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藝術啟蒙,文明穿越——探尋那些失落的世界文明之謎(1)(3 / 3)

世界各國的許多考古學家、曆史學家、人種學家和古文字學家一直試圖通過發掘出來的古城遺址和大批石製印章、陶器、青銅器皿等文物,揭開古城的秘密。經一些科學家考證,摩亨佐達羅在公元前15世紀突然消失是由於猛烈的爆炸和大火導致的。1922年,印度考古學家巴納爾季在印度河口的一個小島發現一片古代廢墟,所有跡象表明,這個城市是毀於一次突然的災難。該地區到處是燒熔的黏土和礦物碎片,顯示出一種爆炸和大火的痕跡。巨大的爆炸力將古城半徑約1000米內的所有建築物全部摧毀,還有一個明顯的爆炸中心,在這個中心所有建築都夷為平地,由中心向外延伸,距離越遠破壞程度越輕。

古印度詩史《摩訶婆羅多》中這樣描繪:“突然空中響起巨大的轟鳴,接著是一道閃電撕裂天空,南邊天空一股火柱衝天而起,耀眼的火光勝過太陽,被割成兩半的天空(與通古斯大爆炸相類似)——房屋街道及一切生物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毀了……”

另外,印度曆史上曾經流傳過遠古時發生過一次奇特大爆炸的傳說,並有許多“耀眼的光芒”、“無煙的大火”、“紫白色的極光”、“銀色的雲”、“奇異的夕陽”、“黑夜中的白晝”等等描述。

那麼,大爆炸是由什麼引起的呢?有人說是自然災害,有人說是外星人的飛船大爆炸,然而這些說法過於荒誕且沒有旁證。

後來,考古學者曾經在摩亨佐達羅的下城南部的一座房屋內發現了十幾具屍體遺骸。遺骸上留有刀痕,而且橫躺側臥,雜亂無序。有的屍體上還帶著手鐲、戒指、串環等。他們身體扭曲,四肢掙紮,一副痛苦的樣子,應該是遭到了突然的殺害。於是許多人重新認為摩亨佐·達羅的毀滅是由於外敵入侵,並開始尋找新證據。然而十幾具屍骨遺骸並不能說明出現了大規模的外族入侵,因而探索摩亨佐達羅消失的原因仍然前路漫漫。

被火山吞噬的米諾斯文明

一次火山大爆發消滅了一個古老的文明社會。克裏特王國被人們遺忘了,隻留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傳說……

在愛琴海上有一個名叫桑托林的島嶼,島上有座桑托林火山。公元前17世紀,桑托林火山南邊130公裏有個克諾索斯王國,位於克裏特島城鎮周圍。它曾經創造了燦爛的米諾斯文明,為後來希臘大陸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克裏特島麵積8336平方公裏,是愛琴海最大的島嶼,米諾斯文明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克裏特島。公元前2000年前後,克裏特島發展到青銅器全盛時期,以島北克諾索斯城為中心建立了統治全島的奴隸製國家。公元前1700年前後,克諾索斯毀於地震。後來,人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新建的米諾斯王宮更加宏偉,而其中的迷宮更是聞名天下。

曾經輝煌的米諾斯文明,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正當鼎盛時期突然瞬間消逝得無影無蹤,這是什麼力量造成的呢?

考古學家們考證,是火山噴發淹沒了米諾斯文明。公元前1470年前後,桑托林火山大爆發,並觸發了一次駭人聽聞的大海嘯。這次海嘯給地中海地區帶來巨大災難,希臘沿海及其島嶼的居民點均遭摧毀,桑托林火山南邊130公裏的克裏特島上的村鎮蕩然無存,米諾斯文明消失了,克諾索斯王國不複存在。少數生還的人渡海來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部的邁錫尼,將米諾斯的文字、藝術、先進的技術帶到這裏,逐漸發展起燦爛的邁錫尼文明。在大約公元前12~前11世紀時,多利安人南下,邁錫尼文明被毀。於是,克諾索斯王國就成了一個遙遠的記憶,而米諾斯文明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了。那麼,米諾斯文明是怎樣的文明?它究竟藏於何處呢?

英國一位考古學家為了揭開這個千古之謎,帶了一支考察隊到克裏特島。經過考證,他們判定該島首府伊臘克林南方七公裏的克諾索斯地下掩埋著一座古城。1900年開始發掘,經過八年的工作,清出無數浮土,一座宏偉的宮殿出現在人們麵前。

米諾斯王宮坐落於凱夫拉山麓,整個王宮依山而建,占地麵積2200平方米。入口位於王宮西南部,進了宮門是一條用石板鋪成的甬道,甬道盡頭,便是中心庭院。它的周圍分布著各種房間,據最低估計,總數也在1500間以上。庭院的東側估計是國王居住部分,有正殿、王後寢室、衛生間、浴室、庫房等;西側有一係列狹長的倉庫;東南角有階梯直通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