛哭了一陣。於是荊軻準備出發去秦都了。臨行前,太子丹交給他一把鋒利的匕首。這是一把用劇毒藥煮煉過的凶器,人隻要被它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亡。太子丹又派了個年僅13歲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助手,一同赴秦。這秦舞陽雖說年幼,平時卻也是殺人放火,膽大妄為,毫不怕死。

荊軻知道此去一定凶多吉少,不管刺秦能否成功,自己都將有去無回。而他也抱定了必死的信念,在易水(今河北北部)畔把酒臨風,與朋友高漸離話別。高漸離擊築(一種古樂器),荊軻則高吟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吟罷登車而去,再不回頭。唐朝詩人駱賓王曾作詩感歎:“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魯迅先生也曾說過,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然也!

於是荊軻一行不日就到了秦都鹹陽,時為公元前227年。秦王一聽燕國派使者送來了督亢的地圖與樊於期的頭顱,自然十分高興,就傳令在鹹陽宮接見荊軻。到了秦國朝堂上,荊軻從秦舞陽手裏接過地圖,又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木匣上去,獻給嬴政。嬴政打開匣子,裏麵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還麵目崢嶸,仿如生人,似乎在憤怒地瞪著他,把他嚇了一跳。這時出了個小茬子,那就是秦舞陽的跟隨,對荊軻刺秦一舉而言反倒成了累贅,成了畫蛇添足。平時殺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秦舞陽,走進大殿,眼見兵甲威武、虎視眈眈、如臨大敵、殺氣騰騰的場麵,這陣勢哪裏見過?便不免有些惶恐,麵呈慌張,手腳微抖。於是嬴政有些懷疑。盡管荊軻從容自若,不斷解釋,暫時搪塞了過去;但是精細、機敏的嬴政心裏已存一絲警惕,這就為荊軻他們下一步的行動製造了麻煩。

接著,嬴政又讓荊軻把地圖呈送上去,讓他一覽全貌。荊軻此時還是很鎮定。他把這一長卷的地圖慢慢打開,並仔細觀察秦王表情變化。到地圖全都打開時,荊軻事先卷在地圖裏的那把匕首(按秦王規定,外人不得攜帶兵器上殿)就露了出來。這就是著名的“圖窮匕首現”典故。

秦王一見,頓時驚呼,滿臉蒼白,威風盡掃。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嬴政一隻袖子,右手裏的匕首即向他胸口刺去。嬴政使勁掙脫那隻袖子,便往殿外跑去。荊軻拿著匕首,在後麵緊緊追趕。嬴政一見跑不掉,就隻好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轉,而荊軻也跟著他邊追邊轉,兩個人就在柱子周圍轉起圈來。嬴政急切間隻顧逃跑,不好拔下自己腰間的長寶劍,而荊軻手頭的匕首也一時刺不到他身上。秦舞陽此刻已嚇得差不多暈了,不知該怎麼辦,傻子一樣呆呆地站在原地。

這樣子拖下去,對荊軻是很不利的。畢竟敵眾我寡啊!說時遲那時快。這時有個伺候秦王的醫官夏無且,急中生智,把手裏的藥袋向荊軻扔了過去,荊軻隻得做了一個避開的閃身。就是利用這寶貴的空隙,秦王騰出了手腳,一個轉身,猛地拔出寶劍,湊前一步,對準荊軻左腿就是一劍,當即將其砍倒。荊軻一陣劇疼,馬上委頓於地,隨即將匕首向秦王擲去,卻未能命中。秦王的武功是要遠勝荊軻的。荊軻雖被砍翻在地,眼見行刺不成,但仍很英武,視死如歸,對著嬴政大罵不止,倚柱狂笑,手指直戳,以示輕蔑。而旁邊剛才被突如其來的場景嚇得也有些發懵的眾侍從武士,此時便如幡然醒來,一擁而上,數刀並擊,殺死了荊軻。那位呆立在台階下的“秦舞陽”,自然同樣很快死在了武士們的亂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