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三世而終1(2 / 3)

陳勝(?—公元前208),又叫陳涉,陽城(今河南登封境內)人。吳廣又叫吳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陳勝出身貧民家庭,後為人傭耕,一輩子受盡苦難,對自己的遭遇一直憤憤不平。可是,更不幸的事情又落在了他的身上。他和吳廣等一群窮苦男子,一共900人,被秦二世征發去一千餘公裏外的北疆重鎮漁陽(今北京密雲一帶)駐防。陳是屯長,吳是另一屯長,當然他倆又是好朋友。陳很聰明,膽量大,有無窮的智慧和點子;吳很穩重、厚道,群眾基礎很好,兩人的性格恰巧形成互補,故能配合默契。

那時正值雨季,當他們一行走到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縣境內)時,天上下起了連綿瓢潑大雨。此地靠近淮河的一條支流澮河,地勢低窪,大水淹沒了道路,沒法走了。他們隻好停下來,等天晴了再走。按照秦朝嚴厲的律法,什麼時候達到達什麼地方,就必須按時,誤期便要殺頭。陳勝、吳廣估計了一下,覺得無論如何也不能按期到達漁陽的。也就是說,他們已經犯下死罪了。兩人在一起商量該怎麼辦。

陳勝說:“如今是趕到漁陽也要被殺頭,逃跑抓回來也要被殺頭。起來造反、奪天下,大不了不成功,也不過是殺頭。橫豎是一死,與其這樣等死,還不如拚一拚呢!”吳廣認為陳勝說得有理,便決定跟著他大幹一場。當時的人們很迷信,想要號召大家聽自己的話,站起來造反,就必須裝神弄鬼一番,以取得大家的信任。他們終於想出了一個計謀。第二天,夥夫去菜市買了條魚回來,剖開鯉魚肚子時,很驚奇地發現裏麵有一塊綢布,上麵用朱砂寫著“陳勝王”三個字。這事很快就傳開了,眾人都以為這是老天爺的旨意,原來陳勝竟是真命天子啊!陳、吳二人暗暗沾沾自喜,因為造反已經成功一半了。

過了幾天,陳勝、吳廣二人帶領著一大幫人,趁押送他們的軍官喝醉了酒時,故意去要求他們釋放大家。軍官一聽,又急又氣,先是抽打了吳廣幾鞭子,接著又要拔出劍來殺吳廣。於是大夥一擁而上,陳勝趁機殺死了軍官,大夥都感到出了一口惡氣,顯見他們平時都沒少受軍官的責罰。見大家都很齊心,陳、吳二人決定立即發動起義。他們派人砍伐樹木來作旗幟,以竹竿製作兵器,並用泥土壘了個大平台,作為起義誓師的地方。陳勝還在最大的一麵旗幟上繡了一個大大的“楚”字,這就是他們的番號了。他又作了一番熱情洋溢、鼓舞人心、很有煽動力的誓師和就職演說,什麼“是漢子就應該活得轟轟烈烈,也死得轟轟烈烈。那些王侯將相,難道他們天生就都是王侯將相的嗎?不是!他們也是一步一步做到這樣的。我們同樣有做王侯將相的權力和機會!隻要大家跟著我一起打天下,我一定會讓你們也都成為王侯將相!”之類。

大澤鄉起義爆發的消息很快傳開,附近窮苦老百姓扛著鋤頭、鐵耙、扁擔,紛紛趕來加入起義。他們的部隊一下子壯大起來,不斷打擊敵人,並一路向西北乘勝挺進,很快占領陳縣(今河南淮陽境內)。陳勝在陳縣稱了王(吳廣任假王),以已死的公子扶蘇和故楚國大將項燕為名,國號“張楚”。當時他們已發展到兵車600—700乘,騎兵一千餘,步卒數萬人。之後,陳勝派周文去攻打秦朝都城鹹陽。周文雖懂點軍事,作戰也很勇猛,也打了不少勝仗,甚至差點逼到了離鹹陽不過百裏的戲(今陝西臨潼),但最終還是孤軍深入、寡不敵眾,被強大的秦兵打敗,他也被迫自殺。吳廣則率軍進攻滎陽,結果被自己部下田臧假借陳勝名義殺害。一支支隊伍被敵人消滅,最後隻剩下陳勝一人。而陳勝在稱王後,已變得驕奢虛榮,六親不認,以致眾叛親離,在秦軍的咄咄攻勢下,隻好退出陳縣,向東南退卻。不料在路上他又死在自己的馬夫莊賈之手。

戍卒叫,函穀舉。民心歸從,天下響應。一群典型的亡命之徒向龐大秦帝國發起挑戰,雖等於雞蛋碰石頭、自投火坑,卻想不到竟引起各地的連鎖性變故,並最終導致帝國的轟然倒塌。為擴大影響力,各地領袖紛紛使用那些本已消失長達20年的王國名號,自稱國王,或擁立故王後裔為名義之主。秦王朝所建立的光輝帝國,短短14個月即瓦解土崩,中華大地重新恢複天下混亂、四分五裂的昔日局麵。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農民起義,作為農民起義的首創和童年階段,陳勝吳廣起義雖然很短暫、幼稚、弱小,甚至有很多缺點,但他的首創價值,他所提出的許多好口號與主張,他對秦王朝的沉重打擊,因他而帶出了項羽、劉邦等豪傑並最終使秦朝覆亡,在中國曆史上都有著巨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第三節指鹿為馬的奸相

趙高像

趙高(?—公元前207),一生下來就被人閹割了,後來在秦朝宮廷裏做宦官。秦始皇聽說他很有才能,便提拔他當了中車府令,並讓他教小兒子胡亥學習審理判決訴訟案(史書說是“精明強悍,通曉律法,熟讀史書”,他當然是很聰明,才幹也高,但主要還是性格圓滑,會做人,而且生理畸變,心術不正)。胡亥非常寵愛他。趙高曾經犯下經濟大罪,秦始皇派蒙毅懲治他。蒙毅原則性強,辦事認真,便依法要處死趙高。胡亥為他求情,秦始皇自己也比較寵愛他,所以還是赦免了他,並恢複了他的官職。但是這樣以來,趙高卻非常仇恨蒙氏兄弟。

當初,在秦朝有著名的蒙氏兄弟,世代為官,忠心愛國,才能卓越,秦始皇也很信任他們。秦始皇文重李斯,武重蒙氏。但畢竟李斯那時已年老體邁,而蒙氏兄弟還正當年輕。蒙氏兄弟中,最傑出的一是攻打匈奴、修築長城的蒙恬,一是2006年熱播影片《神話》(故事是純虛構的)同名男主角的原型蒙毅。秦始皇派蒙恬在外擔任大將,戍守邊關,留蒙毅在朝廷參與國事,依為股肱,稱為忠信大臣,即便是高級將領或丞相,也沒有人敢與他們爭高下的。

且說上文中提到的在秦始皇出巡返歸都城鹹陽的河北沙丘道上,嬴政大帝突然駕崩,趙高、胡亥與李斯密定陰謀,準備篡改皇帝遺詔,由原立公子扶蘇改為立胡亥繼承皇位,並賜死扶蘇。趙高還要求同時賜死蒙恬,一方麵是蒙恬得罪了他,他仇恨蒙,要置蒙於死地而後快;另一方麵,蒙恬與扶蘇交好,軍權在握,也是他篡奪朝政路上最大的障礙之一。假遺詔中還以先皇的口吻嚴厲斥責扶蘇、蒙恬不稱職。假遺詔到了北方邊境,扶蘇乍聞父皇去世,非常傷心,立即就要自殺。蒙卻懷疑遺詔有詐,勸扶先不要死,了解清楚事情真相再說。可扶蘇還是當場自殺了。蒙恬不肯死,被趙高他們派來的使者囚禁在陽周,改由李斯的舍人任護軍。胡亥得到使者回報,聽說扶蘇已死,自己皇帝當定了,一時高興,便想釋放蒙恬。心狠手辣的趙高卻決定斬草除根。這時正逢蒙毅受始皇之命外出祈禱山川神靈求福後返回,趙高又在胡亥麵前大進讒言,於是蒙毅也被他們抓獲,囚禁在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