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與胡亥、李斯一行回到鹹陽,安葬了秦始皇,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而實權卻掌握在趙高的手裏,二世對他言聽計從。在趙高的攛掇下,二世打算誅殺蒙氏兄弟。他哥哥的兒子子嬰(後為秦三世)勸諫道:“趙王趙遷殺李牧而用顏聚,齊王田建殺他前代的忠臣而用後勝,結果都亡國了。蒙氏兄弟是秦國的重臣、謀士,陛下卻打算一下子就把他們拋棄、除掉。似此誅殺忠臣而扶立節操品行不端的人,在內會失去群臣的信任,在外會使將士們軍心渙散!”但是二世不聽從勸告,隨即殺掉了蒙毅,並還要殺蒙恬。蒙恬說:“自我的先人起直至子孫,在秦國建立功業和忠信已有三代。如今我領兵30多萬,身體雖然被囚禁,但我的勢力仍然足以謀反。可是我知道自己必定得死卻還要奉守節義,是因為我不敢辱沒祖先之教,並表示我不忘先帝的恩德啊!”於是服藥而死。
秦二世昏庸無能,毫無誌向,隻想在貪圖享樂中度過一生。奸臣趙高又給他使壞點子了。趙高說:“陛下想好好享受人生,本來是正確的,可是還有些事情沒有辦完。沙丘奪權之謀,各位公子和大臣都有所懷疑。而各位公子都是您的哥哥,大臣又都是先帝設置的。如今陛下剛剛即位,這些公子臣僚正憤憤不平,恐怕會發生事端。我尚且戰戰栗栗,生怕不得好死,陛下又怎麼能夠這樣毫無顧忌和憂患呢?”秦二世一聽,馬上驚恐得臉色蒼白、六神無主,連忙問他怎麼辦。趙高說:“陛下應嚴刑峻法,使有罪的人株連他人,這樣即可將大臣及皇族殺盡,然後搜羅提拔遺民,使貧窮者富裕起來、卑賤者高貴起來。並把先帝過去任用的臣僚全都剪除,再任用陛下您自己的親信。這樣,他們就會暗中感念你的恩德。禍害被鏟除、奸謀遭堵塞,群臣沒有不蒙受您的雨露潤澤、大恩厚德的。直到那時,陛下才可以高枕無憂地縱情享樂了!”
秦二世認為他說得有道理,於是便修訂法律,使之更加嚴厲苛刻,凡朝中大臣、各位公子犯了罪,總是交給趙高去審訊懲辦。就這樣,先後有12位皇子在鹹陽街市上被斬首示眾,10位公主在杜縣被分裂肢體而死,他們的財產全部充公。而他們都是胡亥的親哥哥、姐姐啊!在這些事件中受到株連的,更是數不勝數。二世時期比始皇時期更加殘暴黑暗,也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當時趙高的職務尚是郎中令。他政治道路上最大的眼中釘還是左丞相李斯,無論成就、資曆、地位、聲望,他都遠遠不如李,他一直想拔掉李。再說他平時自恃受皇帝寵幸而橫行霸道,出於私怨殺了太多人,也恐怕包括李斯在內的要臣們(李作為丞相還是諸臣之首)在朝廷奏報政務時揭其老底,就勸說秦二世幹脆不再坐朝接見大臣,常常住在深宮裏欣賞歌舞,飲酒淫樂。而由趙高侍奉左右,獨攬大權,處決一切事務。但李斯對此持有異議。趙便去會見李,先是稱讚了他的忠心愛國,並建議他單獨進宮覲見皇帝,奏議國事。李以為然,卻不知有詐。當他在趙高的引領下幾次三番去見二世時,二世正在與一群美女尋歡作樂,便很不耐煩,也很不高興。趙高在旁趁機大進讒言,說了李斯許多“莫須有”的壞話。二世想查辦丞相,卻又擔心沒有證據。正在他猶豫時,李斯又立即上奏揭發趙高獨斷專行的狼子野心。二世卻護著趙高,不讓李斯等人彈劾他,並暗中把李斯的話告訴了他。
由於秦二世的暴政酷刑、賦役繁重,老百姓不堪其苦,關東(函穀關以東,今中原、齊楚一帶)的盜賊(其實是農民起義,包括陳勝、吳廣及其餘部)日益增多。而朝廷無休止地征發關中(函穀關內,今陝西一帶)士兵去攻打盜賊。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大力進諫,認為盜賊蜂起,主要原因是兵役徭役、賦稅攤派太重,建議皇帝減少賦役。這回激怒了秦二世,將他們狠狠謾罵了一通,並把他們三人押送給司法官吏,審理責罰他們的罪過。二馮絕望自殺,天真的李斯下獄。
秦二世將此案全權交與趙高處理,以查究李斯與其子李由的所謂“謀反”一事,將其家族、賓客全部逮捕。趙懲治李毫不留情,先狠狠打他一千餘板,後者忍受不了痛苦,隻得屈打成招。可李斯一時還不想自殺,因為他尚心存一絲幻想。他自認為能言善辯,功勞卓著,且並無反叛之念。他準備上書為自己辯解,希望二世能醒悟,赦免自己。於是他在獄中洋洋灑灑寫了篇很長的奏疏,回顧自己的輝煌一生與勞苦功高,很有些倚老賣老、大肆炫耀之意,無非是希望皇帝能看在他過去的份上,放他一馬。可他太天真又太糊塗了,今日不是當年,二世不是始皇,凶殘的趙高就是要致他於死地,而胡亥隻是一個昏庸的草包。奏疏上呈後,根本還沒到胡亥手裏,就被趙高命獄吏丟在一邊,並說:“囚犯哪有權力上書?”趙又派其門客若幹人,先後冒充禦史、謁者、侍中,輪番審訊李斯。李則翻供以實情對答,趙便動輒讓人嚴厲拷打他。後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供詞,李以為還與以前一樣,便一直不敢更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判決書呈上後,二世高興地說:“如果沒有老趙你,我幾乎就被這廝出賣了!”
李斯的長子李由時任三川郡守。當朝廷派去調查他的人到達三川時,李由已被楚軍殺死了。使者回來,正逢李斯被交給司法官吏審問。若是實情相告,趙高所謂的“李氏父子串通盜賊謀反”一說便不成立。趙於是捏造了李由的罪證,與李斯的罪狀合在一起,判處李斯死刑,在鹹陽街市上腰斬。李走出監獄,與其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頭對兒子說:“我真想和你重牽黃狗,共同出上蔡東門去追逐狡兔。”李家三族的人也都被殺盡。二世任命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都由他自行決斷。趙高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最有權勢的宦官。
奸相趙高獨秉朝政,峻法嚴刑,誅戮異己。但他又擔心群臣不服,於是先行試探。一天上朝時,他牽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名貴的馬啊!”胡亥笑道:“丞相開玩笑吧?竟把鹿說成馬。”趙又詢問侍立左右的大臣,有的沉默,有的迎合他也說是馬,有的爽直便說是鹿。於是,趙高暗中將那些說是鹿的人一一陷害致死了。此後群臣都害怕他,噤若寒蟬,再也沒有人敢議論他的過錯。這就是“指鹿為馬”的典故。
以前趙高老說關東的盜賊成不了大事,搖撼不動大秦朝廷。等到“西楚霸王”項羽俘獲秦將王離等人,而名將章邯等人的軍隊也多次被打敗時,趙高隻得上書請求增兵援助。這時,函穀關以東的中原大部分地區,都紛紛背叛秦朝,響應諸侯。諸侯也都各自統率部眾向西進攻。又因為在巨鹿大戰中,章邯請求朝廷增援,趙高卻想推卸責任,不願意發兵,還反說章“縱敵玩寇”。章邯進退失據,沒有別的選擇,隻好向項羽投降。秦軍大為削弱,岌岌可危。
公元前207年8月,沛公劉邦的人馬攻打武關(今陝西丹鳳縣境內),離鹹陽已不遠了。趙高恐怕二世發怒,招致殺身之禍,就托病在家,不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