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7
學習經驗擴大規模
從 1958年至 1970年,大多數商店隻是照搬康涅狄格州或波士頓某家商店的做法,雇一些懂得業務的進貨員和業務主管,然後就開店。這種做法在當時相當成功。
沃爾頓從不追隨一時的風潮,他總是盡力去建立一個良好的零售機構。在第一家沃爾瑪店開業前後,他走遍全國,結識了許多促銷商,參觀了多家店鋪和公司總部,認真研究折價銷售的形式。
沃爾頓參觀的第一批商店是東部的批發倉庫,那些店是折價銷售的發源地。他還去了位於羅得島的安·霍普百貨店,馬薩諸塞州和其他一些商店。此後,他又參觀了巨人百貨店、馬默斯和阿蘭百貨店等。
沃爾頓從索爾·普賴斯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索爾於1955年在南加利福尼亞成功地創建了聯合百貨商店。他的女婿在休斯敦經營一家分銷中心,沃爾頓在和他談話中厘清了有關分銷的思路。為此,沃爾頓“借用”了許多像索爾·普賴斯或商業界其他人的點子。
1976年商界前100名的折價銷售商中,已消失了 76 家。其中不少開張時有雄厚資本和明確的目標,在大城市又有頻繁的商業機會。但他們猶如曇花一現。
沃爾頓思考他們失敗的原因,最後他說:“我知道了,是由於他們不把顧客當回事,不努力搞好店麵的管理,不端正服務態度,歸根結底是因為公司沒有真正去關心自己的員工。 如果你要求店裏的員工能為顧客著想,那你就應該先為員工著想。”
這些早期的大折價商,大多是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的人物,他們喜歡駕駛舒適的轎車,坐私人飛機旅行,乘遊艇度假,住豪華住宅。他們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如果他們能遵循最基本的一些原則,那就不會落到關門大吉的下場。
要創立資本雄厚的大公司有許多方法,但一定要下真功夫。一旦失去目標,就要付出代價。那些失敗者由於對業務不夠投入,所以才會走到事物的反麵。
凱馬特公司開張以後,運轉越來越好。沃爾頓多次去過他們的商店,他非常羨慕他們的商品組合及陳列方式。當時感覺他們的店比沃爾瑪的店有許多先進之處,以至於讓沃爾頓覺得難以同他們競爭。
沃爾瑪迎難而上,努力不懈,在前進中不斷完善。接著塔吉特百貨也進入市場,使整個折價銷售更上一層樓,在這些有實力的零售業者建立起組織體係之後,競爭更趨激烈。
這時,那些不夠精明的人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又沒有組成強大的體係,於是開始走下坡路,最終宣告失敗。
在沃爾瑪發展的早期,根本引不起任何一位巨頭的注意,沃爾瑪也因此沒有卷入競爭圈子,這也讓沃爾瑪有機會去得到他們經營的信息。
沃爾頓到了那裏,對人家說:“您好,我是阿肯色州本頓維爾的薩姆·沃爾頓,我們在那裏經營著幾家商店。我想拜訪一下比利先生,談談生意上的事情。”通常對方都會讓他進去,接著沃爾頓就詢問許多關於價格和分銷等的諸方麵問題,受益甚多。
1967 年的一天,折價銷售同業商會的執行副總裁庫爾特·巴納德正在紐約的辦公室工作,秘書進來報告說:“您好,巴納德先生,有人在門外要求加入我們的商會。”
巴納德說:“那好,不過就給他10分鍾。”
於是,巴納德看到一位矮小精悍、皮膚曬得很黑的人走了進來,腋下還夾著一隻網球拍。他自我介紹說:“您好,巴納德先生,我是阿肯色州的薩姆·沃爾頓。我想與您談一談加入零售業協會的事情。”
然後,沃爾頓就直盯著巴納德,頭微側向一邊,盡量設法從巴納德口中套取一切信息,還不時地做著記錄。
沃爾頓說話很有趣,巴納德與他談話越來越深入……兩個半小時後,沃爾頓告辭走了,巴納德也累垮了。
沃爾頓通過參觀其他人的公司,更加確信:“沒錯,我們正在一絲不苟地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20世紀60 年代後期,沃爾瑪已有了10多家百貨商店和15家特價商店。沃爾頓和總部的3位女士,以及唐·惠特克再加上每一家店有一位經理,管理著這個有相當規模的公司。
但是,公司手下的人要麼經驗有限,要麼一點也不懂進貨,也沒有經營到何種規模才有利於采購的足夠經驗。沃爾頓感覺,公司有點要失控了。
於是沃爾頓決定找一位資深管理者。他曾從紐貝裏店雇來了加裏·賴因博思。沃爾頓問加裏:“加裏,你能否向我推薦幾個人才?”
加裏就向沃爾頓推薦:“我知道有一個人很在行,薩姆,是在奧馬哈的費羅爾德·阿倫。他是紐貝裏店的部門經理,也是整個中西部商業采購的總負責人。”
1966 年年中,沃爾頓和巴德乘飛機專程去拜訪費羅爾德,請他偕夫人來自己這兒看看他們這裏的經營情況。
沃爾頓激動地對費羅爾德說:“費羅爾德,沃爾瑪第五分店正在阿肯色州的康韋籌建之中,我一定要讓你看看我們的計劃。”於是他把費羅爾德以及他的夫人請上了飛機,飛抵康韋。
費羅爾德看到,該店的一邊是棉花加工廠,另一邊是牲畜圍場,環境糟糕至極。他第一個念頭是:“店不能設在這裏,看來本頓維爾總部也不像是有很好的組織規劃。”