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大夢開始的地方
劉邦像
劉邦(公元前256或247—公元前195),即後來的漢王、漢高祖。字季,沛縣豐邑(今屬江蘇)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締造了中國曆史上又一次統一的局麵,幾百年大漢朝的輝煌時代也就此拉開序幕。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卻是曆史上第一個布衣天子。甚至有人說他是流氓,是無賴。他究竟是怎樣從一個小小泗水亭長成就大業的,至今仍成為人們津津樂道、意見不一的話題。
劉邦,《史記》中的記載為“姓劉氏,字季”。實際上,“季”在古代的含義隻是一個排行,老大叫“伯”,老二叫“仲”,老三叫“叔”,老四叫“季”。所以,“劉季”這個名字其實隻是個排行而已,用今天的話說就叫“劉四”。這實在不是一個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名字。因此,後來劉邦在事業蒸蒸日上,逐漸有成為帝王將相的趨勢時,便自己取了“劉邦”作為名字,“邦”即“國”,可見其治國安邦、稱王稱霸的雄心壯誌。他早已不是當年街頭那個劉四了,其平民家族沒有名號的曆史也將從此改寫。隻是,一個人的本來麵目,又豈是光改個名字就可以脫胎換骨的?直到若幹年後,他當上了大漢王朝的皇帝,衣錦還鄉、不可一世時,他當年的街坊鄰居還說:“這不就是隔壁那個劉四嘛!”也許是怕褻瀆“今上”要殺頭的,這鄰居有些話還不好說出口:“這小子不過是流氓、無賴,不學無術、偷奸耍滑,怎麼就奪得了天下?”(見元朝睢景臣的套曲《般涉調·高祖還鄉》。)
劉邦在年輕時遊手好閑、好吃懶做、吊兒郎當,對於養家糊口之事漠不關心,可謂不務正業。當然,這可能與其在眾多的兄弟中最小有關,農耕之事自有哥哥們為他撐著,而且哥哥們還寵著這小弟。但是年紀輕輕的他,因為另有些特別的本事,倒有著極強的人格魅力。
一方麵,據說他長相奇特,長頸高鼻,眉骨聳如龍額,可以說是當時的偉男子。這自然容易引起大家對他的好感,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為神奇的是,據說他“左股七十二黑子”,也就是左邊的大腿上長著72個黑色的小點。這“七十二黑子”,大概不過是胎記、黑痣、麻子之類的東西,數目也未必就是72個。但是72為9的倍數,在古代乃蘊含天子之氣的吉祥數字,而術士們也說是應了“赤帝火德七十二日”的征兆。這固然可能是劉邦即位之後,史家臣下們為掩飾其平民的出身,暗示他係天賜的真龍天子身份;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劉邦確實是有與眾不同之處的。
在性格方麵,他為人大度,喜歡施舍財物,生性豪爽,心胸開闊,不拘小節,懂得寬容,人緣很是不錯,也結交了不少朋友。這些朋友對他可謂死心塌地,自始至終忠心耿耿地追隨著他。交際能力的積累,為其日後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際關係可以說是一門更高深的藝術,掌握此道者大可更順暢地施展抱負。劉邦在年輕時便將其運用得得心應手,可以說他確實具有天生的領袖氣質。換句話說,他的情商很高。
而且劉邦目光遠大,素有很高的抱負,並不安心於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地從事父老鄉親、平頭百姓們年年歲歲的辛勞耕作。也許,不學無術、偷奸耍滑自有其“理由”吧。可是,隻怪他既無當大官的父兄親戚,能夠一生下來便榮華富貴;又沒有生在皇城根下,則升官發財、飛黃騰達的機會也多得多;也撈不到一個“名牌大學”(當時叫“太學”)的正規文憑(這也不是他的擅長),可以名正言順地走進衙門大院,去給公卿要員們當秘書副官;更不是沉魚落雁、傾國傾城的絕色美女,剛出落得豆蔻佳麗,就會被選送到宮廷裏服侍皇帝。所以隻能眼高手低,空歎命苦,久久鬱鬱無成。
但終於有一天,時來運轉了。那年他已34歲“高齡”,竟然也混到了一個小官當,成了老家附近泗水亭的亭長。當然,劉邦還是參加了所謂的“錄用考試”。實際上,劉邦在年少時也曾讀過一點書,但是大概他對讀書並不感興趣,那也不是他心中的方向,於是不願意耗費太多的精力,便很灑脫地放棄了。讀書哪裏有和朋友們暢飲叫嚷開心呢?哪裏有騎馬奔馳痛快呢?當然他能當上官,還需要舉薦,這一點恰是劉邦的強項,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他無可厚非的優勢。蕭何這位老朋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那麼,當時秦朝的亭長,又是一個什麼位子呢?按照嬴氏政府的行政區劃,十裏為一亭,亭長管理的範圍便是在這十裏之內,職務相當於現今的鄉鎮派出所所長,可謂最低的一級官吏,也就是連七品芝麻官都不夠。如此低的官銜,劉邦卻也做得悠哉樂哉。當然,他以前的毛病仍絲毫未改,好酒貪色,打牌賭博,四處惹事生非。擅長交際倒也沒有什麼變化。而且,這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官,還是提升了他的人際關係網絡的層次。畢竟現在人家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他不但有了一定的身份,也有了更多的收入,交朋友也更有了資本。他的朋友更多,也更鐵了。在泗水亭認識的朋友,都成了他日後打天下最忠實的夥伴。可見,這段經曆對於劉邦的一生而言,還是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的。
這個小小的泗水亭,就是劉邦夢開始的地方,是他創業的第一步。雖然此時的他,可能並沒想到日後自己要成為一國之君、統領天下;但是他已開始懂得,自己再不會像父親兄長那樣一輩子守在老家的土地上了。他知道,他還有什麼更重要的事情得去做。
在劉邦擔任泗水亭長期間,一個關鍵人物激勵了他成就大業的野心和目標,這人就是秦始皇。嬴政大帝始終不曾想到,在其熙熙攘攘的巡遊隊伍裏麵,會有人於不久的將來顛覆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在那天,正帶民工到鹹陽服徭役的劉邦,碰巧看見了秦始皇的隨行隊伍,萬人隨行,場麵煊赫,極度氣派。他不禁慨歎:“大丈夫當如此也!”想當帝王的念頭便油然而生。
小小的泗水亭長,竟滿懷建功立業、擁有天下的雄心壯誌。此刻的劉邦,終於開始顯露他的不凡。在他看似散漫的背後,另一種巨大的能量也正蓄勢待發,一切似乎隻是在等待一次機會的來臨。所謂時勢造英雄,劉邦就在盼望機會。
當然,大丈夫不僅要在外建功立業,在內娶妻生子也必不可少。時值壯年的劉邦,著實到了婚娶的時候。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會有一個女人的支持。那麼,劉邦背後的女人,也恰恰是在這個時期出現,而且日後對他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劉邦得以娶到嬌妻,也源於其不羈的個性、獨特的魅力。當時,外地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呂文呂公,為沛縣縣令的故交,因躲避仇家來到此地。當地有聲望的人士得知父母官家來了貴客,紛紛前去拜見。縣令特意設宴款待眾人。當時自然也有禮金紅包之說,時任沛縣文書的蕭何,就是管收禮金之人。他提出,禮金一千錢以下的,隻能坐在堂下。而劉邦呢,也趕來祝賀,高喊了一聲“賀錢萬”,大步就邁入到了堂內。實際上,他這不過是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他哪裏有這麼多錢呢?然而,這一聲嚷嚷卻驚動了呂公。據說這位呂公擅長相麵,他一見到劉邦,便看出此人相貌不凡,非同尋常,以後必成大事,於是當即有了將愛女呂雉許配該君的心思。
劉邦對此大有受寵若驚之感,自然不會拒絕這等好事。人家呂公之女呂雉,長得也不賴,且看來還很有才幹;再說,攀上了這麼好的一門親戚,自己也更有威風了。而更重要的是,他已經到了想女人、要女人的年齡!該找個老婆,晚上睡覺也好有人“熱炕頭”了。或許,這在一定程度上還給了他積極的心理暗示:自己不是一般人,應有不一般的前途。受到如此激勵的他,自然更充滿信心。而這時,局勢的發展亦恰好迎合了這一切。此刻的秦王朝,正處於沒落衰亡、岌岌可危之際。百姓處於苦難當中,各項徭役、賦稅沉重,人們不堪重負,怨聲載道,各地造反此起彼伏,改朝換代迫在眉睫,正需要一位大英雄出來領袖大家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