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4
重新創業東山再起
1950年春天,沃爾頓帶著海倫和孩子們物色新的理想地點。他開始試圖在靠近俄克拉荷馬邊界的賽洛姆斯普林斯買下一家商店,但是最終與業主吉姆·多德森沒能談妥條件,隻好另覓他處。
有一天,沃爾頓和海倫的父親開車來到本頓維爾鎮,在廣場周圍打量了一番。這原本是沃爾頓和海倫考慮的幾個城鎮中最小的一個,在這個小城鎮,有一家商店就已經足夠了,而在當時那裏已有 3 家雜貨店。
本頓維爾實際上是一個荒僻淒涼的鄉下小鎮,盡管有一條鐵路經過它。它主要以出產蘋果聞名,但當時養雞業已開始出現。它隻有 3000 居民,而紐波特卻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棉花和鐵路城市,有 7000多人。
不過,沃爾頓喜歡競爭,在他看來,這裏恰恰是能證實自己能東山再起的地方。於是他決定,在找不到更理想的地方的情況下,就在本頓維爾鎮重新創業吧!
沃爾頓找到了一家哈裏森雜貨店,那個老店正想出售。但是那個店太小了點,沃爾頓如果要發展的話,就需要把它的店麵擴大一倍。為此,沃爾頓接受了在紐波特的教訓,與隔壁的理發店訂立了一份 99 年的租約。
地方找好了,但擁有該商店的兩個來自堪薩斯城的老寡婦卻在價格上不肯讓步,後來多虧海倫的父親背著沃爾頓趕往那裏,才談妥了這筆交易。
這家商店是一個小小的鄉鎮老店,店中有罐頭、放帽子的盒子、各種縫紉紙樣,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東西。海倫帶著孩子們趕到那裏時,她當時真不能相信這就是他們將來要生活下去的地方。
但是沃爾頓卻信心百倍地說:“海倫,你放心,在我們來到該城後這種局麵將得到改變!”新找到一個施展才能的舞台,沃爾頓骨子裏積壓的雄心壯誌找到了釋放的途徑。
在沃爾頓買下這家商店之前,它的年營業額隻有32000美元,而他在紐波特的那家商店有 25 萬美元。但沃爾頓不在乎這些,因為他有宏大的計劃。
沃爾頓讓人拆掉了理發店和老的雜貨店之間的隔牆,裝上嶄新的熒光燈照明的貨架,代替以前少數幾隻吊在天花板下的光很暗的白熾燈,使店麵煥然一新,基本上把它建成了一家新店。
這樣一改造,商店就有50米寬、80 米長了。在當時,4000 平方米麵積的商店,對本頓維爾鎮來說已經是一家巨型商店了。
本·富蘭克林公司的查利·鮑姆是一個熱心的人,他和沃爾頓建立了很深的友誼,又幫助沃爾頓把他在老伊格爾商店安裝的所有貨架都拆了,把拆下的貨架裝上一輛大卡車從紐波特運往本頓維爾。
在運輸過程中,因為他們的車載在某些方麵不符合規定,所以他們必須通過一段年久失修、 泥濘不堪的公路,以便繞過設在羅傑斯的一個過磅站。在那條糟糕的老路上兩個人被顛得頭暈眼花不算,行駛中還碰壞了大約一半的貨架。但為了節約成本,好歹查利·鮑姆幫沃爾頓又把它們重新安裝起來了。
這時,沃爾頓讀到一篇報道文章,說設在明尼蘇達州的兩家本·富蘭克林特許經營店已經實行了自助銷售。在當時這是一個全新的經營概念,於是沃爾頓連夜乘公共汽車長途跋涉趕往明尼蘇達州的派普斯通和沃辛頓這兩個小鎮去考察。
沃爾頓看到,這兩家商店的四壁設貨架,在所有來回的通道上設兩個島型貨櫃。店裏不到處設收銀機和店員,隻是在店門口設置結賬台。
這樣的自由選購方式,大大提高了對顧客的信任度,也增加了顧客購買商品的購物欲。體會到這麼做的好處,沃爾頓一下就喜歡上了這種格局,所以回到本頓維爾他也決定照這樣做。
為了進行商業促銷,沃爾頓在一開始就進行了一次出色的減價大 拍賣。他們在店堂四周的桶裏裝滿了貨物,那些太太小姐們紛紛湧進店來,彎腰撲在那些裝貨的桶上爭先恐後地挑選商品。
沃爾頓看到這種現象,皺著眉對查利·鮑姆說道:“查利,有一件事我們必須得做。過去時局艱難,有些人的內衣相當破了,現在我們應該進一些真正優質的女內衣。”
當查利·鮑姆幫助沃爾頓布置好在本頓維爾的那家商店後,它就成了周圍8個州內的第一家自助商店,也是當時全美國第三家自助雜貨店。
1950 年 7 月 29 日起,沃爾頓開始在 《本頓民主黨人》報上做第一次廣告。這是為沃爾頓的廉價商店“重新開張大甩賣”做的廣告,廣告宣稱:
本店保證有大量價廉物美的東西供應,向孩子們免費贈送氣球,9 美分一打的衣夾,10美分一隻的玻璃茶杯……
當地居民們看到廣告後紛紛出動,一連多少天都到這家商店來買東西。這也是一家本·富蘭克林的特許經營店,就像紐波特的那家商店一樣,該商店立刻脫穎而出,變成一家興旺的企業。
這個時候,沃爾頓早已脫離了本·富蘭克林公司的“本本”經營方式,在銷售中融入了自己的新思路和新概念。所以,他更願意將本頓維爾的這家商店稱作“沃爾頓廉價商店”。看到那些充滿購物激情的太太和小姐們紛紛湧進來,彎腰撲在那些裝貨的桶上,沃爾頓此時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沃爾頓天生具有一種吸引人的氣質,他會在距離別人老遠的地方就熱情地打招呼。這也是那麼多人喜歡他並且樂意在他店裏買東西的原因。他通過和氣待人帶來了生意。
另外,沃爾頓仍然能在商店裏想方設法試行一些新花樣。有一次他到紐約出差,幾天後他回來對店員伊內茲·思裏特說:“嗨!伊內茲,你過來,我給你看一樣東西,這是今年流行的玩意兒。”
伊內茲走過去,他看到一隻裝滿了襻帶涼鞋的箱子。這還真是種新鮮東西,伊內茲·思裏特笑著說:“沃爾頓先生,我想說,這些東西肯定無法賣出去,它們隻會使你的腳指頭起泡。”
沃爾頓聽了,神秘地笑笑,然後,他拿起來一雙雙地捆好,把它們放在走道一頭的一張台子上,標價每雙19美分。
沒過幾天,伊內茲·思裏特驚訝地發現,那批涼鞋居然賣光了。伊內茲·思裏特從來沒有看到一件東西賣得那麼快,一雙接一雙,一大堆很快就賣完了。鎮上每個人都買了這樣一雙涼鞋。伊內茲·思裏特從此對沃爾頓佩服得五體投地。尋求更大的拓展空間
1952年,沃爾頓在本頓維爾的商店生意已經很興旺了。首戰告捷,這時,他開始在其他城鎮尋找開設商店的機會。
海倫出於穩定考慮,勸丈夫說:“薩姆,我們再穩定一兩年之後,再考慮拓展不好嗎?”
沃爾頓卻說:“不行。商業上的機會有時是稍縱即逝的,一方麵我渴望做更多的生意;另一方麵我不想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