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在位期間,汲取曆史上的大量經驗教訓,以“柔道”治天下,“務用安靜,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法”,采取一係列積極、有效的措施,關注民生需要,實行休養生息,釋放奴婢,減輕賦稅,興修水利,恢複、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有戰有和,步步推進,平定暴亂,統一天下;限製諸侯王、外戚、功臣、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削弱三公,嚴格監察,精兵簡政,裁撤官吏,鞏固中央集權,加強王朝統治;愛好經術,提倡儒學,獎勵名節,維護思想文化正統。這種種措施,既能加強皇權又能緩和階級矛盾,使東漢初年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恢複、耕地擴大、人口增長的可喜局麵,從而奠定了近一個世紀整個國家繁榮富強的物質、精神和體製基礎。
當然,人非十全十美,事非盡善盡佳。光武帝企圖進一步加強專製皇權;但是,封建田莊經濟的發展,土地兼並現象的加劇,豪強地主勢力的擴張,滋長著分裂危機。度田事件的失敗表明,東漢剛建立伊始,各地豪族、郡國大姓勢力即十分強大,東漢皇朝隻能與之妥協。且東漢立國之初,存在“貨輕錢薄”現象,貨幣製度不夠完善,嚴重影響物資流通。光武晚年經常以圖讖決定政事,迷信思想很重,這是其局限性;又貶逐了桓譚、馮衍等直言敢諫之士,有拒諫之失。但大體說來,劉秀先生尚能始終保持謹慎,兢兢業業,勤於政事,這在封建帝王中是難能可貴的。
第五節“強項令”董宣
漢光武帝像
董宣,生卒年不詳,字少平,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東漢初年名臣,先後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陽令等職。在職時不畏強暴,懲治豪族。他任洛陽令期間,漢光武帝劉秀姐姐湖陽公主的奴仆蒼頭仗勢殺人,被公主包庇,吏不能捕。董宣候其出門,攔住湖陽公主的車,令奴下車而殺之。公主還訴於劉秀,光武帝一時也不好辦,令其向公主叩頭謝罪。董宣兩手據地,拒不低頭。劉秀令人強按之,也不能使其俯首。作為執法嚴格的官員,被劉秀戲稱為“強項令”,意思是一個脖子剛強、不肯低頭的市長。自此京師豪族貴戚莫不畏之,號為“臥虎”,並歌之曰:“枹鼓不鳴董少平。”《後漢書》中有其傳。
故事說的是,洛陽令董宣係一錚錚硬漢,他認為皇親國戚犯了法也應同樣辦罪。古話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說是這麼說,中國漫漫數千年的曆史長河,幾人能做到?所以又有一句古話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士。”有一次,湖陽公主一個家奴平時氣焰囂張,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仗勢行凶殺了人,終於慌張起來,隻得躲在公主府裏不敢出去。湖陽公主安慰他,說隻要有自己在,不會有人敢把他怎麼樣的,叫他不要怕。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其門口守著,隻等那個凶手出來。幾天後,湖陽公主坐著車馬外出,跟隨著她的正是那個殺人凶手。董宣得到消息,就親自帶著衙役趕來,於途中攔住了她的車。湖陽公主認為董宣觸犯了自己的尊嚴,便沉下臉來說:“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攔阻我的車馬!”董宣可沒有被嚇倒,要是害怕就不敢這樣做了。他拔出寶劍往地下一劃,還當麵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他又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凶手綁起來,當場就把他處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